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9 日晚,通化东宝发布 2024 年财报以及 2025 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 年,因胰岛素集采降价、研发项目终止及诉讼赔偿等短期因素,通化东宝业绩阶段性承压。不过,随着去年诸多利空因素出尽、以及集采助力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2025 年一季度通化东宝轻装上阵,营业收入同比、环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展现出强劲复苏势头。
2024年阵痛:短期冲击不改核心优势
财报显示,2024 年通化东宝净利润下滑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胰岛素集采价格调整:公司核心胰岛素产品中标价下降,叠加渠道库存差价冲销,导致收入阶段性收缩;研发项目战略性终止:可溶性双胰岛素注射液(THDB0207)研发终止,直接减少净利润约 2.15 亿元;诉讼赔偿支出:商标纠纷赔偿约 6131 万元。
尽管上述因素拖累短期业绩,但通化东宝基本盘未受动摇。根据医药魔方销量数据,2024 年公司胰岛素市占率持续攀升至 43.7%,稳居国内第一,甘精胰岛素市占率突破 10%,门冬系列快速放量且市占率正快速扩大,为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2025Q1强势复苏:集采放量与产品结构优化共振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52 亿元,同比增长 10.17%,环比增长 15.97%,已大致恢复至 2023 年同期水平,基本实现了通过产品销量的增长来抵消价格下降的影响。通化东宝业绩迎来拐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 集采续标 " 以价换量 " 成功:4 月国家胰岛素集采续标中,公司全系列产品以 A/A1 类中标,签约量达 4500 万支,较首次集采增长约 73%;甘精及门冬胰岛素系列产品新增准入医院近 10,000 家,渠道覆盖大幅提升,为通化东宝未来 3 年胰岛素销售构筑稳定根基。
- 产品结构加速升级:一季度通化东宝胰岛素类似物销量激增,带动胰岛素产品整体销量大增 123%,其中门冬系列产品更是实现同比 260% 的增长。随着胰岛素类似物销量的快速提升,通化东宝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胰岛素类似物占公司总收入比例已近 40%。
- 海外业务突破:2025 年一季度海外收入已达 0.58 亿元,已超过 2024 年全年海外收入的 50%。
打造多元化管线,形成 " 成熟品种+前沿产品"梯队
公司持续加码研发,2024 年研发总投入 4.50 亿元,同比增长 7.15%,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 22.42%。目前 4 款产品进入 III 期临床,3 款创新药推进至 II 期。
- GLP-1 产品:GLP-1/GIP 双靶点受体激动剂(注射用 THDBH120)获得降糖和减重 Ib 期临床试验积极的顶线结果,减重适应症 II 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完成 III 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给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THDB0225 注射液)III 期临床试验完成末例患者入选。
- 痛风药物:XO/URAT1 双靶点抑制剂 IIa 期试验达到主要临床终点,这也是国内首个完成临床 II 期试验的痛风双靶产品;痛风一类新药 URAT1 抑制剂(THDBH130 片)IIa 期临床试验结果达到主要终点目标;依托考昔片获批上市。
全球化布局:加快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全球化布局成果不仅仅体现在收入上,更体现在海外申报和注册方面。目前通化东宝多款产品在乌兹别克斯坦、欧盟、哥伦比亚等地取得积极进展,国际化布局提速。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注册资料准备及申请工作也在有序开展。
通化东宝表示,公司在持续出口原料药的同时,不断加大胰岛素制剂在海外的注册申报与销售。根据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市场规模与潜力、医疗保障体系、用药需求和习惯等不同特点,量身定制了差异化的 " 出海 " 策略,通过原料药出口、原料药 + 技术转移、制剂出口等不同模式,有针对性的与具有丰富当地经验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市场,全面加快公司胰岛素系列产品、GLP-1 类产品在欧美发达地区、东南亚、南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注册申报与商业化进程。
未来展望:集采红利释放+国际化+创新驱动
2025 年是通化东宝产品放量,业绩拐点的关键。短期看,胰岛素集采签约量落地与医院准入扩大将支撑业绩提升;中长期,创新药管线逐步兑现与海外市场拓展有望打开增长天花板。公司 " 胰岛素基本盘 + 代谢领域创新药 + 全球化 " 战略清晰,内在价值显著。
通化东宝 2024 年业绩经历了阵痛,2025 年一季度双位数增长验证了其经营韧性。随着集采红利释放、产品结构升级、创新管线迎来收获期以及海外收入步入高速增长期,公司有望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为投资者带来可持续回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