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事件簿  50分钟前
长剧自救,从“偷师”短剧开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这几天吃了个古偶瓜,说腾讯视频的长剧《金枝》已经立项,预计明年 Q1 开机,导演是这几年的短剧圈爆出来的炸子鸡曾庆杰

他执导的《逐玉》最近也过审了,张凌赫、田曦薇主演,爱奇艺、腾讯双平台播出,最快明年初就能开播。

很多人都看好这部剧,快成古偶 " 救市 " 之作了。重点是曾导凭《九重紫》为自己打下的江山实在稳固,有观众说看完《九重紫》就期待上了这一部。

而今年除了曾庆杰,还有一位短剧导演被拉进古偶圈,是《古相思曲》的导演知竹,她执导的《入青云》不久前刚播完,两位主演纷纷获得人生镜头。

这也是今年为数不多豆瓣评分破 7 分的古偶。

所以,短剧导演如今纷纷破圈拍长剧,到底是降维打击给内娱一点小震撼,还是步子迈太大暴露短板?

学习短剧先进技术,从引入导演开始

短剧发展到现在,早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打法和逻辑,把短剧带出来的 " 特种兵 " 导演挖去拍长剧,是能最快将短剧思维融入长剧的方法。

在长剧越发不济,而短剧逐渐雄起的今天,确实不失为 " 长剧自救 " 之举。

去年的《墨雨云间》是最早尝试,有三位导演联合执导,其中就有短剧《一纸寄风月》的导演马诗歌

《一纸寄风月》是穿书剧,女主本职工作是编剧,穿越进被同事改得面目全非的剧本里,成了三阿哥的侍妾高馨月,之后逆袭成福晋后回到现实。

这部剧的特色就是强情节和多重反转,每集才 6 分钟就能有多达 3 次甚至 5 次反转。

承办宴席这一集,就先后经历做臭豆腐被斥责、但三阿哥第一次吃臭豆腐很喜欢、三阿哥捂着肚子倒下疑似中毒、女主被关押重刑逼问、六阿哥突然出现把女主救走的 5 重转折。

马诗歌同时也是《墨雨云间》的 " 特别编剧 ",所以这类叙事模式在《墨雨》中很常见。

第一集就有女主大婚、被污蔑私通、丈夫出现揭开真相、死全家、被活埋、重生、顶替身份的情节,多达 7 重转折!

这种快节奏就类似短剧界的 " 每分钟一个钩子 ",叙事效率很高,又用高密度、强情节制造反套路转折来留住观众,每集看下来光是上高速的节奏就能把人唬得云里雾里的。

去年底小爆一波的《九重紫》,走的是不同路线,虽然节奏也经常上高速,但不以夸张情节吸引人。

导演曾庆杰的优势在于氛围感和镜头美学,能精准演绎古典美,之前就用短剧《虚颜》一举捧红了丞磊!

《虚颜》里有不少惊艳画面,比如第一集鎏金坊里的美女群像戏,用前景的珠帘和飘落花瓣去渲染,香艳而不落俗,一眼看上去就是内个味儿。

到了《九重紫》里,成本更高经费充足,曾庆杰的审美优势发挥得更明显,开局用雪景渲染 BE 美学,即便没有大量反转也能迅速抓人。

他还把短剧特别擅长的 CP 氛围感塑造移植进长剧里,来品品《虚颜》《九重紫》的同款镜头,都是男女主隔着门对望,两对的宿命感各自拉满了!

曾庆杰这类导演还特别能捧人,能拍出演员美感,对待爆生花特别友好。

就像丞磊演了萧寒声立即破圈收到不少内娱递过来的本子,《九重紫》也让大家 get 到了李昀锐的颜值。

演宋墨之前,小林是阳光开朗大男孩,演宋墨之后发现他还能挑战冷静睿智的世子。

尤其白发将军的妆造,医美级抬人,细看从发色的黑白参差到鬓角的凌乱发丝,都是精心设计的。

内娱丑偶真的急需这类导演来拯救!

今年热播的《滤镜》也有短剧基因,导演陈跃进之前就拍过短剧《致命美颜》,情节就是 " 丑女 " 通过 APP 变身美女后的故事。

《滤镜》中也以 " 普女 " 变大美女后逆袭来造梗,算是长短剧思维结合得比较好的。

它的优点在于虽然奇幻又抽象,但竟然能落地,甚至比很多悬浮现偶有生活实感。

《滤镜》的短剧思维在于剧本的 " 高概念、强设定 ",女主苏橙橙戴上手镯就能切换 " 滤镜 ",改变别人眼中看到自己的样子,实现技术上的变身。

除了节奏同样上高速,符合短剧审美,《滤镜》还很有 Z 世代的短视频特质。

比如加入碎片化的网感梗,苏橙橙竟然变身成为羊驼,还让唐奇苦苦追求的苏渺当着他的面被雷 " 劈死 " 等,看得我每天傻乐。

癫剧见过不少,但癫得这么抽象的,还真只此一部。

虽然情节略显浮夸,但《滤镜》的角色特别真实落地。

男主唐奇虽然是高智商博士,美妆公司合伙人,但这个总裁一点都没有 " 霸总气质 ",反而是呆板、弱质,甚至有点神经兮兮,像是生活中会见到的人。

苏橙橙也普通得很 " 大众 ",日常大大咧咧,但也会不自信,会容貌焦虑,在乎别人的眼光。

而这种对于人物的立体塑造,恰恰也是短剧特别稀缺也很难实现的,《滤镜》把这个点做好,才是长短剧思维的真正巧妙结合。

短剧导演拍长剧,也会水土不服?

当然,也不是说短剧导演拍长剧就一定封神,毕竟长短剧播放载体和体量不同,目前看来受众也未必重合,短剧导演拍长剧,往往都会一定程度暴露自身短板。

短剧 的 打 法 与 长剧 不 同 , 它 抢占 的 是 咱们 碎片化 的 时间 , 本质上跟 短视频 差不多 。一集 竖屏 短 剧长则 2 - 3 分 钟 , 短的也就 5 0 多 秒 , 叙事 时长 被 按 秒 计算。

导演必须几个镜头甚至一个镜头不同元素之中,实现传统长剧20分钟铺陈剧情背景

它会将人物前史、当下冲突与未来悬念打包塞进同一个场景里。比如《好一个乖乖女》就在第一集的 3 分钟之内,用一场婚礼,交代了女主鹿鸣于表面乖乖女,实则内心狂野、渴望自由的困境。

这类" 特种兵 " 式拍法,对于导演把控节奏的能力是种考验。

可到了需要用细节铺垫去撑起剧情起承转合的长剧里,导演们各自的短板也就暴露得比较明显。

《墨雨云间》就是个典型,此剧虽 " 爆 " 但口碑平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为了营造高效叙事,强行牺牲逻辑和人物,很多情节都经不起推敲。

比如女主开局就被活埋,明明是在森林里,怎么爬出来后却在河边醒来?为什么逃过活埋还要死要活?那你到底想死还是想活?

过度追求 " 爽感 " 与强情节密度,导致部分情节转折生硬,人物动机不足,情感铺垫薄弱。

且深究它的逻辑,几乎都是大写的不合理,少了起承转合。

曾庆杰虽然备受期待,但其实也被过度封神。《九重紫》不是没有问题,是典型的短剧式叙事节奏在长剧中失衡。

而曾庆杰是 " 成也审美,败也审美 ",剧里不少 " 名场面 " 是真的好看,氛围感拉满。

但也有些情境,是明显为了追求氛围感,营造视觉冲击而牺牲了逻辑。

比如邬善生命垂危急需施针时,镜头却专注于女主角窦昭一层层脱去他的衣服,内娱喜提第一位被 " 剥洋葱 " 的男配?

这明显与当下危机的情境完全不符,人都快嘎了,还能等你一件一件脱衣服吗?这是典型的 " 步子迈太大 " 而翻车。观众如果只是过了眼睛而不走脑子,还能蒙混过关。

但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发现导演精心构建的 " 美轮美奂 " 情境下,有着不小的逻辑漏洞。

过于追求单个镜头的极致美感或戏剧张力,而忽略了它与整体叙事是否协调,是短剧导演的通病。显然他们到了长剧市场上,暂时还没摒弃这个缺陷。

知竹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入青云》是一个非常追求 " 氛围感 " 的作品,剧中营造的 "CP 感 " 和唯美画面都堪称顶级,尤其是男女主之间的暧昧氛围,是 " 眼神开车 " 的代表作。

但到了追求细腻情感刻画和宏大叙事,比如涉及到宏观世界观的展现或男女主角的成长时,并非科班出身的知竹导演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入青云》的前 6 集,导演选择用大量戏份去刻画男女主角之间的 " 暧昧拉扯 ",但对于剧集背景 " 合虚六境 " 的世界观,却没能第一时间交代。

而对于改变男女主角命运的 " 青云大会 ",也是匆匆结束。就连女主角 " 明意 " 女扮男装,化身 " 太子明献 " 的细节也是囫囵带过。如果是对于原著完全不了解的观众看了,会有些莫名其妙。

这也是《入青云》虽然质感不俗,但播出效果却平平无奇的原因之一,黄金前 6 集没有靠钩子吸引人,而是一味 " 撒糖 "。虽然细分了受众,对 CP 粉友好,可对于路人观众来说,还是少了些可追性。

不过,短剧导演在长剧界大多还算 " 新人 ",略有水土不服也是正常现象,通过一部部作品的打磨,还是有不小的成长空间。

而目前看来,内娱的确也将不少重量级作品,交给了短剧出身的导演。

曾庆杰已经完全实现了 " 长短破圈 ",作品邀约一部接一部。

陈跃进也有新剧待播,是陈鑫海和张淼怡主演的《兄友妹恭》,一部现偶。

其他短剧导演手头也有正在拍,或是待播的长剧,比如张之微的古偶《玉茗茶骨》等,从目前为数不多的剧照里,已经隐隐感到大事很妙。

以目前短剧导演破圈的趋势又能看出," 横竖屏 " 比 " 时间长短 " 壁垒更高。

竖屏导演破圈案例目前还很少,知竹虽然也拍过竖屏,但明显是通过《古相思曲》这一 " 横短 " 才有了向长剧进军的敲门砖。

有过横屏拍摄经验的导演,更容易向长剧跨圈。

但毋庸置疑的是,长剧不管古偶现偶,都有短剧导演下场 " 救市 ",长短剧的融合创作势在必行,而留给内娱吃惯老本导演们的时间真的不多

结 语

目前看来,用短剧思维拍长剧基本是可行的,堪比是鲶鱼丢进沙丁鱼堆里,势必能给内娱影视界的一潭死水带来不小震撼。

但如果盲从短剧的节奏,忽视情节合理性,完全违背长剧创作应该遵从的起承转合与细枝末节,还是会让大多数观众一头雾水,很难投机取巧。

长短 剧 对比 下来 , 会 发现 我 在 看短剧 时 通常 不 经过 大脑 , 导演 拍 什么 就是 什么 , 但 看长剧 我 会 思考 , 看到 不 合理 的 情节 还 会想问 为什么 。

如果说短剧是快餐,那长剧仍然是无可替代的白米饭,观众对长剧要求自然也更高。

长短剧之间有什么一定打破不了的,目前就是短剧快节奏过程中被忽视的逻辑,还有长剧用大量细节塑造人物的功力。

把这两者平衡好,才是长短剧跨界融合的关键。

而这种影响又并非是单向的,长剧去学习短剧的叙事效率与情感浓度,短剧提高艺术深度向长剧靠拢,长短剧技巧相互融合借鉴,最终才能促就一种良性竞争的行业生态。

你怎么看短剧导演拍长剧?

来评论区说说吧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导演 张凌赫 腾讯 爱奇艺 田曦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