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 23分钟前
浙江宣传:琉球学“绝”在哪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 " 琉球学 " 学科项目正式入选中国历史研究院 " 绝学 " 学科扶持计划 2025 年度资助学科,成为今年入选的六项 " 绝学 " 学科之一。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有人感慨:" 小小的琉球学背后是大写的历史正义。" 也有人质疑:" 又冷又偏的历史考据,能产生多大的学术价值?"

琉球学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发表的涉台错误言论有着直接关系。" 绝学 " 标签之下,琉球学研究不仅是对一段文明交往史的抢救性还原,更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伸张历史正义的坚定态度。

中琉关系研究相关成果 图源:" 福建师范大学 " 微信公众号

何为 " 绝学 "?" 绝学 " 通常指那些研究难度大、学术门槛高,但又具有重要文化和学术价值的人文学科,这些学科往往因为研究群体小、文献稀缺而面临传承危机。

我们国家历来重视对 " 绝学 " 的扶持。早在 2008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就启动了 " 特殊学科建设工程 ",国家社科基金在 2018 年设立了冷门 " 绝学 " 研究专项,2024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启动了 " 绝学 " 学科扶持计划。像简牍学、西夏学、突厥学等都在 " 绝学 " 学科扶持计划的资助范围内,这些学科看似冷门不起眼,却关乎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比如,此次与琉球学一同入选的突厥学,就打破了传统历史叙事方式,回答了中华文明如何融汇农耕、游牧、海洋文明,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琉球学在这次入选的六门学科中显得很特别。作为一门关注区域国别研究的学问,它既关注琉球的地理、政治、文化、中琉历史关系等 " 过去时 ",也涉及中日关系、台海局势、东亚国际关系等 " 现在进行时 ",可谓囊括 " 今古人文 "。正如有人说,琉球学入选 " 绝学 ",既是对这门 " 冷门 " 学科的抢救与传承,更是以学术之力重塑东亚历史叙事、维护区域和平、伸张历史正义的战略选择。

国内从事琉球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并不多,主要集中在福建师范大学,经过 30 年的积累,已经产出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比如系统整理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册封使记录、琉球贡使资料等第一手文献,清楚地展现了明清时期中琉宗藩关系。还比如对《中山传信录》等中琉交往史料进行了深入梳理与研究,明确了钓鱼岛在历史上并不隶属古代琉球国,这一重要结论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提供了有力的学术依据。

琉球王国都城遗址首里城城门,摄于 2019 年 10 月 31 日 图源:新华社

在当前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大背景下,琉球学入选 " 绝学 " 学科扶持计划更显得意义重大。

首先,驳斥 " 日琉同祖论 "。琉球群岛位于中国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历史上长期作为一个独立王国存在,1879 年被日本强行吞并,改设为冲绳县。无论在历史事实、法理依据还是文化认同上,日本对琉球的主权主张都缺乏正当性。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鼓吹 " 日琉同祖论 ",企图为日本对琉球的统治构建合法性依据。

琉球学通过系统梳理文献与历史材料,深入研究琉球的文化与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地勾勒出琉球文明的演进轨迹。一系列关键史料回答了 " 琉球是否为独立国家 " 以及 " 其与周边文明关系如何 " 等核心问题。比如,明朝初年,来自福建的 " 闽人三十六姓 " 移居琉球,推动了琉球社会文化发展。历史证明,所谓 " 日琉同祖说 " 不过是一个为达成政治目的而精心编织的谎言。

其次,揭露日本右翼势力历史罪行。琉球群岛的主权归属在国际法理层面始终是一桩未竟的 " 悬案 "。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法律文件,日本的主权范围被明确限定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等主要岛屿,而琉球群岛并不在此列。然而,出于亚太战略布局的需要,美国在战后将琉球的行政管辖权移交日本,这一安排进一步模糊了琉球的法律地位。

回溯近代历史,琉球的经历堪称一部饱含血泪的悲怆史诗。自 1879 年被日本以武力非法吞并,到二战期间数十万琉球民众惨遭屠戮,这片土地始终笼罩在强权压迫的阴影之下。面对这段沉重的历史,日本右翼势力却长期采取选择性遗忘的态度,不仅将当年的侵略行径美化为 " 文明开化 ",更对战争造成的深重创伤视而不见。在此背景下,从国际法理角度深入辨析琉球地位,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的历史罪行,已成为琉球学研究不容推卸的学术使命与道义担当。

再者,让世界形成正确历史认知。琉球群岛的归属问题,本质上是历史正义的回归,这不仅关乎对一个古老王国历史文化的尊重,也关乎国际秩序中公平与正义的真正落实。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对琉球问题的研究是致力于还原被遮蔽的历史真相。历史的账本,终究要拿出来算算清楚。在日本部分政客公然炒作所谓 "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 的背景下,更有必要将琉球地位问题摆上台面,深入探讨、公正解决。

历史不会因回避而消隐,正义也不会因强权而缺席。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有责任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公平正义。当然,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任何试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终将自食恶果。

1879 年,松田道之率领军警进驻首里城 图源:" 环球时报 " 微信公众号

琉球学入选 " 绝学 " 学科扶持计划成为舆论的焦点,这引发我们对三个问题的思考。

学术主动如何融入战略主动?有人认为,国家战略更多落在军事部署、外交斡旋、经济制裁等 " 硬手段 " 上,学术研究则被视为 " 象牙塔 " 里的学问,似乎与现实的战略博弈距离甚远。事实上,国际竞争不单是硬实力的比拼,更是叙事权、话语权等软实力的较量。在这一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就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说白了,就是要让我们的哲学、历史学、语言学研究成果赢得国际社会认同,让我们的学术议题能够为全球提供研究范式。在笔者看来,学术研究本身也是基础性、深层次的战略构成。

当然,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博弈,被动应对意味着始终在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唯有主动设置议题,才能引导舆论方向、塑造战略态势。比如,面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严重挑衅,我们除了强调 "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更将 " 琉球地位未定论 " 这一议题摆上台面,这正是学术主动转化为战略主动的一种生动体现。

学者作为如何呼应时代责任?据相关统计,2024 年,我国学者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总量已超过 5 万篇,占全球 SSCI 发文量的 16% 以上。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学者已具备相当规模的知识生产能力。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数量的积累并不等同于学术话语权的确立,需要追问的是:这些成果中有多少新理论是从鲜活的中国实践中淬炼而出,又有多少新议题能够解释中国、影响世界?

中国古代文人崇尚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笔者看来,学术研究,不应是谋求职称与荣誉的 " 利己之学 ",不应是埋首故纸堆、脱离现实的 " 封闭之学 ",也不应是不解答真问题的 " 掉书袋 "。真正的学问,应当叩问时代、观照现实,真正的研究,必定与国运民生紧密相连。社科研究的根本意义正在于以学术讲政治、以学术释中国、以学术观世界。正如一代代琉球学研究者以 " 板凳要坐十年冷 " 的定力,拿出一系列成果,有力廓清了历史迷雾,捍卫了国际正义。

中国话语如何影响世界话语?不可否认,在长期由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场中,中国常常陷入 " 有理说不出 "" 说了传不开 " 的困境。比如,我们倡导合作共赢,却被曲解为制造 " 债务陷阱 ";我们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却被贴上 " 中国威胁 " 的标签;我们坚决反对 " 台独 " 分裂行径,划出清晰红线,却被污名化为 " 破坏和平 "。面对外界尤其是西方设置的话语陷阱,中国应当如何有效发声?中国话语又该讲述什么内容?

历史与现实已经给出回答。面对 " 中华文明是否源自西方 " 的质疑,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将世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以实物证据回应了历史的追问。而在全球对 " 何为现代化 " 展开反思之际,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则打破了 " 现代化即西方化 " 的迷思,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可能。中国话语从来不是空泛的概念和口号,而是植根于中国的历史脉络、现实国情与实践经验之中。正如琉球学以学术理性参与重塑东亚历史叙事,为地缘政治语境下的世界话语建构贡献了智慧。

" 绝学 " 的 " 绝 " 应该是绵延不绝的 " 绝 ",代表的是文明的生命力。当我们真正读懂琉球学成为 " 绝学 " 的深意,便会更加坚信: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也就站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文献 福建师范大学 中日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 西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