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2小时前
水滴保战略升维:AI重塑服务内核,带病体保险成普惠新引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经济增速换挡与人口结构变迁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保险行业正处在深度的变革期。

11 月 27 号," 聚势 · 共好——第二届水滴保服务生态大会 " 在北京举行。在这场汇聚了多家合作伙伴的大会上,水滴保释放了新的信号:公司将通过全面 AI 化战略,升级 " 好产品—好服务—好理赔 " 全链路,并持续深耕带病体等人群,以实现从规模增长到精准匹配的价值跃迁,为客户提供 " 更懂你 " 的保险服务。

带病体破局:从 " 无人区 " 到 " 新蓝海 "

好的产品,本质上是一场保险公司与用户的深度对话。在水滴公司创始人兼 CEO 沈鹏看来,不应该由公司来定义产品,而应该是用户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指引着产品创新的方向。

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出席大会并表示,带病体保险创新发展不仅是产品供给的完善,更是行业迈向普惠化、精准化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行业要利用 AI 与大数据技术提升核保、定价和健康管理能力,使带病体风险评估更精准、服务更及时。

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助理李莉也表示,随着行业所处环境,以及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管理需求上升等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保险服务不再只是 " 解决当下的某一个问题 ",而是需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在 AI、大数据的深度赋能下,保险行业的产品创新步伐正在加快,通过智能风控模型和精准需求分析,为保险产品的创新定制带来了更多样的可能性,保障可及性得以实质性拓宽。

当前,年轻群体受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影响,亚健康人群增多,慢病发病率不断提高。以糖尿病为例,研究显示 ,1990 年至 2021 年间,我国 15-39 岁人群的 2 型糖尿病发病率翻了一番,从每 10 万人 140.20 例上升到 315.97 例。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难以通过健康告知,以标准体的价格购买健康保险。

据水滴保联合中国金融传媒、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推出的《带病体保险创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带病体平均治疗费用 8.7 万元,超居民年可支配收入 2 倍,75% 的带病体愿意额外支付保费以承保既往疾病,市场潜力巨大。

但当前带病体年度保费支出仅为 3920.38 元,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7.23%。

带病体普遍面临着产品选择少、保费高、责任保障不足等投保困境。调研数据显示,52.4% 的带病体反映可选择的保险产品很少,49.3% 需单独加钱承保,40.7% 的相关疾病保障责任被除外,还有近 3 成带病体因为无法通过健康告知被拒保,2 成带病体不知晓带病体可投保保险产品。

在 AI 战略驱动下,这部分处在传统保险保障边缘的带病体群体,正成为水滴产品创新的突破口。

依托 AI 技术和大数据优势,水滴努力为老年、孕期等特定细分领域的带病群体定制保险产品,让其有机会触及和获取健康保障服务。

经过多年努力,水滴保针对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丰富了产品矩阵,不仅拥有众多短险产品,还在长险上进行重点布局,通过定制化不同的产品组合配置,帮助用户获得最大化的保障。

据了解,依托 AI 科技和大数据优势,水滴保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了系列带病体保险产品。例如,首款免健告且保证续保 5 年的 " 看病保 " 系列,让结节、三高人群获得长期保障;针对银发群体的 " 无忧守护失能险 ",  是国内首款 70 周岁也可投保的长期收入补偿险;行业首款免健告母婴险 " 接好孕 " 已迭代至 6.0 版本,保障十几万孕妈群体。

2025 年以来,水滴保累计上线 214 款带病体保险产品,其中 34 款为国内首创,37 款产品支持免健告,平均 1.14 天上线一款带病体产品,逐步构建起 " 带病体创新保险产品宇宙 " 。

当然,创造出好产品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好产品精准地找到需要它的人。借助 AI 能力,水滴保还构建了立体的用户洞察和触达网络,搭建起包括微信服务号矩阵、小红书 / 抖音 / 视频号等内容平台矩阵、企业微信、小程序等多元的线上触客渠道。通过 AI 的精准识别与匹配能力,我们能够以更细的颗粒度,洞察不同细分人群的差异化保障需求,完成服务闭环的 " 最后一公里 "。

战略升维:"AI 赋能 " 构建精准匹配新范式

水滴保总经理冉伟在演讲中直言,保险业的价值创造逻辑正在发生根本转变:行业竞争的核心,正在从 " 产品的丰富度 " 转向 " 需求的匹配度 "。保险行业未来的增长,一定属于最懂用户的公司,谁更能读懂用户,谁就能定义未来的服务标准。

这一判断背后,是中国保险业的结构性机遇与现实挑战——保险业总资产占比仅 7%,远低于国际成熟市场 20% 的水平,而 3.1 亿老年人、超 4 亿慢病人群等细分群体的保障需求持续井喷。

面对这一局面,水滴的破局之道是 All in AI。冉伟用 "AI" 与 " 爱 " 的谐音阐释其双轨思路:既要借助 AI 实现经营的高效精准,也要保留人性化服务的温度。" 保险是一个关乎信任与托付的行业,科技最大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回归本质——更深地理解用户、更好地服务用户。" 冉伟表示。

在这一战略下,水滴自研的 " 水滴水守大模型 " 已成为服务体系的 " 中枢神经 ",并衍生出 AI 核保专家 "KEYI.AI"、智能客服 " 保小慧 "、数字员工 " 帮帮 " 等一系列深度应用。

AI 重构信任:构建普惠服务新生态

独行快,众行远。

服务大会上,水滴宣布联合 18 家保险公司成立 " 普惠产品联盟 ",聚焦带病体、银发、母婴等群体的保障需求,标志着走向生态共建的战略升级。这种共创模式将聚合行业力量,通过 AI 赋能与数据共享,降低创新成本,加速普惠保险产品落地。

如果说保险产品本质是抽象的风险承诺,保险服务的核心挑战则在于如何将无形的承诺转化为可感知的信任。再将这种信任进行拆解,可分为专业可靠、及时响应、透明确定、情感共在客服环节,水滴保的 AI 智能客服 " 保小慧 ",已经实现了 " 边说边办 " 的沉浸式服务;在核保环节,AI 核保专家 "KEYI.AI" 能够在秒级内完成响应,简单案件 40 秒左右处理完成,复杂的案例也能在 5 分钟内处理完成,准确率达到 99.8%。

在关乎用户体验的理赔环节,水滴保将其理赔服务体系升级为 " 帮帮赔 ",建立 " 帮申请、帮审核、帮解读、帮调解 " 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以智能服务和人工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客户一站式解决用户理赔难题。

据了解,三年时间," 帮帮赔 " 服务已经累计处理超过 20 万个理赔案件,协助理赔金额突破 10 亿元,一次性提交理赔材料通过率可以达到近 98%。2025 年,水滴保已经有 351 款产品深度接入 " 帮帮赔 ",在 AI+ 人工协同模式下," 帮帮赔 " 助力合作保司在一般理赔案件中处理时长上缩短了 43.3%,实现用户与保司的双向增效。

今年,水滴保特别成立 " 帮帮赔服务工作室 ",为用户和保司构建理性沟通的理赔服务平台。AI 数字员工 " 帮帮 " 正式入职工作室,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计算和 AI 大数据分析能力,为用户提供智能对话、材料审核和理赔进度预测等服务。

水滴的实践揭示了中国保险业转型的新路径:在人口结构变化与科技革命交汇的当下,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正从产品供给转向需求洞察。通过 AI 实现精准匹配,通过细分市场突破增长瓶颈,通过生态合作降低创新成本,这或许正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

正如水滴公司创始人兼 CEO 沈鹏所言:"AI 不仅是提效工具,更是实现‘人人皆可保’的核心动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糖尿病 大数据 水滴保 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