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 6小时前
猪价低迷产业链冰火两重天,屠宰毛利创5年新高,养殖单头亏超180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

生猪供应过剩、终端需求支撑不足,导致猪价低迷,今年生猪产业链中的上游养殖和下游屠宰表现冰火两重天。

从生猪养殖端来看,进入 11 月,生猪价格短暂企稳后再度显露疲态。时代周报记者从卓创资讯方面了解到,截至 11 月 24 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已跌至 11.52 元 / 公斤,较月初下跌 4.71%。

生猪养殖端育肥头均盈利已经大幅缩减甚至出现亏损,上述机构数据显示,自繁自养盈利自 9 月中旬转亏,截至 11 月 21 日,自繁自养盈利为 -186.61 元 / 头;仔猪外卖同样处于亏损状态,当前头均亏损 50-100 元。

随着 12 月传统消费旺季临近,猪价本应迎来提振窗口,但供应端压力加剧、需求端支撑不足。卓创资讯认为,今年 12 月猪价不仅缺乏上涨动力,反而存在下跌风险。对于养殖企业而言,产能过剩或导致至少 2026 年养殖全行业或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程度逐步加深。

然而,屠宰行业却在生猪价格下行的背景下迎来利润大幅增长。

卓创资讯提供给时代周报记者的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1 日,生猪屠宰行业平均毛利已达到 32.27 元 / 头,为近 5 年来最高。

同样值得注意的一个变化是,从年初到年中再到年尾,屠宰毛利表现一般呈现从高到低再到高的季节性波动。今年在原本处于毛利低谷期的 7 月中旬,生猪屠宰行业毛利就已进入止跌回升通道,毛利均值达到 14.02 元 / 头,高于同期平均水平。

图源:图虫创意

屠宰企业收购成本下降

生猪屠宰利润受上游生猪价格、下游猪肉价格以及屠宰量等多重因素影响,这三者对应屠宰企业收购成本、销售价格以及头均成本。

对于今年屠宰行业利润攀升到近 5 年高位,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邹吉莹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认为,一方面是今年生猪价格处于低位,屠宰企业收购成本较低;另一方面源于生猪出栏量较大。

从长周期来看,屠宰量可作为供应数据,即生猪出栏越多、屠宰企业屠宰量越多。" 今年生猪出栏量处于高位,屠宰量也处于高位,拉低了屠宰企业头均成本。" 邹吉莹表示。

今年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 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为 11.6 元 / 千克,较 1 月上旬的 15.6 元 / 千克下降 25.64%;另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 11 月 21 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 17.91 元 / 公斤,相比今年 1 月 2 日的 22.49 元 / 公斤下降 20.36%。

生猪价格较低,意味着屠宰企业收购成本下降。今年二季度以来,猪价趋稳后开始震荡下滑,核心原因或仍在于供应端过剩。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高位,叠加如今生猪养殖行业生产效率较高,整体出栏量较大,产能过剩导致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还需要提到的是,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多次出手调控母猪产能和二次育肥,要求控制肥猪出栏体重、合理淘汰能繁母猪等。在政策引导下,生猪养殖企业加速出栏,也降低了屠宰行业的成本压力。

从下游来看,今年以来猪肉价格处于低位运行,一定程度上刺激终端猪肉消费,进而带来屠宰企业的开工率和屠宰量的提升。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 9 月,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 3584 万头,同比增长 28.5%。根据卓创资讯监测,今年 7 月以来样本企业生猪日度屠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1 月 26 日,样本企业生猪日度屠宰总量为 19.21 万头,环比(较上一工作日)增幅 0.24%。

屠宰量是影响屠宰企业头均成本的重要因素,直接与屠宰企业利润表现相关。通常屠宰企业屠宰量越高,头均成本越低。

此外,卓创资讯监测 11 月 20 日全国屠宰企业日度平均开工率为 38.99%,较上周四(11 月 13 日)上涨 1.34 个百分点。

" 开工率可视为需求指标,开工率越高意味着终端需求有所增加、屠宰企业订单增多,屠宰量随之增加。" 邹吉莹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根据卓创资讯报告,临近月末,生猪养殖端或增加生猪出栏量,需求相对稳定,预计 11 月最后一周开工率或继续上涨。

屠宰企业销售渠道分为鲜销和冻品," 从监测的鲜销率情况来看,其平均水平与去年差距不大。随着屠宰量增加,销量自然增长,因此终端走货有提升。不过,鲜销量的增长对屠宰利润支撑力度仍不足。" 邹吉莹表示。

猪价或将继续下行

从整个生猪屠宰行业来看,近 5 年来,行业规模化程度进程缓慢。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4 年,行业 TOP10 企业屠宰量占比仅 7.83%。原因在于屠宰利润水平低,限制规模化发展。

北方屠宰企业多为自营模式,屠宰企业通过贸易商或直接从养殖户手中采购生猪,产能利用率较高。而南方市场生猪屠宰企业多为代宰模式,平均产能利用率偏低。

不同于代宰模式利润来自代宰费用,利润较为稳定,自营屠宰企业利润主要来自生猪采销价差,利润空间受终端需求限制。

2024 年,生猪价格走高,而下游需求疲软,屠宰订单量缩减,生猪屠宰行业陷入深度亏损。邹吉莹表示,屠宰企业亏损从 2024 年 4 月下旬一直持续至当年三季度中期,平均毛利为 -8.12 元 / 头。进而拉低 2024 年整体屠宰毛利水平,为 11.65 元 / 头,同比大幅下降 59.3%。

具体到屠宰企业,以 " 肉王 " 双汇发展为例,其主要业务为屠宰及肉类加工,2024 年,双汇上述两大业务营收分别同比下降 2.06%、6.16%,其生鲜猪产品生产量同比下降 18.68%。今年上半年,双汇肉制品业务营收仍在下滑,屠宰业务营收重回增长。

根据双汇 2025 半年报,当前双汇生猪屠宰年产能为 2500 多万头。今年前三季度,双汇屠宰量约为 913 万头,同比增长 26.2%。

而 " 猪王 " 牧原股份正通过向下游屠宰业延伸,深入双汇 " 腹地 ",牧原已投产的生猪屠宰年产能已超过双汇,为 2900 万头。时代周报记者从牧原的业绩交流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牧原屠宰生猪 1916 万头,同比增长 140%,产能利用率为 88%,并在第三季度实现屠宰业务单季度盈利。

在 11 月 28 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牧原表示今年 1-10 月,其屠宰生猪超过 2200 万头,预计全年屠宰量同比会实现翻倍增长。

双汇和牧原都有屠宰产能扩张计划,但双汇更倾向轻资产扩张。双汇在 10 月底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目前其生猪屠宰板块暂无新建工厂的计划。" 今年公司在河南濮阳与当地企业合作试行了屠宰厂轻资产运作模式,后续也将积极考虑通过该种模式进行产能扩张。" 而牧原则表示,未来还将推进已规划但尚未建设的屠宰产能落地。

对比去年和今年,终端猪肉需求未有明显提升,去年屠宰行业亏损阶段正处于生猪价格上升时期,今年生猪价格或将继续下行。

当前生猪供应端产能过剩,据卓创资讯统计,今年 2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加,增幅为 1.07%,按生猪养殖周期推算,对应 12 月的理论生猪出栏量将呈环比增加趋势。

此外,养殖端年底集中出栏也对猪价造成压力。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范晴晴认为,虽然目前某些头部企业反映目前全年出栏计划完成尚可,压力不大,但为锁定全年业绩,12 月集中放量成为必然选择。" 综合供需两端分析,今年 12 月生猪市场将呈‘供需双增’格局,但需求端的增量或难抵供应端的增量,猪价下跌预期较高。"

据卓创资讯预测,12 月全国生猪均价或在 10.8-11.3 元 / 公斤区间运行,较 11 月仍有下跌空间。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卓创资讯 产业链 国家统计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