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D 打印头部公司拓竹科技创始人陶冶的 " 小作文 " 引发市场关注,陶冶表示," 老东家 " 大疆投资了一家 3D 打印公司,协议里面还特别安排了拓竹相关的条款。对此,大疆回应称,对 3D 打印公司的投资信息属实,此次投资是基于公司对消费级 3D 打印技术发展潜力、行业增长潜力的看好,符合大疆对创新科技的一贯理念和前瞻性布局。
业内人士表示,大疆布局 3D 打印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该领域被认为是未来增长最快、最大的单品之一。除大疆外,美团、腾讯等巨头也在加速布局,3D 打印赛道逐渐热闹起来。

3D 打印爆发前夜,科技巨头加码布局
尽管大疆并未在回应中明确被投方名称,但根据媒体报道,其投资对象为国内 3D 打印企业智能派。智能派成立于 2015 年,主要业务包括智能硬件全产业链,深耕光固化(SLA)与熔融堆叠(FDM)3D 打印技术。据悉,智能派此次获得大疆旗下大疆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
对于大疆入局 3D 打印,业内人士分析称,作为一家创新驱动型公司,大疆在技术上能为智能派赋能,在渠道资源上也有支持空间;智能派目前在市场价格上具备竞争力,营销能力强,但技术和产品力上仍有上升空间。
除大疆外,美团、腾讯等头部企业也在加速布局 3D 打印市场。根据天眼查信息,Snapmaker 关联公司深圳快造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美团旗下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都龙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 704.5 万元增至约 814.9 万元。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桌面级多功能 3D 打印机的科技公司。
今年 8 月,另一家消费级 3D 打印公司创想三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背后是腾讯创投、深创投等机构资本身影。根据招股书,创想三维计划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以加码研发和拓展海外市场。如果成功上市,创想三维将成为 " 消费级 3D 打印第一股 "。
消费级 3D 打印市场步入黄金发展期
据了解,3D 打印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快速成型技术。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分层制造,逐层叠加,最终将虚拟的数字模型转化为三维实体。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制造工艺的局限性,展现出独特优势和潜力,为多个领域带来重大变革。
近年来,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需求快速释放,根据 CONTEXT 的报告,2025 年第一季度,海外入门级 3D 打印机销量快速增长,出货量同比增长 22%,当季度全球出货量首次突破 100 万台,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我国 2024 年实现 3D 打印机出口额 6.1 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 77.2%。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消费级 3D 打印机基本可以理解为相关参数相对较低,但是使用难度和定价都更加贴近普通用户的 C 端消费品。其海外需求持续爆发,或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市场后续的需求判断提供参照。
从需求增长的原因来看,中信证券表示,除了供给端整机和耗材持续降本外,国内火爆的 IP 经济带动相关 3D 模型社区的繁荣,使得消费者可以低成本获取丰富的创意 3D 模型,从而满足消费者将相关想法和创意直接转化为现实产品的需求。
与此同时,AI 也为消费级 3D 打印送上 " 助攻 "。国盛证券指出,随着生成式 AI 技术在 3D 设计领域的深入应用,3D 建模与打印操作的专业门槛被大幅降低。用户只需通过文字描述或图片等输入方式,就可以实现对 3D 模型的自动生成与优化。此外,打印精度、速度与稳定性的持续提升,进一步释放了普通用户的使用潜力。
在打印机性能提升和人工智能双引擎驱动下,消费级 3D 打印市场实现快速增长。根据 Precedence Research 的数据,2024 年全球 3D 打印市场规模达到 246.1 亿美元(约 1700 亿元人民币),2024 年至 2034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 18.5%。
产业链或迎价值重估
目前,3D 打印产业链包括上游耗材、中游设备和下游服务等关键环节。其中在上游耗材领域,我国拥有塑料、金属粉末和树脂等材料端的丰富产能,近年来国产替代的趋势愈发明显;中游环节以 3D 打印设备为主,国内企业正逐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下游服务及软件聚焦航空、医疗、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推动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在上游环节,银禧科技(300221.SZ)及其子公司不断加强在高分子改性塑料、3D 打印材料等新兴科技领域布局。该公司此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 PVC 领域有传统优势产品,也有碳纤维复合材料、PA 等轻量化特种材料为新兴行业领域快速提供高质量产品。同时,该公司在无人机领域与大疆保持业务合作。东莞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公司已形成 " 中国 + 越南 " 双制造基地的全球化布局。在我国改性塑料行业良性发展的背景下,公司前景值得期待。
在中游环节,华曙高科(688433.SH)长期专注于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提供 3D 打印材料、工艺及服务等。根据公司披露,华曙高科已开发 40 余款设备,并配套 40 余款专用材料及工艺,加速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华曙高科是全球极少数同时具备 3D 打印设备、材料及软件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的增材制造企业,销售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位于产业链下游的奥比中光 -UW(688322.SH)在接受调研时透露,创想三维是公司的优质合作伙伴之一。自 2023 年达成战略合作以来,公司与创想三维为多款行业标杆产品提供核心底层技术赋能,包括搭载公司 AI 激光雷达的消费级 3D 打印机,以及集成公司自研多核异构三维重建芯片的多款高精度手持 3D 扫描仪等。
业绩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有 33 只概念股净利润实现正增长,英诺激光(301021.SZ)、楚江新材(002171.SZ)等企业净利润增幅超过 100%。与此同时,奥比中光 -UW、炬光科技等公司近期获得机构密集调研。这表明,在巨头引领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3D 打印产业链的投资价值正被市场重新发现和认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