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7 日消息,我们从小喝到大的娃哈哈,今日换掌舵人了。
工商信息显示,宗馥莉在今日正式卸任娃哈哈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总经理,三个核心职位一卸到底,接任的是个叫许思敏的 31 岁年轻人。

图源:微博
这消息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锅。毕竟去年 8 月宗馥莉才从宗庆后手里接棒,满打满算刚 378 天就卸任,这速度谁能想到?
咱们熟悉的宗馥莉,作为 " 饮料大王 " 的女儿,她一直被看作娃哈哈的接班人。去年接棒时,不少人期待她能给这个老品牌注入新活力,但说实话,这一年多她过得是真不容易。
小雷了解到,娃哈哈现在是 " 三足股权格局 ",杭州国资占 46%,宗馥莉持 29.4%,职工持股会占 24.6%,各方诉求不一样,重大决策都得多方妥协,根本没法像她父亲那样一言九鼎。
而这次卸任的直接导火索,是一场价值超 900 亿元的商标权大战。宗馥莉想把 387 件 " 娃哈哈 " 核心商标,转移到自己 100% 控股的宏胜集团,但国资股东直接行使一票否决权叫停了。
按照公司章程,商标使用权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国资方觉得这操作涉嫌 " 国有资产流失 ",没商量的余地。

图源:娃哈哈微博
光这还不够,宗馥莉的改革之路到处是坎。
她推的数字化管理、经销商竞标制(直接淘汰 30% 中小经销商)、关停低效工厂这些举措,触及了不少元老的利益,甚至引发了员工诉讼。
更闹心的是家族内部还不太平,不仅有非婚生子女追讨宗庆后 21 亿美元的离岸信托资产,香港法院都冻结了相关账户,她叔叔宗泽后还公开批评她 " 德艺欠缺 ",转头就推出了竞品 " 宗小智 ",简直是内忧外患一起涌来。

所以在小雷看来,宗馥莉卸任绝对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家族式管理和现代企业治理的矛盾实在没法调和,再加上股权结构的掣肘和内外部的多重压力,她的改革根本推不动。
不过她卸任后还握着 29.4% 的股权,稳居第二大股东,对娃哈哈的影响力可没那么容易散。
再看新上任的许思敏,这男生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31 岁,浙江大学法学出身,之前是宗馥莉掌控的宏胜集团法务部长,还深度参与过娃哈哈和达能的商标纠纷,专业能力是实打实的。

小雷看了他的履历,发现他实力确实出众。当年梳理 300 多件商标台账理清权责边界,后来又靠环保整改方案帮公司省了近千万,从专员一路升到部长,去年 8 月宗馥莉接棒后,又把他拉进娃哈哈核心层,14 个月里管生产、抓资本,妥妥的火箭式晋升。
可能有人问,为啥偏偏是他?小雷觉得,许思敏是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者。
对宗馥莉来说,他是宏胜出来的 " 自己人 ";对国资来说,他懂合规能防风险;对职工持股会来说,他没家族背景,不偏不倚。
这种 " 三方信任 " 的特质,在现在的娃哈哈太稀缺了。而且他管过生产基地,熟悉经销商渠道,还处理过商标纠纷,刚好能解娃哈哈的燃眉之急。

大伙可能不知道,宗馥莉其实是 " 退职不退权 "。
她回到自己 100% 控股的宏胜集团,这家公司握有娃哈哈 42% 核心产能,咱常喝的 AD 钙奶不少就产自这。更关键的是,宏胜还靠低价采购娃哈哈桶装水(2.44 元 / 桶)转售,一年营收约 20 亿元,相当于从供应链截留利润。
至于她推的 " 娃小宗 " 新品牌,因经销商抵制已暂缓,先继续卖娃哈哈产品,新品牌暂作战略储备。
最后小雷想说,从宗庆后 " 一瓶水打天下 ",到宗馥莉尝试转型却受阻,再到 31 岁的许思敏接棒挑大梁,娃哈哈的故事还在继续。
你们觉得许思敏能扛住压力,在国资、员工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吗?娃哈哈以后还能保持原来的味道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