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风客 10小时前
高市早苗:做了什么,想做什么,可能会怎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当下在中日关系中,风暴中心自然是高市早苗的言论。但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先了解其他几个问题。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危险,鲁莽,甚至愚蠢的做法,我自己觉得按照目前的情况,问题并不会停息,这个和之前中美的贸易战是不同的。

这个事情本身,是高市早苗在 11 月 7 日,在预算委员会接受在野党议员询问的时候,明确表明了 " 危机存亡事态 " 适用于中国台湾问题。但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上溯到这个问题的源头。从顺序上来说,以下几点我觉得是必须介绍的:

一、日本宪法第九条

日本宪法第九条的大意是:

"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

这个条文存在的背景,是在日本战败之后,麦克阿瑟因为支持维持天皇制度,在美国和盟军中遭受了一些非议,于是麦克阿瑟认为,加上这么一条永不发动战争的条款,可以缓解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国的反对。非常合理的思路。

但甚至在这个宪法生效之前,在 1946 年宪法公布之后,麦克阿瑟在 1947 年就写信给当时日本首相吉田茂,希望能修改这个宪法。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在 1945 年,美国和苏联依然是盟友,日本是敌人,消灭敌人的武装非常合理,1947 年苏联已经马上要变成敌人,那么去除日本这么一个占领国的武装,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以这是一个还没有被发出来,就像被收回的条款,之后无论是尼克松,还是克林顿,无论是总统还是官员,都表达了对于这个宪法的一些看法。核心在于,地缘政治需要日本成为美国的一个实力盟友,而美国给日本设定的宪法却阻止他们参与任何一场战争。

无论当时两个国家共同的假想敌是苏联,还是之后的中国,这个矛盾一直存在,所以一代一代的日本政治家,都尝试修宪。或者通过诸多法案,尝试绕开这个宪法的限制,无论是 1999 年的《周边事态法》,还是 2015 年的《安保法案》。

所以我们要理解,日本修宪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代人的思路,而是几十年的战略诉求,日本尝试国家正常化,无论你认为东京是华盛顿叛逆的小弟,还是忠诚的小弟,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分歧。

二、安保法案

之前说了,虽然修宪是一个持续已久的过程,但至今没有完成,目前日本通过很多法律条文,尝试去解释或者绕开宪法第九条。其中差不多 10 年前通过的安保法案就是最新的尝试。这条法案的大意是,在日本面对国家存亡的情景的时候,可以部分履行类似集体自卫权的活动。基本上就已经绕开了宪法第九条。

同样要理解,这也不是安倍或者高市早苗或者任何一个政治家的诉求,这一方面是美日同盟中,美国对于日本的诉求,同时也是追求日本国家正常化的政治家的诉求。是一个合力,它存在很多的基础。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什么叫做 " 存立危机事态 "?如果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绕开第九条,等于说宪法已经被这个 " 存立危机事态 " 改写,在野党不会放弃这种很好诘问执政党的机会。于是在当年,案例就被提出来。如果霍尔木斯海峡被布雷,日本的能源依赖仅仅支持六个月,这算不算为危机存亡事件?日本作为扫雷专家,有没有必要主动参与这个扫雷。

当时的外相岸田文雄的回答是,如果霍尔木兹海峡布雷,满足了三项新要求的第一条,也就是存立危机事件,那么就会怎么怎么样。

而安倍晋三首相当时的补充也是," 我们会全面评估这些因素,根据具体情况 ...... 充分考虑 "。

这种看似和稀泥的回答,有自己的逻辑所在,因为这个条款,是为了有一天如果日本需要绕开宪法第九条,无论是参与美国的战争,还是开启自己的战争。大部分人其实都知道,这个条款如前所述,是为了美国服务的。所以这些情景假设其实都没有太多意义。

在后面,每次在野党问起这个问题。最标准的回答都是 " 不能根据假设情况做大,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这种做法避免了引发国内的争议,也保持了外交的灵活度。

三、高市早苗的言论,绝非无心之言

高市早苗显然打破了这种传统,她面对假设性问题直接给了一个确定回答,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她说错了,或者无心之失。

我觉得绝无可能,因为作为安倍的继承者,这个问题她一定知道正确回答是什么。

所以问题变成了为什么。我觉得至少有几点,是支持她做这样的事情的:

这个做法带来了外交和经济的困境,但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她在一个极化的世界里证明了没有办法保证战略模糊,她转移了矛盾,她也测试了美国的底线。

精英民族主义的意思是,之前说过的,给顶层经济利益,给底层情绪价值,在这个极化的世界里面,中间派没有生存空间,而顶层和底层互不理解,这种祸水外引,以邻为壑的做法令人不齿,长期看祸害无穷,但短期是有效的。

日本当下的物价问题,和美国的贸易问题,都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那么找一个外部的替罪羊转移矛盾是最简单的。但我觉得她挑错对手了,就连米莱都知道,上台前可以喊和巴西干起来,上台后就要和巴西好起来。

但我理解高市早苗的思路来源,我觉得大部分日本人的国际政治眼光,依然停留在中国是一个破房子,踢一脚就倒了的地步。而底层的诉求会带来动作的变形,非常正常。

同理,智利的 Kast 也是这种人。高市早苗在之前的宣传中,一方面她支持更宽松的政策,呼吁财政和货币刺激,这是顶层的利益所在,另一方面她经常使用一些非传统的社交媒体。例如什么 Niconico News,和年轻人建立更好的通道。这是这个时代的政治密码。这部分媒体的受众群体,是保守的年轻人,类似 Charlie Kirk 的支持者,高市早苗打造了一个被传统媒体打压的形象,很快获得了这些人的支持。这让我想起最近几天在智利的一些社区,支持 Kast 的年轻人。

所以从这一点上,她的做法并不会降低她的支持率,如果你去日本的网站上看看,日本人对中国的差评感按照 2024 年的统计是 90%,这点和中国对日本的差评感是差不多的,中国对日本的差评感应该也是 90%。这点我觉得很难改变,中日友好我觉得大概率需要先打一架才可以。

第二点就是,如前所述,日本的宪法第九条修改,是从还没写下来就开始的事情,所以高市早苗一定会利用当下这种政治极化,去完成这一点,她抛弃了中间派势力,尝试在支持率比较高的做一些尝试我觉得完全有可能。

这种做法会让她很快获得一个标签化的形象,一个鹰派和保守的政治家,对于高市早苗来说,她作为没有太多根基的政治家,需要这种标签去凝聚领导力和支持。这就像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喊喊口号是非常合理和正确的做法,关键不是喊口号这个事情,是喊口号的内容能不能实现。

我相信高市早苗一定知道中国会反应激烈,当然我不理解她为什么要在外交会面不久后做这个事情,不礼貌也阻止了后续沟通的可能性。但高市早苗可能还有一个算计,就是美国的态度。

Trump 在日本时,对高市早苗是非常热情的,这种借用大国的访问,或者访问大国,做出一些战略改变,狐假虎威的做法,其实很常见,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但 Trump 是一个非常成熟和智慧的政治家,在高市早苗做出这个表态之后,无论是 Trump 本人还是美国政府都选择了冷处理。这也完全可以理解,这个事情发生在中美首脑一次成功的见面之后,之前说过在明年 4 月之前,双方都会尽可能克制,争取有一个成功的下一次会面。

所以我想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可以理解,日本修宪,和安保法案,以及持续推动国家正常化,是一个长期的诉求,不太可能改变。高市早苗是一个精英民族主义政治家,她尝试用经济利益团结顶层,用情绪价值团结底层,改变了模糊战略,直接把修宪相关的问题摆上桌面,通过损害中国的利益完成这个事情,是她眼中合理的地方,这也是之前在讨论高市早苗的时候就说过,可以预见中日关系一定是变差的,因为日本的民粹政治家没有任何可能对华友好。

这更像是一个赌局,高市早苗在一个错误的时候,选择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做了一个高赔率的投资。如果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尝试成功了,那么她会有更多资本推动日本的修宪和国家正常化,同时摆脱那些自民党中间派的桎梏。变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家。

但这个问题越过了底线太多。我不认为事情到这里可以如同日本说的,逐渐降温,我相信中国深深知道日本的修宪和正常化,随着时间推移肯定会发生,但大概率不会接受这个发生是以伤害中国为代价完成。

我们目前看到的是日本尝试降温,而中国没有。如果你读完上面这些内容,你会理解中国的思路和不满,高市早苗有无数个可以明确集体自卫权的方法,这个世界充满战争可以让她举例子说明日本需要集体自卫权,但她选择了最危险的那个选项。而如果这种做法最后被证明没有代价,在未来只会有更多的越界。直到一切都无法挽回的那一天。

所以任何对于高市言论的反击,我觉得都是合理的,这种短期看起来不友好的做法,反而可能塑造长期的和平,短期对于这种行为的纵容,反而会带来长期的灾难。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