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十三行 6小时前
这一次,魏牌比新势力更“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11 月 21 日,在魏牌新能源发布会上,长城 VLA 大模型全球首发,头顶屏幕中展示着 CP Master 的感知、思考、决策的过程,视频里的魏牌蓝山像一台会思考的机器在公开自己的思路。这一刻行业的刻板印象被打碎,为什么一家很容易被视为传统的品牌,反而成了最新势力的那一个?

VLA 技术率先搭载于魏牌,让现场的人开始反问,新势力能学会造车,谁又能阻止老玩家学会智能?从 Hi4 高性能到 CP Master 辅助驾驶,再到 DTC 直营体系的盈利闭环,魏牌用一条 " 稳 " 的路线重新定义了新势力的含义。

在采访中,魏牌给出了三个答案:高山摘掉了 MPV 的 " 滴滴化 " 标签,让家庭消费回到生活;DTC 模式实现了不赔钱的直营,渠道成为增长的资产;VLA 大模型喊出来,就要落地。

C 端占比 84%   高山摘掉 MPV 滴滴化的标签

在本次广州车展的魏牌展台,人们最先注意到的依然是高山,那辆以家庭为核心场景打造的 MPV,正在让市场重新定义家庭 MPV 的意义。魏牌 CEO 冯复之向汽车十三行表示:" 高山市场实际 C 端交付是 84%,开启了家庭 MPV 新时代 "。来自市场的表现,更加印证了魏牌在 MPV 赛道策略的正确性。

在很多品牌眼中,做 MPV 要么极致用于商业,要么够用主打家庭,甚至会从价格来倒推产品。但魏牌不一样,以魏牌高山 7 为例,无论是 Hi4 性能版、城市 NOA、激光雷达、冷暖冰箱等配置,在传统 5 米 MPV 上几乎找不到全套集成的对标车型。更关键的是,它是目前唯一在同价位同时拥有激光雷达与智能四驱组合的 MPV。

魏牌 CEO   冯复之

在过去的 10 月,魏牌高山单月销量达到 9928 辆,而从 9 月开始,魏牌高山已稳定在万辆区间。冯复之也在复盘时提到,在 MVP 市场高山属于小逆袭者,与此同时,魏牌商业化副总经理蒲昊文也向在场媒体透露,高山 11 月的订单节奏与交付节奏相比此前依然在增长。

魏牌商业化副总经理 蒲昊文

魏牌高山销量上行给魏牌带来了更强 " 质 " 的支撑,冯复之提到,2021 年至今魏牌平均单台零售价从 16.60 万元跃升至 30.83 万元,成交均价也从约 15 万元攀升至 29.37 万元。横向来看,魏牌平均售价不仅超越了奥迪的 25.65 万元,更已逼近宝马的 30.92 万元。

在魏牌看来,这样的成绩来自体系的长期积累,魏牌作为长城体系内的新势力,甚至可以总结为用长城 35 年的厚家底,干出了新势力的新样子。面对市场有底气,背后是长城深耕 35 年的技术体系、供应链和年销百万辆级的制造经验;面对消费者有触点,魏牌既有 DTC 模式直连用户,又有传统车企的渠道深度;同样,面对市场变化,魏牌也走出了自己的节奏,高端不高冷,技术硬核但沟通有温度。

如此看,高山的意义已经超越销量层面,它让 MPV 重新回归家庭消费,让用户的选择回到生活价值。冯复之总结强调,在给用户带来豪华出行体验的基础上,魏牌正努力成为每个家庭、每位用户生活中的可靠伙伴。" 这更加说明,来自家庭的信任远比流量更加持久。

DTC模式不再赔钱卖车

在过去," 直营 " 常常等同于 " 赔本赚吆喝 "。但魏牌选择走这条路,并不是为了模仿新势力,而是要重构一套属于长城自己的用户连接体系。冯复之表示,魏牌直营体系在今年 9 月已全面突破盈亏平衡线。

冯复之在采访中讲到,直营模式并不是成本有多高,成本只是转移支付。他强调,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你能否从源头规划出人效模型和标准作业系统,人员和运营整体占到 55%。在魏牌直营体系里,人是运营闭环的起点。魏牌利用 AI 构建精准营销平台,与销售顾问手机端串联实现了订单流、实物流、资金流、发票流四流合一,最后实现 " 下单 15 分钟内响应、2 周内提车、500 公里送车上门 "。

这一切指向的目标只有一个,把人效拉满。冯复之坦言,单店单人人效达到 4 台以上,基本就达到了盈亏平衡。需要注意的是,魏牌作为集团内唯一走直营的品牌,承担的是标杆和示范的角色。换句话说,魏牌 DTC 模式在将来会被拿来复制、推广的重要方式。

截至目前,魏牌 DTC 规模已经超过 500 家,不仅让魏牌完成了 130+ 主流城市的覆盖,未来还将以此为基础通过 " 两人一车或三人一车 " 的机制继续向下渗透,从布点逻辑到人效指标,从用户洞察到服务一致性,这套系统靠组织系统能力驱动增长。现在,魏牌已经证明了用 DTC 讲出了直营盈利的中国样本,把渠道变成能力,把模式变成资产,再把用户关系沉淀为长期信任的护城河。

喊了 VLA,就必须快速落地

智能化赛道走到今天,大模型上车已成共识,但落地速度才是分水岭。在广州车展上,魏牌用一句话明确了自己的态度:" 我们讲了,就要快速落地;不能做到的,尽量少说。" 比起口号,这更像是一种价值观。截至目前,已明确即将全面落地 VLA 大模型的汽车品牌只有长城、小鹏、理想。

魏牌执行副总经理谭健回顾行业发展时指出,中国智能化已经进入 " 下半场 ",从比拼硬件配置转向打磨体验细节," 产品同质化、硬件同质化这个事情,在这个链路上,中国不能再快速往前跑了。" 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 " 让技术有温度,让安全有思想 ",把 " 辅助驾驶能用 " 这件事推进到 " 用户敢用、愿用 " 的阶段。

魏牌执行副总经理 谭健

VLA 的最大突破,在于 " 可解释性 ",长城通过 CoT 思维链卡片,让车辆的感知 - 判断 - 执行过程实时展示在屏幕上,相当于把 AI 的 " 思考过程 " 透明地呈现给用户。谭健说:" 用户才能知道,我的车在认真思考,它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车会做什么样的动作,一下子就把车做活了。" 这改变了以往 " 黑盒决策 " 的困境,也让 " 信任 " 成为智能化体验的起点。

相比行业里很多 " 场景堆叠 " 的做法,魏牌坚持 " 先防御,再进攻 "。谭健举了个例子,很多品牌将 " 招手即停 " 功能当作前沿科技的象征,但魏牌反而把它定义为 " 当前阶段不适合推广的 BUG 点 ",因为 " 如果招手的人不是警察,而是恶作剧怎么办?" 而这背后的思维逻辑是长城一以贯之的安全底线思维,不把试错成本交给消费者。

更重要的是,谭健明确表示,CP Master 要不了多久就会跟大家正式揭晓,长城不会讲晚几个月才落地的故事。如今,从 CP Plus、CP Ultra,到 CP Master,长城已经建立起全场景的辅助驾驶能力矩阵。目前魏牌在售的高山与蓝山均已搭载 CP Ultra 系统,用户开启辅助驾驶的渗透率高达 96.7%,总行驶里程达 2.43 亿公里,这不仅说明用户愿意用、也正在用,更意味着系统已经进入真实世界的持续验证期。

此外,对于未来的规划,冯复之提到,2026 年 5 月左右魏牌将发布全新的全动力平台和高端豪华车型。相比业内模糊的未来规划,魏牌的节点始终足够清晰,可以看到,在一个充斥着画大饼的行业语境中,魏牌用行动建立起一个更重要的用户感知,喊出来就要落地。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微博|汽车之家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mpv 滴滴 dtc模式 广州车展 ceo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