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市 5小时前
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市市通高铁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文丨西部君

" 市市通高铁 " 省份又增加了,这次是贵州。

11 月 28 日,贵州盘州至兴义高铁正式开通运行,标志着贵州 " 市市通高铁 " 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补上。

至此,全国已有11 个省份迈入 " 市市通高铁 " 行列。

为何这条西部线路,引发了如此大的关注?贵州的 " 市市通高铁 ",又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殊性?

01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6.2 万公里。其中高铁 4.8 万公里,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在这个大盘子下," 市市通高铁 " 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自福建于 2015 年率先实现 " 市市通高铁 " 以来,这一俱乐部呈现出不断扩容之势。

就在今年 9 月,沈阳至吉林白山的沈白高铁开通运营,使得辽宁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 " 市市通高铁 " 的省份。

到目前,在全国七大地理区域中,仅有西北地区尚未有省份实现这一目标。

但纵然如此,贵州的加入仍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首先,它是西南地区,首个实现 " 市市通高铁 " 的省份,领先于四川、云南等周边大省。

值得注意的是,盘兴高铁开通后,贵州部分地区与重庆、成都等西南重镇的高铁通行时间再度压缩,这也意味着西南地区的连接效率进一步提升。

其次,贵州素有" 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说,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贵州所有地市州实现高铁全覆盖,也为中国的高铁建设成就,及后发地区的 " 逆袭 ",再添加了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注脚。

02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 偏远 "、" 落后 "都是贵州难以摆脱的标签。

但随着高铁时代的开启,贵州却成了赶超、逆袭的励志代表。

首先,在经济增速上,贵州 GDP 从 2011 年的 5615 亿元到 2021 年的近两万亿,增长了 3.5 倍,增速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前列。

到目前,贵州 GDP 排名全国第 22 位,较 2011 年上升四位,经济体量进入中等省份行列。

其次,在文旅产业、数字经济等方面,贵州实现了从 " 弱 " 到 " 强 ",从 " 无 " 到 " 有 "的跨越式发展。

如 2023 年,贵州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均居全国第一。

这里要多说一句。文旅之于贵州的重要性,可能相对于绝大多数省份都更显突出。

因为无论是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区位等自然条件,还是人才等创新要素,贵州注定很难成为工业化的高地。但是,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恰恰是贵州最大的比较优势。

而要把这些资源成功 " 激活 ",如果没有相对便捷的交通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如此重视交通补短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就现实来看,过去十多年贵州交通基础设施的变化,也确实堪称是" 翻天覆地 "。

高铁方面,以 2008 年开工建设的贵广高铁为起点,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贵州的高铁建设驶入快车道,成功构建起 " 米 " 字形高铁框架。

目前,贵州全省高铁里程达 1906 公里。

高速公路方面,贵州在西部同样处于领先地位,通车里程从 2011 年底的 2000 多公里跃升至今年底的 9500 公里,综合密度居全国前列,且是西部首个 " 县县通高速 " 省份。

此外,目前贵州已建和在建桥梁超过 3.2 万座。世界高桥前 100 名中,贵州包揽了近半数席位,前 3 名均坐落于此。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贵州就是名副其实的" 基建狂魔 "。

而交通硬件基础的改善,极大地缩短了贵州与全国乃至世界的时空距离,并最终转化为对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的有力支撑。

03

不可否认,作为后发省份,每每谈到贵州的基建成就,都容易引发一些讨论和质疑。比如,是否超出了自身的实力和需要?巨大投入,是否会加剧债务压力?

这些当然都是比较现实的问题。

但从发展的视角看,后发省份的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贵州这样本身并无多少其他选择的地区而言,其实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一方面,贵州成功抓住了经济高速发展与基础设施完善的战略窗口期。如果错失这一机遇,今日再来 " 补课 ",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外部环境,都将面临更大挑战。

这其实印证了一个道理:对许多地区而言,发展的机遇转瞬即逝,必须牢牢把握。

另一方面,贵州的 " 逆袭 ",也生动体现了 " 经济上行期 " 的蓬勃生机与发展预期,展示了克服地理条件限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可能性。

这种特殊的历史机遇难以复制,使得贵州的 " 逆袭 " 故事更显珍贵。

当然,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贵州也确实面临着新的时代命题。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培育更多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从 " 投资拉动 " 到 " 内生增长 "的根本性转变,依然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探索。

当然,这不只是对贵州一地的考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高铁 贵州 gdp 地理 成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