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市场迎来 " 搅局者 "。
当从业者们感叹着 AI 对于音乐创作的冲击时,一个更大的搅局者已经出现了。
QuestMobile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9 月,汽水音乐的活跃用户规模已达 1.2 亿,成为仅次于酷狗音乐、QQ 音乐、网易云音乐的行业第四。
这款背靠字节跳动的音乐流媒体,正凭借 " 短视频 + 音乐 " 的差异化路径,在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夹缝中快速成长,让传统巨头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护城河。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敏锐,在腾讯音乐 2025 年三季报发布后,其股价单日跌幅 11%;网易云音乐近一周的股价跌幅更接近 20%。需要注意的是,腾讯音乐三季报的表现相当不错,总收入为 84.6 亿元,同比增长 20.6%;调整后净利润为 24.8 亿元,同比增长 27.7%。
由此可见,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股价的调整,更多是资本市场对在线音乐市场格局生变的担忧," 后浪 " 凶猛," 前浪 " 又会否跌倒在沙滩上?
后起之秀的 " 奇袭 "
汽水音乐的 " 奇袭 ",离不开 " 天时、地利、人和 "。
音乐流媒体本质是 " 二道贩子 " 的生意,音乐版权是平台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行业早期,主流音乐平台的资本厚度基本决定了版权护城河的深度。背靠腾讯的腾讯音乐一度囊括了绝大部分热门歌曲的独家版权。
不过这种局面在 20 年后迎来了转机。2021 年,监管层明确要求,之后各平台不得再签订新的音乐独家版权。随后到 2022 年底,各家平台已经开始为共享版权做准备。
独家版权的松绑,让汽水音乐找到了切入市场的天时。2022 年 6 月,汽水音乐正式上线。
和其他同行相比,汽水音乐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它是长在抖音上的。汽水音乐和抖音数据互通,用户可以直接用抖音账号登录。用户在抖音、红果短剧等 APP 上发现的好音乐,可以一键跳转至汽水音乐收听。这样一来,不仅降低全欧水音乐吸引新用户的成本,也显著提升了用户的黏性。
同时,汽水音乐还复制了抖音的算法推荐和短视频体验。用户每次上滑筛选歌曲时,最先听到的是歌曲的高潮片段,最先看到的是歌曲的精彩评论,这种交互往往更能刺激用户的探索欲,让人沉浸在 " 刷歌 " 的快感中。
根据 Sensor Tower 监测,同时使用抖音和汽水音乐的用户占比达 38%,另外,汽水音乐去年 TOP1000 热歌中有 86% 均源自抖音的推动。

最后,汽水音乐设计了一个极低的使用门槛,用户只要每天登陆就能领取会员,即便购买会员,其会员费也跟行业持平,且没有 " 套娃式收费 "。这切中了相当一部份用户的需求。
今年三季度,腾讯音乐的付费用户规模在三季度净增 130 万,达到 1.26 亿,但同比增速已从今年一季度的 8.3% 降至三季度的 5.6%,意味着愿意掏钱的用户也在变少。在社交平台上,不乏 " 卸载 QQ 和网易云转投汽水 " " 用汽水再也不用掏钱 " 等用户发声。比如小红书用户 " 牛魔王 " 表示," 原来使用 QQ 音乐,一个月 VIP 15 元,购买数字 CD 30 元,才能听到朴彩英的专辑,现在汽水音乐打卡领会员就能免费听,已经不想续费 QQ 音乐。"
短短三年时间,汽水音乐的月活用户规模就从 600 万爆发式增长至 1.2 亿,直逼网易云音乐的 1.47 亿,仅在今年三季度就净增了 2000 多万用户,9 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速更高达 90.7%。

相较之下,长期霸占在线音乐市场份额的 " 双雄 " ——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两者加起来的市场份额虽然超过了 90%,却陷入了用户增长乏力的窘境。
截至今年三季度,腾讯音乐的在线音乐月活已连续 16 个季度同比下降,三季度月活跃用户数为 5.51 亿,同比下降了 4.3%;网易云音乐也不遑多让,整体月活用户基数已从 2023 年的 2.06 亿人下滑至今年三季度不足 1.5 亿人。
音乐玩家的生态突围
汽水音乐来势汹汹,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也感受到压力,这种压力并非仅源于用户被分流,而是汽水音乐 " 免费 + 碎片化听歌 + 病毒式传播 " 的非常规打法,打乱了行业原有的节奏——让越来越难撬动的用户付费意愿被进一步稀释,倒逼 " 双雄 " 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逻辑。
先看目标用户。近年,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用户规模都出现了下滑,而汽水音乐的用户规模却日益壮大,这很容易给人错觉,汽水音乐的用户增量是从其他平台手上抢来的。
但 QuestMobile 数据给出了关键洞察,汽水音乐与 QQ 音乐、网易云音乐的用户交叉重叠仅为 2% – 3%,这意味着汽水音乐的增量用户并非主要来自对传统平台的分流,而是抖音生态的引流,数据显示,其超 80% 的流量均来自抖音。

因此,与其说汽水音乐在抢夺用户,不如说它激活了新的增量层,将大量游离于传统 " 听歌场景 " 之外的用户,转化为平台用户。这部分用户往往更看重碎片化、随时随地的免费听歌体验,付费意愿较低,也让行业原本依赖的付费变现逻辑受到冲击。
再看收入模式。传统的音乐平台更像是一个唱片店,用户每月支付会员费就可以随意听歌。对用户来说,相较于以往单独为每一张唱片付费,会员模式自然更划算,为此,他们也愿意忍受偶尔弹出的广告页面。
以腾讯音乐为例,其在 2025 年三季度的在线音乐订阅收入为 45.0 亿元,占总收的 53.2%;广告收入、线下演唱会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合计 39.6 亿元,占比为 46.8%。
但汽水音乐的打法却与传统平台截然不同,其商业模式更接近 " 流量入口 " 而非 " 内容平台 "。汽水音乐采取的是 " 免费 + 订阅 " 双模式,虽然其也布局了付费会员与广告收入两大变现路径,但却通过大量优惠措施,比如登录打卡领会员、周卡低价包等,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短期之内,汽水音乐很难从这两大业务中稳定盈利,但它背靠字节生态,并不缺乏其他优质的变现土壤:比如将爆款歌曲赋能短视频生态,吸引更多用户和商家;在汽水音乐的推荐流中加入抖音音乐直播间,实现粉丝点歌、打赏等互动付费场景。
汽水音乐这种生存模式,也更切合后版权时代的行业逻辑,不同音乐平台无需再陷入版权内卷,而是可以依托背后的生态资源和自身基因,拓展出多元的变现路径与增长空间。
在生态布局方面,近年各大音乐平台都开始加码 " 音乐 + 生态 ",进一步深耕用户价值,打破单一听歌场景的局限。
比如腾讯音乐开始加速向泛娱乐生态布局,通过明星合作、综合合作、举办演唱会等方式,增强平台影响力和用户活跃,构建平台的 " 第二增长曲线 ";
网易云音乐则强调 " 音乐即社交 ",通过强化用户间的情感共鸣来加深粘性,同时拓展播客、有声书等音频品类,丰富生态内容矩阵。

两者的生态氛围各有特色,汽水音乐也深知很难靠模仿实现超越,因此其选择了 " 去中心化 " 的音乐流模式,更侧重通过算法挖掘长尾音乐与用户需求的匹配度。不少用户反馈,汽水音乐的算法推送比自己惯常使用的 QQ 音乐、网易云音乐都更加精准。
从短期爆发力来看,汽水音乐 " 不走寻常路 " 的打法,帮助它快速完成了初始用户的积累,待跑马圈地阶段结束,其自然会有更充足的资源和动力,进一步夯实平台的竞争力。
后版权时代的博弈
汽水音乐这个 " 新物种 " 能否凭借差异化打法站稳脚跟、改写行业格局?
目前来看,QQ 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都已形成了一定的定位区隔:QQ 音乐主打版权深度与高价值用户,网易云音乐聚焦社区与独立音乐,酷狗音乐发力 K 歌场景与大众市场,而汽水音乐则开拓出新的增量层,精准对接碎片化听歌需求的泛用户。
但 " 后版权时代 " 并不意味着版权不重要了,实际上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在版权曲库、社交氛围、用户心智和音乐生态等方面的积累让它们形成了深厚壁垒,这些并非汽水音乐短期内能够撼动的。
换句话说,音乐市场的版权壁垒虽然已破,但用户的心智壁垒却依然牢固。再加上版权背后需要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腾讯音乐所拥有的 " 硬实力 ",让它即便面对行业竞争,也很难陷入被动。
不过汽水音乐的出现也倒逼 " 双雄 " 跳出舒适区加速革新。同时汽水音乐所吸引来的碎片化用户,也帮助扩大了整个音乐市场的规模,对所有音乐玩家而言,都是利好。
在商业世界中,有竞争才有动力变革,对于 " 听歌的我们 " 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