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24 日起,德国将正式实施针对中国跨境小额包裹的新税收政策,所有来自中国的电商包裹将统一征收 23% 的增值税,并全面取消此前的最低免税额度。
这一政策标志着中德跨境电商贸易税收环境的重大变革,预计将使中国商品在德国的售价平均上升 23%,直接影响中国跨境卖家的市场竞争力。
政策背景
德国政府表示,该政策旨在保护本土产业,遏制 " 低质量中国商品 " 涌入欧洲市场。
数据显示,2024 年进入欧洲的国际小包裹中,近七成来源于中国。
德国财政部门评估显示,每年因免税小包造成的增值税缺口已超过百亿美元。
德国财长克林拜尔在欧盟财长会议上发表激烈言论:" 我们不需要中国垃圾 ",直接将政策调整从技术话题拉进舆论漩涡。
该政策在德国和欧盟内引发争议,消费者担忧购物成本上涨,汽车等行业则忧虑经贸摩擦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中方已对此类保护主义贸易政策表示反对。
行业影响
新政实施后,依赖 " 低价小包 " 模式的中小卖家可能面临利润压缩和合规成本增加的双重挑战。
德国海关的清关流程也可能因申报数量激增而出现效率问题。
欧盟的这项政策调整对低收入群体影响尤为显著,他们可能因此失去唯一的平价购物选择。
卖家应对建议
专家建议卖家通过接入欧盟 OSS 申报平台及布局德国本地仓储等方式来减轻影响。
中国卖家也可考虑采用" 半托管模式 ",无需注册德国公司,省去繁琐的税务开户流程,并利用德国海外仓现有库存实现 " 轻量启动 "。
德国增值税新政的实施,本质上是全球贸易格局调整期的缩影。中国跨境电商的成功并非依靠 " 走后门 ",而是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灵活的供应系统。
从设计、生产到配送,每一个环节都压缩了成本,哪怕加了税,中国商品的价格可能还是比欧洲本地产品便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