凌晨时分,当城市沉入梦乡,不少人却在窝在被子里、手指机械地在手机屏幕上划动,一条接一条的短视频让他们目不暇接。可能不是不想入睡,而是那短短几十秒的视频像有魔力般让他们魂牵梦绕。自从短视频风靡全球,它就已然成为了不少人难以戒掉的 " 精神鸦片 "。

" 自己挖的坑,再大也要自己填 ",当互联网大厂批量制造了短视频成瘾者后,舆论自然会要求他们做出回应。日前 TikTok 宣布推出一个新的时间和健康空间,以帮助用户建立有良好的 " 数字习惯 "。这次 TikTok 从游戏行业汲取了经验,推出类似成就系统的健康任务体系。
具体来说,用户可以通过设定屏幕时间限制来获得 " 每日屏幕时间 " 徽章,还能在夜间不刷短视频以获得 " 睡眠时长 " 徽章,以及邀请他人探索健康任务取得 " 健康大使 " 徽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TikTok 此举其实与烟草厂商在烟盒上印制 " 吸烟有害健康 "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不同于用负反馈来吓阻消费者 " 吸烟有害健康 ",TikTok 的健康任务体系是通过正向激励的成就玩法,来诱导用户建立起良好的使用习惯。
事实上,成就系统之所以如今会成为游戏的标配,是经过了市场的检验。作为典型的正反馈,成就系统反映了玩家在实现自我设定目标中的表现,这种反馈会增加玩家的胜任意识,并随之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成就系统不仅可以强化玩家的获得感,更能成为一种典型的 " 社交货币 ",也就是一种能炫耀的东西。比如,PlayStation 玩家普遍会选择炫耀自己在游戏中获得的白金奖杯。
" 成就 = 社交货币 ",便是 TikTok 认为健康任务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建立合理使用习惯的理由。可是有一部分海外网友却认为 TikTok 是惺惺作态,健康任务系统治标不治本,TikTok 此举只是向外界展示他们关注用户数字健康的姿态而已。

其实这部分海外网友的指责并非没有理由,毕竟健康任务系统与 TikTok 这个产品的底层逻辑是冲突的。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集大成之作,TikTok 无疑是杀时间的利器,它存在的目标就是让用户消耗更多时间,因为数字广告的蓬勃发展,已经让互联网厂商意识到用户的注意力与真金白银可以等而视之。
如今互联网厂商的产品经理几乎都是人类行为学、消费心理学的专家,他们的工作目的就是让用户花费更多时间在自家产品上。可 TikTok 的健康任务系统却是为了控制用户使用时长而生,所以它能起到的效果也注定极为有限。
事实上,TikTok 的姊妹产品抖音早在 2018 年就上线了 " 时间管理 " 功能,试图帮助每日使用时间过长的用户进行自我管理。如果用户单日累计时间达到设定时长,系统就将自动锁定,此时用户需要输入密码才能继续进行操作。可是,大家身边真的有人开启过这个功能吗?
不仅如此,五六年前谷歌和苹果就曾先后提出 " 数字健康 " 概念,希望帮助用户合理规划手机的使用,让每位用户控制屏幕使用时间,但最终却没有改变大家对手机极度依赖这个现实。因为这类依靠用户主观能动性、而非外部强制性实现的防沉迷功能效果实在有限,缺乏自制力的人对现状可以说是甘之如饴。
君不见即便是国内如此完善的游戏防沉迷系统,也架不住未成年人通过租号、买号来绕过。而健康任务这种软性控制措施不足以让我们从数字世界中抽离,是因为大脑的原始机制不敌现代科学,多巴胺的威力实在太大。

生物科学知识已经告诉我们,多巴胺是一种快感传导物质,当大脑预见到某种行为会带来利益时,它就会分泌多巴胺,让人体感到渴望和期待,一旦人体产生这种感受,就会去积极执行这种行动。例如短视频上瘾者不断在手机屏幕上划动,就是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强化寻找未知惊喜的行为。
即使生物钟已经提示你到了时间该睡觉,短视频上瘾者依然停不下滑动屏幕的手指。本来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刷短视频,却在多巴胺的驱使下为了刷短视频而刷短视频。不确定性酬赏会促成多巴胺的分泌,这是人类大脑的底层机制,与它作对是反人性的。

短视频成瘾者长时间刷视频其实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多巴胺,而是无法忍受关闭短视频 App 时瞬间带来的多巴胺骤降,因为这会导致瞬间失去快乐。努力维持快乐的氛围,就是短视频成瘾者不愿意关闭短视频 App 的原因。
如此一来,普通人纯粹靠 " 软约束 " 是很难做到对短视频脱敏,如若不然,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也就太不称职了。对于沉迷于短视频的用户,软性的健康提醒其实已经不足以让他们从多巴胺的陷阱中跳出来,这时候就需要有 " 硬约束 "。

什么叫 " 硬约束 ",防沉迷政策就是典型。可问题是用户的注意力是互联网厂商最宝贵的资源,主打推开用户无异于自杀,这也是为什么苹果、谷歌,乃至 TikTok 热衷于搞 " 软约束 " 的原因,因为这样做既可以向大众展示自己对于用户数字健康的姿态,又不止于真的让旗下产品自断一臂。
简而言之,TikTok 推出的健康任务徽章更像是为用户提供一种社交货币,给大家找找新兴话题,而不是真正避免大家对短视频上瘾。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