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昨天
仅剩8家!华凯保险官宣摘牌,保险中介“出走”新三板背后:有人转行,有人退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日前,华凯保险发布公告称,收到全国股转公司终止公司股票挂牌的决定。根据公告,若对终止挂牌决定无异议,华凯保险将自 2025 年 12 月 8 日起复牌,并于 2025 年 12 月 22 日终止挂牌。恢复交易期间,全国股转公司对华凯保险股票进行特殊标识,证券简称变更为 " 摘牌华险 "。

多重压力之下,近年来保险中介公司频频退出新三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高峰时期,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机构有 30 多家,目前已不足 10 家。

" 保险中介机构曾将新三板视为融资、品牌塑造与治理升级的‘跳板’,但近年来频繁摘牌的浪潮揭示了这一路径的局限性。"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保险中介纷纷摘牌其背后是市场环境变迁、行业转型压力与机构自身能力不足的共同因素推动,而寻找生存之道需从差异化定位、科技赋能与合规经营三方面破局。

机构摘牌:华凯保险十年新三板之路即将终结

自 2015 年 11 月 19 日挂牌,华凯保险的新三板之路至今已走了十年。在这十年间,华凯保险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期。

2015 年是华凯保险发展的关键年。这一年,公司不仅成功登陆新三板,还陆续在安徽、黑龙江、山东、青岛、四川和河北等多个省份或计划单列市开设分支机构。年报数据显示,2015 年华凯保险实现营业总收入 9427.01 万元,较上年增长 87.71%。

随后的几年间,华凯保险的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6 年,华凯保险实现营业总收入 1.48 亿元,较上年增长 57.36%;2017 年,华凯保险实现营业总收入 3.62 亿元,较上年增长 143.99%。

转折发生在 2017 年。当年,华凯保险大股东杭州华盟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连续减持,借此机会上海灏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逐步增持。年末,华凯保险董事会通过议案补选詹詇铄为董事,而詹詇铄于 2018 年 6 月出任董事长。

随后,华凯保险内部治理迅速失序,相继爆出关联方资金占用、虚假报销等侵害公司利益的问题。2018 年至 2019 年初,督导券商财通证券接连发布风险提示,内容直指公司资金占用与控制权争夺问题,期间还上演了罢免董事、" 公章遗失 " 等一系列戏剧性事件。

2021 年,华凯保险重回正轨,但其营收却无法跟 2017 年巅峰时比肩。2024 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华凯保险营业收入 1.37 亿元,同比增长 6.28%,净亏损为 162 万元。而华凯保险 2024 年年报却迟迟未披露,这也成为其终止挂牌的导火索。

对于终止挂牌后的相关安排,华凯保险表示,公司将做好与股东的解释沟通工作,妥善解决投资者诉求,采取措施争取使股东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退出浪潮: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仅剩 8 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 2015 年前后涌入新三板趋势不同的是,近几年保险中介正在逐步退出。当前新三板挂牌中介仅剩 8 家,与巅峰时期 30 余家保险中介挂牌新三板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中,部分保险中介机构主动寻求退出。例如,2020 年 7 月 20 日,汇中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 7 月 21 日起终止挂牌。

2021 年 1 月 5 日,天津安泰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提交了终止股票挂牌的申请,决定自 2021 年 1 月 8 日起终止股票挂牌。

" 保险中介机构选择新三板挂牌的核心动机集中于融资需求、品牌提升与治理优化。中小机构普遍面临资本补充难题,新三板被视为低成本融资渠道。" 袁帅表示,但现实与预期存在显著落差,新三板流动性不足导致融资功能弱化,多数机构挂牌后反而需承担相应的挂牌费用。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导致这些机构摘牌的根本原因在于挂牌后的实际收益与持续付出的高昂成本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衡。新三板市场整体流动性不足,使得企业估值普遍偏低、融资功能受限,难以满足最初的融资预期。与此同时,企业每年必须承担的审计、法律、信息披露等合规维护成本却十分高昂,且耗费大量管理精力。当挂牌从 " 助力 " 变成 " 负担 " 时,许多机构选择主动摘牌,卸下包袱,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重新聚焦于保险中介业务的核心经营和效益提升上。

如何破局:差异化定位、科技赋能、合规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机构选择转行。

2024 年 5 月,山东昌宏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加快业务转型,提升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拟在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等新材料加工方面拓宽发展路径和增长渠道。而在业务变更之前,昌宏股份的主营业务为保险产品代理销售。

此外,业绩也是迫使保险中介机构退出的原因之一。

" 随着‘报行合一’的推进,保险中介的日子确实不如之前,尤其是一些中小保险中介,他们的压力更大。" 某保险中介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但这并不意味着保险中介行业没有机会。上述保险中介负责人表示,当前家庭保单的服务缺口远远大于保险销售缺口,把服务做扎实会是带动销售的最佳方式。

"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保险中介的生存之道在于彻底告别粗放式增长,转向专业化、精细化和科技化的高质量发展。" 杨帆表示,首先,必须深化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精准营销与高效服务,实现降本增效;其次,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深耕特定客群或领域,提供风险管理、健康管理等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构建起专业壁垒;最后,所有转型都应回归 " 以客户为中心 " 的本质,通过专业、诚信的服务建立长期信任,这才是中介机构在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袁帅进一步指出,在当前环境中,保险中介机构的生存之道需围绕差异化定位、科技赋能与合规经营展开。此外,探索 " 保险 + 服务 " 模式,通过与保险公司共建专属产品工厂,与医疗、养老、大健康生态连接,为客户创造超越保险本身的附加价值,也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三板 保险中介 山东 破局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