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 5小时前
从特朗普敲打高市早苗看见中美“大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直新闻:中美元首最新通话的媒体效应在持续发酵,《华尔街 · 日报》最新爆料,特朗普与中方通话后,直接打电话要求高市早苗克制涉台言论,管先生,您对此有何特别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媒体效应这个提法很准确,而且要强调,这种效应是全球性的,是国际媒体的共同关注。

我注意到,这篇报道网站上线是在北京时间 27 日下午,到现在还以 " 独家 " 标签挂在网站头条,显示美报非常重视该报道。由 4 名记者联合署名共同完成的媒体爆料,也确实够分量够重磅:中美元首通话一小时,一半时间聚焦台湾问题,特朗普充分感知中方对高市早苗涉台粗暴言论的愤怒,他在通话当天就致电日本首相,直接施压要求在涉台问题上降低调门。美报也引述日方官员称,高市在通话中明显感受到美方的不悦。日方对此判定,白宫来电主题信息 " 令人担忧 ",即美国总统不希望围绕台湾问题的中日外交战,冲击甚至危及他上月与中方峰会后达成的中美关系缓和态势。

所以,这也印证了我之前的一个判断,中美元首今年的第四度通话,在釜山会晤后不到一个月再沟通,其实就是在紧急响应高市胡言所谓 " 存亡危机事态 " 造成的非常事态与外交冲击,是中美元首在共同敲打日本首相。有媒体特别注意到,中国元首在通话中强调,中美曾肩并肩共同抗击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当前更应共同维护好二战胜利成果。中美共抗军国主义的这段历史被着力强调,在中美元首通话中首次提出,其震慑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日本长期以来有所谓 " 越顶外交 " 说,即日方外交安保政策,不能也不敢挑战美国意志,否则首相位置难保。中美元首的最新电话沟通,意味着在台湾议题上再度确认了这道 " 顶 " 的存在,所以,对这次重要电话,最该有反应且最应作反思的,恰恰是日本女首相。这大概也是日方至今对特朗普来电不敢多言,仅含糊承认通话谈及中美关系的原因所在。是的,自称每天最多睡 4 小时的这位女首相,别装睡了,面对现实吧。你越了线,就必须要退回,否则,你必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同时,我也要提醒,不仅是高市,也不仅是日本方面,任何关注中美关系这一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大势走向的人,都该细读这篇有关中美元首最新通话的新华社电稿。其中信息量极大,值得反复推敲研判,甚至也包括对某种重大趋势的再确认。

直新闻:那么在您看来,中美元首最新通话有哪些信息点值得特别关注?

特约评论员 管姚:"Now we can set our sights on the big picture"(现在,我们可以着眼大局了)。 现在,我们可以着眼大局了。在和中国元首结束通话后,特朗普没多久就发帖这样说。那么,特朗普口中的 "big picture",到底在说啥?这是我们观察理解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性质与内涵的重要维度。

特朗普帖文确认,和中国元首进行了很好的通话,他已接受中方邀请,明年四月访问北京,他也邀请中国元首在明年晚些时候访美。中美元首同年互访,加上明年中国将在深圳举办 APEC 领导人会议,美国将在迈阿密举办 G20 峰会,意味着中美元首将有多次当面沟通对话的重要机会,将继续对双边关系作出强有力的顶层引领。2026 年,一定是中美关系的大年,是关键年。

台湾议题,自然是这 "big picture" 中的最大一块,中方立场表述一以贯之:中美关系基础中的基础,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当然,正如中国元首在最新通话中所强调的,处理台湾问题,同样关乎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维护,对军国主义的共同抗击。相信在明年与中国元首的会晤互动中,美方一定会就此再度强化认知。中国元首在釜山强调指出,经贸应继续成为中美关系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双方应该算大账,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如果说釜山峰会带来了为期一年的中美贸易休战,有理由相信,中美元首明年互启国事访问,将为两国贸易最终找到全面止战且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特朗普上次也就是 9 月在与中国元首通话时曾表示,愿同中方一道努力维护世界和平,这不,刚拿出 "28 点和平计划 ",在和俄乌进行了一轮紧张磋商后,特朗普就和中方电话商讨来了。即使不是第一位,中国元首也一定是在美方抛出和平计划后,特朗普最先对外商讨的第一批外国领导人。俄乌冲突在进入第四年之际,能最后划上句号吗?看来,这也会成为中美关系 "big picture" 中的一块。

直新闻:那么您认为,中美元首的最新通话,又见证了怎样的大势,这对外部世界又意味着什么?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提请大家关注美国一位少壮派观察家的说法,Rush Doshi 有个很文气的中文名,叫杜如松,在拜登政府的国安会里当过中国高级主任,讲一口流利中文。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做所谓 " 中国取代美国的大战略 " 课题,他将其定义为 " 长期博弈 "(Long Game)。

杜如松被公认是美国新一代 " 中国通 " 的代表,既有学术背景,又参加政策制订。他最新在《纽约 · 时报》撰文分析,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制造了中美关系的又一个决定性时刻,即中国与美国平起平坐,全世界再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办到。杜如松论证,在大国政治中,总有一些时刻会让人清晰感受地缘战略格局的变迁。釜山峰会,就是这样一个重大转折点,其意义并非只在于双方达成贸易战阶段性停火协议,而在于它清楚表明,中国已具备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实力。杜如松分析,事实证明,中国不仅顶住了美国全方位经济施压,更通过运用自己在美国所依赖的全球供应链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稀土矿物与磁体领域,以更具威慑力的反制措施成功反击。在经历了数十年产业空心化之后,准备不足的美国既无意也无力作出有效回应。

我敢断言,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的杜如松,完整读了新华社有关中美元首最新通话的电稿,他一定会再度强化这样的态势判断,没错,中美平起平坐的时代大幕开启了,这一大势,对外部世界的影响与意义不言而喻。

英国《金融时报》观察中日外交战,前两天的一篇长文还特别引述了一位美方人士的观察,英报还强调其接近特朗普的所谓高级人士身份:高市表态不过脑,但对北京,这构成绝佳机会,中方猛烈对日反击意图清晰可见,那就是打击高市,进而在事实上为日本公开讨论并制定所谓涉台政策,设下否决权。这位匿名人士称,这是中国的长期策略,也是高市犯下的所谓战术失误。所以,还是那句话,日本当政者该醒醒了,外交止损要趁早。正如今天国防部发言人蒋斌大校所告诫的,日方胆敢越雷池半步给自己招事惹事,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作者丨管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特朗普 高市早苗 中美关系 日本 华尔街日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