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石商业评论 31分钟前
被华为、小米“剿杀”的理想汽车,营收大跌,再陷亏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要想在 " 神仙打架 " 的下半场角逐中获胜,理想汽车就必须升级核心能力,找到能够赢得更高维度竞争的新路径。

1

最近一年多时间,中国大量科技企业的价值获得重估。无论是互联网行业的腾讯与阿里,还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小鹏与蔚来,其股价都出现了大幅上涨,但理想汽车的股价却在过去一年时间内表现低迷。

公开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的当前股价为 18.43 美元 / 股,相较一年之前的 46.44 美元 / 股的股价已经下跌超过 5 成。在股价背后,一方面反映的是上市公司的当前业绩,另一方面反映的是上市公司的未来业绩预期。

根据最新发布的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该季度营收为 273.6 亿元,同比下滑 36.17%;净利润更是暴跌,亏损 6.24 亿元。在营收大幅下降,利润陷入亏损背后,一方面是理想汽车旗下 L6、L7、L8 与 L9 四款增程车型的销量大幅下滑,另一方面是 i6、i8 与 MEGA 三款纯电车型的销售低于预期。

汽车之家最新发布的 10 月份销量数据显示,理想旗下 L6、i6、i8、L7、L8、L9 与 MEGA 等七大核心车型的月销量分别只有 9680 台、5775 台、5749 台、4347 台、2183 台、2130 台与 1903 台,无一过万台。

而同期,与理想汽车产品定位接近的小米汽车、华为鸿蒙智行与蔚来汽车的销量则在快速提升,爆品不断。其中,小米汽车旗下的 YU7、SU7 的月销量分别高达 33662 台与 14992 台。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 M8、问界 M7、智界 R7 与问界 M9 的月销量分别为 17487 台、16071 台、8944 台与 8010 台;即使是蔚来汽车也在迎头赶上,其旗下的两款大型 SUV 车型乐道 L90 与 ES8 的月销量分别为 11722 台与 6703 台。上述车型均蚕食了理想汽车的不少市场份额。

2

在遭遇当下增长压力之前,理想汽车其实在很长时间内是中国造车新势力中最成功的企业,不仅连出爆款车型,还率先实现规模化盈利。总结其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主要有三个。

首先,理想汽车没有简单地效仿特斯拉的纯电路线,而是务实地选择了油电结合的增程混动路线,这让其获得了更广范围的用户群体。事实也已经证明,当前除了特斯拉与比亚迪之外,尚没有一家纯电车企能实现较大规模的销量。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之所以逐渐落后于理想汽车,很大程度是源于它们过度聚焦在市场规模较小的纯电车型上。

其次,理想汽车成功避开了竞争最为激烈的中型车与紧凑型市场,而是选择了中大型与大型 SUV 两个市场。过去这两个市场主要由 BBA(宝马、奔驰与奥迪)三个豪华品牌垄断,虽然其有着可观的市场需求,但由于 BBA 的售价过于昂贵,导致大量消费者对这两类产品望而却步。而理想汽车以不足二分之一 BBA 的价格推出了 L6、L7、L8 这三款中大型 SUV 产品与 L9 这款全尺寸的大型 SUV 产品,成功吸引了那些喜欢大空间车型,但之前因为价格望而却步的消费者。

再次,理想汽车在产品的外观、内饰与配置等细节方面有着不错的产品力表现。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视、大沙发风潮,便是由理想汽车引领的。

上述三个要素,让理想汽车连续打造了理想 ONE 与 L 系列的多个爆款。得益于这几款产品的成功,理想汽车的销量、营收、利润与市值均扶摇直上,成功逆袭了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但随着另外几家两家实力强劲的科技巨头企业,逐渐开始在产品上与理想汽车产生交集,这大大阻挡了理想汽车的成长势头。一个是华为,一个是小米。

3

率先给理想汽车带来巨大压力的是华为公司。

2023 年年中,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便曾在微博中公开提到华为给理想汽车带来困扰,他表示,"2022 年三季度,问界 M7 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 ONE 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 李想还表示," 华为 " 的超强能力直接让理想 ONE 的销售崩盘、提前停产,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十几亿,团队都被打残了,更造成大量奋斗在一线的产品专家离职。

M7 是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问界品牌推出的第二款车型,于 2022 年 7 月份推出,起售价为 31.98 万元,比当时的理想 ONE 低了 3 万元,直接造成理想 ONE 的销量腰斩。随后,理想汽车选择全面学习 " 华为 ",李想表示," 我们管理团队买的华为的公开书籍,每个人都不低于十本,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在产品研发、销售服务、供应制造、组织财经等方面遇到的痛不欲生的问题人家十几年前就解决了,甚至二十年前就解决了。学!学!学!"

为了应对问界 M7,理想汽车提前停掉了理想 ONE 产品线,之后相继推出了 L7、L8 与 L9 三款产品,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复苏,一度成为 2023 年中国汽车市场表现最亮眼的黑马。但让理想汽车没有想到的是,进入 2024 年,2022 年被华为痛击的一幕再次重演。

2023 年年底,问界发布了新款的 M7,此次定价更为激进,起售价为 24.98 万元,比同级的理想 L7 低了 7 万元,这让 M7 的销量再次腾飞,迅速反超理想 L7 的销量。

除了在中大型 SUV 市场的全面反超,问界品牌还在大型 SUV 市场给理想汽车带来巨大压力。在问界 M9 发布之前,理想 L9 一度在中国大型 SUV 市场的销量一枝独秀,而在全面对标 L9 的问界 M9 发布之后,理想 L9 的销量就开始快速下滑,而问界 M9 成功登顶中国大型 SUV 市场的冠军。

在理想 L7 与 L9 两款主力车型相继受到压制后,理想汽车又推出了小一号的 L6。由于 L6 只有 24.98 万人民币的起售价,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购买门槛,使其迅速成为行业中最为成功的爆款车型之一,月销量连续多个月保持在 20000 台以上。但好景不长,华为鸿蒙智行对标理想 L6 发布了一款直接竞争车型智界 R7,理想汽车再次承压。例如,理想 L6 在 10 月份的销量为 9680 辆,而同期智界 R7 的销量为 8944 辆,相差无几。

2025 年下半年,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品牌又发布了全新的中大型 SUV 车型问界 M8,其不仅与理想 L8 直接竞争,还向上波及到理想 L9,向下波及到 L7、L6 两款车型的销量。这样,理想旗下的 L6、L7、L8 与 L9 四大核心车型,全部被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车型一一压制,理想汽车的无奈可想而知。

由于在增程市场面临华为的步步紧逼,理想汽车逐渐开始加大在纯电车型领域的布局。而在纯电领域,理想汽车完全没有先发优势,一方面要面对很早就专注在纯电领域的特斯拉、蔚来与小鹏等厂商,另一方面又要遭遇到了新加入者小米汽车的阻击。

从市场数据上看,一定程度上小米汽车便是理想汽车在纯电市场进展不顺的最大主因。20 万人民币以上的中高端纯电车型市场本来就有限,而仅小米 SU7 与 YU7 两款车型便抢走了超过 4 万台的月销量,这留给理想 i8、i6 的空间就很小了。增程市场的失守,纯电市场的进展不顺,导致了理想汽车在三季度的业绩大幅下滑。

4

客观来看,理想汽车的产品定义能力与产品力是非常优秀的,这也是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颇为自信的。无论是早期 L 系列的增程车型,还是现在 i 系列的纯电车型,都给同质化很高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不少新意。

但行业走到今天,只是略微领先的产品定义能力已经难以赢下竞争,而需要更具差异化的核心能力。例如,像比亚迪那样具有一体化供应链带来的成本优势,或者像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否则只要遇到小米汽车这种外观更酷炫,性价比优势更明显的竞品就很难获胜。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剩下的企业都实力不俗。一部分是吉利、奇瑞与长城汽车这样逐渐适应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传统车企巨头,一部分是华为鸿蒙智行、小米、零跑、蔚来与小鹏等各具特色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另外一部分是大众、奔驰、宝马、丰田与本田等在新能源领域加速补齐短板的外资车企,再加上比亚迪与特斯拉这两家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者,每一家企都在接下来雄心勃勃,将持续推出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面对上述竞争环境,理想汽车接下来将长期面临巨大压力。但商业竞争就是如此残酷,越到最后,对手实力越强,竞争也就越激烈。上半场,理想汽车凭借自己出色的产品定义能力获得了下半场的入场券,而要想在 " 神仙打架 " 的下半场角逐中获胜,理想汽车就必须升级核心能力,找到能够赢得更高维度竞争的新路径,这将是理想汽车接下来要应对的重要考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蔚来汽车 特斯拉 问界 上市公司 华为鸿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