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科技 59分钟前
广告开始“入侵”AI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你的 AI 里藏入了广告,平台却并不知情,谁在操控这一切?

文  |  朱俊熹

编辑 | 陈业

" 没有广告、直达结果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 AI 搜索最响亮的招牌,也是与传统搜索体验的一大显著区别。用户们相信,向 AI 抛出疑问后得到的回复,是大模型整合海量信息后生成的总结。因此,人们无需再点开一个个蓝色链接,省去了从无数广告中筛选有效内容的时间与精力。

然而,一些用户却在和 AI 的问答中发现了奇怪的现象。当有人向 DeepSeek 询问香港旅游攻略时,回复中却提到一位当地导游的联系方式,并建议用户直接联系对方了解实时攻略。也有人在问豆包关于空调省电的问题时,豆包在回答里直白地推荐了某品牌变频空调。越来越多的迹象导向了一个共同怀疑:广告是否已经开始 " 入侵 "AI 了?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截图

看似客观公正的 AI 回答背后,其实暗藏广告痕迹。但这些广告与 DeepSeek、豆包等 AI 平台并无直接关联,而是和一项新兴的营销方式 GEO 有关。GEO,即 " 生成式引擎优化 ",指的是让生成式 AI 在回答问题时,优先引用或推荐某些品牌和产品,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的认知及决策。

有 GEO 服务商告诉蓝鲸科技,其定价以市场平均水平为参考,企业客户需为每个关键词支付 3980 元至 5980 元不等的季度费用,就可保证自身品牌内容在 AI 平台上的呈现或排名情况。具体收费则取决于关键词类型及难度,如点出具体名称的品牌词、涉及城市或区域的地域词、面向全国的行业词等等。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截图

尽管 AI 搜索商业化尚处早期,GEO 已悄然入场,并展现灵活的市场打法。一位服务商直言,GEO 的核心不过是 " 帮客户写稿、发稿 ",这已成为企业的日常动作,即便 AI 平台也难以阻止。随着 AI 平台陆续试水变现,原本简洁的交互界面可能被更多付费推广位和功能入口占据。最终,人们或将习惯于一个彻底商业化的 AI 世界。

谁能左右 AI" 说什么 "?GEO 服务商各显神通

如果把 AI 模型看作一个已经被训练好的系统,非模型厂商的外部人士是无法直接修改模型本身的。但多数厂商会给模型加上实时检索、插件调用等能力,以更好地反映信息的动态变化,这为 GEO 服务商们留出了可操作的空间。因此 GEO 业务的关键其实在于,如何通过内容的生产与分发,让大模型在生成答案时能够优先采纳并呈现这些信息。

然而,大模型的内部机制就像一个 " 黑箱 ",外界很难准确判断每家模型倾向于收录什么样的信息。在这块不透明的地带上,不同类型的 GEO 服务商摸索出了各自的路径。

在今年转来做 GEO 服务之前,胡铭轩更熟悉的是 SEO(搜索引擎优化)业务。SEO 针对百度等传统搜索引擎,通过优化网站和内容,让其排在自然搜索结果的前列。胡铭轩在做 GEO 时也延续了 SEO 的模式,围绕关键词进行内容的设计和输出。在他看来,只要内容足够优质,品牌就既能在 AI 平台上获得展示,也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提升排名。

" 其实最开始做的时候,我心里也没底,因为不知道 AI 到底抓不抓。" 胡铭轩对蓝鲸科技说道," 后来发现 AI 有一套逻辑,总结了自己的方法,跑下来是顺的。"

按照胡铭轩的经验,AI 更喜欢逻辑清晰的理科式文章,但大多数人可能觉得枯燥无味,读起来就像学术报告。这类 GEO 文章追求的不是自然、易懂,而更像是在写证明题。要围绕 " 某品牌为什么好 " 这一主题,按照 "1234" 的行文结构,从品牌历史、业务案例、行业定位等不同角度分点论述,还得多引用些行业白皮书等三方信源。" 核心还是在人力上,每天多发内容、多找优质媒体平台。"他总结出来。

像胡铭轩这样从 SEO 业务转型来的,组成了当前 GEO 服务商的绝大多数。与此同时,也有一批原先主做社交媒体营销的服务商,开始关注到 AI 平台这块兴起的流量洼地。

内容营销平台新榜的 GEO 业务负责人 Hoy 认为,GEO 和社交媒体营销存在相通之处。他向蓝鲸科技解释称,国内许多 AI 工具都出自互联网大厂之手,旗下本身就拥有庞大的社交媒体生态,必然会成为 AI 平台的主要信源之一。因此像新榜这样的服务方,就能沿用既有的方法论,通过打磨社交媒体等各类信源的内容,来实现 GEO 的效果。

Hoy 观察到,不同 AI 平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源隔离。腾讯的 AI 助手元宝更倾向于引用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字节豆包则更多地收录抖音、今日头条的内容。至于 DeepSeek、Kimi 等创业公司的产品,对信源的选择更为通用,会优先抓取搜索引擎的信息,如企业官网、搜狐、知乎等渠道。一些软件开发等垂直领域的 AI 工具,信源可能更偏向 CSDN 等专业开发者论坛。

在 GEO 行业中,除了这两类从传统营销领域延伸而来的服务商,还出现了另一股技术底色更鲜明的新力量。PureblueAI 清蓝是一家 AI 营销方向的初创企业,其创始人兼 CEO 鲁扬曾任字节火山引擎市场总经理,负责豆包大模型和字节云服务的市场业务。鲁扬向蓝鲸科技介绍称,其核心理念是不靠人工经验来揣测,而是通过自研的模型算法来做 GEO。

" 因为 GEO 面对的是大模型,没有办法靠人工去追逐一个模型,你追不上它,也参不透它。" 鲁扬表示。他将这套思路类比成量化交易,摒弃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来做决策。团队训练出一个混合架构模型,并通过强化学习,让模型学习内容的特征结构,从而达到更高的 AI 可辨识度。

根据学习到的结果,PureblueAI 清蓝的模型不仅能直接生成符合 AI 平台偏好的内容,还可以推演出适合的稿件发布渠道。在为一家 To B 的 SaaS 产品提供 GEO 服务时,算法出乎意料地指向一个 To C 的导购网站。尽管这不符合以往的人工经验,但品牌内容发布后,最终被 AI 引擎成功收录并置顶。

当前的 GEO 市场还处在早期混战阶段:规则未明、参与者众多。因为无论是 AI 技术本身,还是各家 AI 平台的商业化进展,都尚在摸索初期。但营销服务商们向来深谙流量之道,比起等待逐渐成熟的市场,或许先一步摘下低垂的果实更为重要。

营销效果难量化,谁愿为 GEO 买单?

一个成熟的广告生态通常配有完善的效果评估体系,能帮助广告主科学地衡量营销投入的回报。以电商卖家为例,做 SEO 时要看是否为网页带来了自然流量、这些访问者是否最终下单。如果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营销,则更关注通过平台链接下单的人数,以及品牌在平台上的粉丝规模或口碑表现。

但这些评估方式在 GEO 中却很难跑得通,因为 AI 平台无法完整地追踪用户的行为路径。Hoy 解释称,一些 AI 平台并不会在回答后附上网页链接,用户就无法直接点击进入商家的相关网站。即便提供了参考信源,许多人在拿到 AI 的回答后,常常也会转向搜索引擎或其他应用下单。这部分行为超出了 AI 平台的记录范围,因此计算不了转化率。

多位服务商指出,目前 GEO 尚无精准的 ROI 评估方式,通常关注客户品牌在 AI 平台上的推荐率和排名情况。Hoy 则表示,有时也可以间接地评估 GEO 的转化效果。例如电商客户在投入 GEO 后,若观察到淘宝等平台上的进店访客数发生了变化,就可大致认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由于无法直接衡量转化效果,大多数 GEO 服务商都不按效果收费,而是按关键词定价。即企业客户根据推广的关键词数量付费,不看最终带来的销售或转化。但鲁扬认为,PureblueAI 清蓝的定价属于按效果付费模式。按照他们的定价,在 AI 平台保证不同等级的推荐率和排名位置,如前三位或置顶,都对应着不同的收费档位。

PureblueAI 清蓝在追踪客户呈现情况时发现,即使成功登上 AI 推荐首位,之后仍可能发生波动。其中,小幅波动的一个典型原因是受到竞品影响,对方的营销内容有可能导致己方的采信权重会相对变低。但有时数据会出现大幅波动,往往是因为 AI 平台的算法迭代。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他们利用自研模型再次学习,并依据最新的学习结果重新发布内容。

图片来源:PureblueAI 清蓝记录的客户呈现情况

在鲁扬看来,找上门来的客户,最初大多对 GEO 服务抱着尝鲜的态度。" 但是试探完之后看到效果了,绝大部分客户都选择了续约和增加预算。"

一位跨境电商行业的营销人员告诉蓝鲸科技,其所在的公司每年整体营销预算相对固定,由团队自行调配。目前,社交媒体是其中投入占比最高的营销渠道。但随着 AI 平台的热度不断上升,他们也开始思考是否要从预算中划出一部分,转向 AI 平台进行营销投入。

但在初步接触几家 GEO 服务商后,该营销人员决定还是再谨慎地观望一下。" 他们提供的方案更多是换来一些曝光维度的点击,不能直接地指向结果。但这几年大家会更注重品效。" 她更希望在点击、转化到成交的全链路上,增加更多数据维度的追踪,来证明做 AI 投放是划算的。

" 以前我们刚开始做红人投放的时候,也经历过这个阶段。要说服老板去迁移这笔预算,多数都会用‘小步快跑’的模式。" 这位营销从业者表示。按照她的经验,可能会先从全年营销预算中拨出约 5%,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投入几万元进行效果验证。如果结果显示新渠道的 ROI 优于其他渠道,才会在下一阶段逐步加码投放。

" 现在的大环境下,大家聊到 AI 多少都会有点‘饥渴’。" 该营销人员说," 感觉 GEO 的做法其实就是外面套了一层 AI 的皮,让大家都来试下这件外衣,但内核本质没有变。"

搜索战局大变天:AI 平台仍在克制,GEO 已抢先掘金

国内各大平台上对 GEO 的讨论,大多从今年三四月份开始变得活跃。有服务商认为,是年初 DeepSeek 的火爆出圈,让业内注意到 AI 这片显现出流量潜力的领域。也有服务商表示,是国外几家 GEO 初创企业的成功融资,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关注。

无论契机如何,总之在红利逐渐消退的营销行业,AI 成了久违的新刺激。服务商们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机会。胡铭轩直言," 对外宣传时 GEO 能够吸引关注。如果还在说旧的东西,别人可能没兴趣。" 对企业来说,凡是可能挖掘到流量的地方,也都应该试一试。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上关于 GEO 服务的海报

胡铭轩发现,在企业相对固定的全年营销预算里,分配结构正发生明显变化。随着传统搜索引擎的流量走弱,SEO 的回报开始下降,企业预算难以继续有效花出去。多余的资金需要找到新渠道,于是 GEO 正好提供了一个机会。" 本身是用户搜索习惯的迁移,他们不在搜索引擎上搜了,可能去 AI 或者小红书搜了。"他解释道。

数据佐证了用户搜索行为的改变。据调研机构 QuestMobile 的报告,今年 8 月,AI 搜索引擎、AI 综合助手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高达 6.7 亿和 6.5 亿,AI 应用行业呈现出 " 双寡头 " 的格局。去年亦有消息称,小红书在四季度的日均搜索量已接近 6 亿次,而百度的日均搜索量略高于 10 亿次,小红书的搜索体量已接近百度的一半。

图片来源:QuestMobile

百度作为营收支柱的搜索业务正遭遇蚕食。11 月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包含搜索广告在内的在线营销收入达 153 亿元,同比减少 18%,录得连续六个季度的下滑。广告业务的疲软也拖累百度核心收入同比减少 7%。在财报中,百度首次披露了 AI 原生营销服务的情况,称其正成为 " 传统业务外的第二个增长曲线 ",Q3 营收同比增长 262% 至 28 亿元。

面对竞争,百度一直在积极利用 AI 改造其传统搜索引擎。截至 10 月,已有约 70% 的移动搜索结果页包含 AI 生成内容。百度还尝试通过智能体和数字人的形式,推进 AI 搜索的商业化变现。不过在电话会上,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负责人罗戎强调,近期首要任务仍是用户体验,而非短期变现。

目前,多数公司在依靠广告实现 AI 商业化变现方面仍保持谨慎。腾讯首席战略官 James Mitchell 在一年前的业绩电话会上曾表示,旗下的元宝不会嵌入商业搜索结果,当前重点是让元宝对用户尽可能有吸引力,不会过早地进行变现。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一度表态称,会将广告视为 ChatGPT 盈利的 " 最后手段 "。OpenAI 虽然不排除引入广告的可能,但强调需要 " 非常谨慎且有品味地 " 进行整合。

鲁扬指出,AI 平台不会自己提供 GEO 服务,在 AI 回答中暗插付费广告内容,否则会 " 失去公信力 "。他补充到,若 AI 平台未来引入广告模式,一定会明确标注广告位,与自然推荐结果区分开来。更有可能的商业化路径,是提供链接跳转,或在平台内部形成完整交易闭环。用户通过 AI 得到推荐后,可以直接完成下单和付款,平台再通过抽佣或与商家分成进行变现。

国内外已有部分 AI 应用开始初步探索。去年,AI 搜索新秀 Perplexity 在回答旁展示广告,并附上 " 赞助 " 标识。本周早些时候,OpenAI 在 ChatGPT 中上线 " 购物研究 " 功能,可根据用户需求生成个性化购买推荐,支持跳转至对应零售商网站,未来还可能直接在 ChatGPT 内完成购买。在国内,字节豆包在回答中会嵌入抖音商城的链接,阿里新亮相的千问 App 也附上了淘宝、1688、闲鱼等电商平台的购买入口。

图片来源:千问 App 截图

即便未来 AI 平台开展大规模商业化变现,GEO 服务商们仍有施展空间,可以影响 AI 生成的自然答案。一些服务商认为,自己与 AI 平台之间存在对抗关系。因为平台希望采纳真实、客观的信源,而非所谓的 " 软文 "。

" 今天对 GEO 这个赛道是有一些争议的。" 鲁扬表示," 大家会觉得 GEO 会不会影响了大模型的公正性,进而影响用户的最终选择,是否不公平呢?"

鲁扬指出,任何新兴的技术和商业模式,都会有合规与不合规的操作方式。广告自诞生起就存在虚假问题,SEO 时代有黑帽、白帽之分,社交媒体运营也出现过水军刷量。

但他强调,AI 模型会在迭代中变得越来越聪明,更能准确地分辨信源的真假和优劣。这将促使 GEO 服务朝价值导向发展,生产优质、真实的内容,因为服务商本身在不断地学习 AI 平台的推荐逻辑与标准。" 在未来这个 AI 时代,你想去做一些颠倒是非的广告会越来越难,直到有一天不可能。"鲁扬说。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旅游攻略 朱俊 香港 界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