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 5小时前
都和华为有关,“境”字辈汽车与“界”字辈有啥区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华为车展推 " 五界两境 " 品牌,合作模式与定位不同。

今年的广州车展,华为在大部分整车场馆留下了身影。除了 A 区 1.1 馆,其他 12 个乘用车馆都有华为参与的车型展出。此外,华为还在广州车展前夕亮相两个汽车新品牌,分别为与东风合作的奕境、与广汽合作的启境。

加上此前推出的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 " 界 " 品牌,华为和车企已打造出 " 五界两境 " 的品牌战略布局。有了 " 五界 ",华为为何还要推出 " 境 " 系列?两者有什么区别?

主导者等均存在不同

鸿蒙智行 " 五界 " 分别为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对应的合作车企为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上汽。

" 两境 " 则为启境、奕境,对应的合作车企为广汽、东风汽车。

" 界 " 与 " 境 " 有何区别?

从华为参与角度来看,两种品牌在合作主导者、合作深度、合作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据公开资料,华为和车企合作模式分为三种: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为车企供应电驱系统、雷达、智能座舱系统等标准化零部件和技术方案;HI 模式(Huawei Inside)为车企提供智能驾驶全栈解决方案;智选车模式(鸿蒙智行生态联盟)则是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设计、营销和销售环节,车型在华为门店售卖。

华为持股的智能车载设备研发公司引望智能相关人士此前对中新经纬表示,在团队管理上," 界 " 品牌主要由华为终端 BG(终端业务部门)主导,采用智选车模式,归属于鸿蒙智行生态联盟;" 境 " 品牌则归属于华为车 BU 业务(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上述引望人士表示,华为车 BU 业务被分拆到引望智能,后者主导华为乾崑生态。

天眼查 APP 显示,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现有三大股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持股 80%,阿维塔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10%,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持股 10%。

" 境 " 系列品牌是此前 HI 模式的升级。广汽集团总经理閤先庆在 11 月 21 日的 2025 年广州车展媒体群访环节中表示,双方合作并不是简单的供应商模式,而是双方团队在一起深度共创,包括技术共创、需求场景共创,以及从产品定义、市场洞察到双方的研发协同,从交付、服务到营销全链路的合作。

"(合作)这一年多来,华为车 BU 派到广州的研发团队最少有 200 多人,高峰期时有 800 多人。如今,双方仍有大量人员加速推进合作。" 閤先庆说。

根据公开资料,与 HI 模式相比,华为与车企推进 " 界 " 字品牌和产品落地过程中,占据更大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 华为推出两种品牌是为了满足车企差异化需求,为车企提供更灵活的合作选择。新推出的‘境’系列品牌采用双方深度合作模式,华为与车企共同决策、共同推进、共同负责,平衡了技术赋能与品牌独立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向中新经纬分析道。

在品牌定位和竞争细分市场方面," 界 " 品牌和 " 境 " 品牌也有不同侧重。

具体来看," 五界 " 品牌覆盖 15 万元到 100 万元细分市场,定位主流家庭市场。除了走中低端价位的尚界(15 万元级别),其他 " 四界 " 均聚焦 20 万元以上细分市场,大部分产品价位在 30 万元以上,定位中大型及以上级别市场。

与 " 界 " 品牌相比,启境品牌路线更为年轻化。閤先庆在广州车展群访环节中介绍称,启境定位为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主要面向年轻、时尚群体,提供极致操控、高科技和高颜值产品,首款车定位为 30 万到 40 万元级别。

华为车 BU CEO 靳玉志在广州车展前夕表示,奕境首款车定位为家庭智慧出行,华为将全套 IPD/IPMS 运作机制、全流程质量管控标准及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经验全面赋能奕境。奕境车型将搭载华为最新一代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技术成果,以及乾崑车控、车载光、车云等全栈智能解决方案。

閤先庆认为," 界 " 和 " 境 " 不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因为每一个品牌的定位不同,每一个产品面向的市场和消费者也不同,比如启境面向的是更年轻、时尚且对车辆性能有极致需求的市场。

在章弘看来," 境 " 与 " 界 " 虽共享华为智能系统,但通过市场定位、合作模式、技术应用和品牌策略的差异化,形成了互补而非竞争的关系。未来两者将共同拓展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 明年华为乾崑合作车型将达到 80 款 "

单独开设另一系列品牌,对华为有哪些意义?

章弘表示," 境 " 系列由引望智能(原车 BU)主导,与余承东负责的 " 五界 " 品牌形成互补,既体现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多元布局,也反映了内部业务协同与战略平衡的需要。新品牌推出是华为在汽车领域持续创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合作伙伴需求的综合体现。

在 11 月 20 日举行的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靳玉志表示,截至目前,已有 14 家车企品牌与华为乾崑展开合作,相关合作车型数量达到 33 款。在 10 月份,搭载乾崑智驾系统的车型单月销量突破 10 万辆," 明年华为乾崑合作车型将达到 80 款 "。

在今年广州车展上,大部分传统自主车企都展出了与华为合作的车型。与此同时,广汽丰田、一汽奥迪、东风日产等合资车企展台也有与华为合作的产品。章弘认为,华为通过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技术,为车企提供智能化转型路径。预计 2026 年搭载华为技术的车型年销量有望突破 200 万辆,合作规模将持续扩大。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在智能化技术领域,未来是否会出现华为一家独大的局面?对此,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与章弘均给出否定回答。

" 尽管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技术领先,但汽车产业生态多元,车企合作模式多样。华为明确不造车战略,定位为技术赋能者,通过‘界’系列深度共创与‘境’系列技术赋能,与车企形成互补关系。" 章弘说。

章弘举例表示,广汽、东风等车企在合作中仍主导品牌归属与销售渠道,华为则提供智能技术及 IPD 研发、IPMS 营销等流程体系。此外,比亚迪、吉利等车企也在构建自身生态,市场竞争仍充分。华为乾崑生态虽影响力增强,但尚未形成垄断格局。

公开资料显示,车企在选择智能化技术合作伙伴时,除了华为,还倾向于选择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Momenta。

根据 Momenta 官网信息,截至 2025 年 9 月底,Momenta 累计合作量产车型已超 160 款,合作伙伴已覆盖奔驰、宝马、丰田、本田、日产、通用、大众等全球车企。除了外资车企,Momenta 也与比亚迪、奇瑞、上汽等中国主流车企有合作。

谈及对汽车产业的影响,章弘认为,华为的介入推动了汽车行业智能化进程,具体体现在技术普及、生态协调、产业升级三方面。比如 " 境 " 品牌的 " 嵌入式协作 ",打破传统甲乙方边界,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

" 当然合作也面临挑战,如车企对技术依赖度增加、生态标准统一性等问题,但长远看,华为的赋能有助于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智能化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章弘总结道。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华为 广州车展 鸿蒙 问界 赛力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