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深度 04-29
200亿险资“活水”要来!新华保险、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认购二期鸿鹄基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财联社 4 月 29 日讯(记者 夏淑媛) 保险资金参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再迎新动向。4 月 29 日,新华保险(01336.HK)公告称,公司拟出资不超过 100 亿元 ( 含 ) 认购私募基金(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

据悉,该基金成立规模为 200 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 100 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基金投资范围为中证 A500 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 A+H 股。

新华保险在公告中称,拟议认购私募基金份额符合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相关政策,以及未来公司整体战略发展方向。公司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的理念,积极发挥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高能级战略资本优势。

同时,新华保险还表示:" 拟议认购私募基金份额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况。"

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 32.15 万亿元,其中权益类资产占比约为 13.5%,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长期资本来源之一,积极参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助于推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此外,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险企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资产配置比例,分散单一市场风险,提高整体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和收益率。"

公开信息显示,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始于 2023 年 10 月。

新华保险、中国人寿是首批获批试点的公司,两家险企各出资 250 亿元,设立规模 500 亿元的公司制基金——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鸿鹄基金 "),这也是首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截至 2025 年 3 月初,鸿鹄基金一期已成功投资落地 500 亿元,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如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

建信保险资管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介绍:" 鸿鹄基金采用了独特的双 GP 结构,即由国寿资产和一家市场化基金管理公司共同担任普通合伙人,不仅强化了风险管理,也提高了投资决策效率。由于基金采用 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会计处理方式,在保证灵活性的同时有效规避了市场波动对险企财务报表的影响。"

8 家险企出手,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已达 1620 亿元

目前,第一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 500 亿元资金全部投资完成,加上第二批的获批金额,我国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总量已增至 1620 亿元,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也从 2 家增至 8 家。

今年 1 月,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规模合计 520 亿元。

3 月初,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等 5 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试点,规模合计 600 亿元。其中,作为首批试点险企,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获批金额 200 亿元,拟共同发起设立鸿鹄基金二期。

至此,已有 8 家保险公司获批参与试点,合计规模达 1620 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 第二批批复的 1120 亿元高于此前监管部门最初拟定的 1000 亿元,显示各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的积极态度。"

据中国人保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人保寿险获批规模为 100 亿元。

近期,泰康资产发起设立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泰康稳行 ")的申请已获国家金管总局批准。据了解,泰康稳行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泰康人寿作为单一持有人,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 120 亿元。

天眼查最新信息显示,泰康稳行已于 2025 年 4 月 21 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琦,注册资本为 1000 万元,由泰康保险集团间接全资持股。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获批试点的保险公司正在加快推进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多家保险公司倾向于单独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预计将有超百亿新增长期资金有望在近期进入股市。" 早在保险资金参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前,业内一批险企已着手开展股权投资基金领域前瞻性布局,进一步拓宽了险资投资渠道,也为保险资金参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述人士表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基金 新华保险 鸿鹄 中国人寿 私募基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