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副主席 Philip Jefferson 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涨势不太可能重演上世纪 90 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情形,主要原因在于 AI 企业已建立起实际盈利能力,且金融体系保持稳健。
周五,Jefferson 在克利夫兰联储会议上发表讲话称,与当年投机性质浓厚的互联网公司不同,当前 AI 相关企业是成熟企业,拥有相对成熟且在增长的盈利来源。他指出:
这些企业迄今尚未严重依赖债务融资,可能会降低当 AI 市场情绪转变时,通过信贷市场向经济体传导更广泛风险的程度。
不过他也警示,AI 行业的杠杆率可能会上升,一旦 AI 情绪转变,损失也会增加。他将密切关注这一发展趋势。
AI 企业有盈利,估值更低
Jefferson 详细阐述了当前 AI 热潮与互联网泡沫时代的三个关键区别。
首先,也是最核心的区别在于企业的基本面。他指出,与 90 年代末许多仅凭概念和投机前景就轻松上市、几乎没有盈利的公司不同,当今与 AI 技术紧密相关的公司 " 普遍拥有成熟且不断增长的收入流 "。
其次,由于有稳固的盈利基础作为支撑,AI 相关公司的市盈率迄今远低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峰值水平。Jefferson 表示,在上一轮科技热潮中,投资者显然更愿意为互联网的 " 承诺 " 下注,导致当时的股价中包含了比今天 AI 股票更高的溢价。
最后,从市场广度来看,当年的投机热情也更为普遍。数据显示,在 90 年代末的高峰期,有多达 1000 多家公司被划为 " 互联网公司 ",许多公司仅靠在名称中加入 ".com" 就能提振股价。
相比之下,当前的市场热潮更为集中,据一项统计,只有大约 50 家上市公司被认为是 AI 核心企业。
不过,Jefferson 也承认,近年来私募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可能掩盖了部分投资热情,因为许多未上市企业也将自己定位为 AI 公司。
债务杠杆是关键
Jefferson 强调,AI 行业迄今对债务融资的依赖有限。
他认为,这种有限的杠杆使用 " 可能会降低当 AI 市场情绪转变时,通过信贷市场向更广泛经济体传导风险的程度 "。
然而,未来的趋势值得警惕。Jefferson 援引一些分析师的预测称,未来对 AI 基础设施的投资将需要更多债务融资。
他提到,就在几周前,行业内的主要参与者已通过发行大量公司债券来支持 AI 基础设施建设。Jefferson 警告称:
如果事实证明如此,AI 行业的杠杆率可能会上升——如果市场对 AI 的情绪发生转变,损失也可能随之增加。我将密切关注这一发展趋势。
在最新的金融稳定监测工作中,美联储对市场参与者进行了例行调查。
最新调查发现,30% 的受访者将 AI 主流情绪转变列为美国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的显著风险,这一比例较春季调查的 9% 显著上升。
Jefferson 表示,金融体系仍然稳健且富有韧性,对冲基金的高风险偏好和杠杆水平与强劲的家庭和企业资产负债表以及银行体系的高资本水平相平衡。
AI 对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尚不明朗
对于人工智能对整体经济的深远影响,Jefferson 保持了谨慎态度。
他承认,AI 技术可能以一种戏剧性且 " 坎坷 " 的方式改变世界,但现在判断其对劳动力市场、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的确切后果 " 为时过早 "。
Jefferson 分析称,AI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来抑制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企业对 AI 人才、数据中心、能源和土地的竞争也可能推高特定领域的成本。他认为:
AI 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可能影响就业与通胀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
Jefferson 总结道,政策制定者需要将 AI 可能带来的结构性变化与周期性因素区分开来。由于仍有太多未知,现在判断 AI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为时尚早。
他强调,在评估这项快速发展的技术时,保持谦逊至关重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