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2小时前
金观平: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坚持精准帮扶,完善兜底式保障,强化开发式帮扶,增强内生动力,分层分类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党中央作出设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5 年过渡期的重大决策,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经过过渡期以来的接续帮扶,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21 年的 14051 元增至 2024 年的 17522 元,连续 4 年增速超过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当前,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的工作仍然艰巨。一些脱贫户的发展基础较为脆弱,容易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一些脱贫地区特别是原深度贫困县摘帽较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容易发生返贫致贫现象。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树牢底线思维,持续压实责任,继续精准施策。

精准帮扶是关键。要不断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坚持 "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 " 工作机制,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层层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要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强化开发式帮扶导向,对有劳动能力、具备发展条件的监测对象,至少落实一项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创新开设防止返贫致贫 " 绿色通道 ",聚焦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指导受灾地区对出现突发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先落实帮扶再完善程序。

兴产业、促就业是重点。要持续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指导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帮扶产业 " 巩固、升级、盘活、调整 "。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明确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实施消费帮扶行动,进一步发挥驻村干部助推当地产业发展的作用。要积极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持续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和省域内劳务协作,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公益性岗位等渠道吸纳就业的作用,促进脱贫人口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着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

协作帮扶好经验不能丢。要调整完善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重点向产业协作、消费协作、劳务协作等方面倾斜,助力脱贫地区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优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结对关系,实现对重点帮扶县全覆盖。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充分发挥人才支撑、联系纽带和精准帮扶作用。" 万企兴万村 " 等措施要扎实推进落实,持续推进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就业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统筹 指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