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之前就有这种感觉,目前世界上是不是仅有中国和美国才有大量活跃的创业创新活动?
自从川普提了 G2 这个概念后,这个想法似乎更加清晰了。未来大规模创业活动和竞争在中美之间展开,只有中美的创业公司才能有本土的巨大市场和资金支持,而其他国家不仅资金不够,也没有足够前沿的技术储备或完整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支撑。
一、中美为何成为 " 创业双极 "?
1. 唯二拥有真正超大规模的本土市场
中国:14 亿人口、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极高、单一市场统一标准。
美国:3.4 亿高消费本土市场,且全球品牌首发地和全球资金汇集地。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意味着:不需要出海就能支撑一个独角兽的增长逻辑。用户规模本身就能摊薄试错成本。本地市场即可验证产品模型,不必过早全球化。
2. 唯二具备 " 持续自我刷新 " 的资金与资本结构
美国:一级市场生态最成熟,美元基金,美债全球吸血。
中国:本土资本巨量,产业资本参与度极高,资金愿意下注长周期。
3. 唯二拥有完整、可迭代的全栈科技产业链
全球能在本土做到从 "0 到 1" 到 "1 到 n" 的国家,目前只有两类:
美国:软件、芯片、基础科研全球最强。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工程师密度全球最强。

其他地区也不是没有创业活动,但是要么市场比较小,要么没有大量资金支持,要么风投过于保守或者受限比较大,从而导致创业活动相对温和或者低迷。
因此都他们都比较集中在服务业外包创业,不管是电商代运营或者 Saas 外包,或者做一些小型的商业尝试。
当然,欧洲和日本是有钱的,但因为监管严格、风险厌恶和老龄化严重,创业活动的活跃度会降低很多。
更重要的是,AI 时代会进一步强化 " 中美双极 " 这样的创业格局。
下一代创业的入场券是什么?
算力
大模型
芯片
数据基础设施
机器人
新能源
这些东西的共同点是:需要国力级投资 + 全栈产业链。
现在全球只有两个国家做得到。
这不仅是商业问题,也是国家体量问题。
未来的全球化,可能是以中美 " 两极化 " 为双核,其他国家为中美打补丁。
未来 5-10 年,除非出现重大地缘政治变故或第三极(比如印度 / 欧洲)爆发式崛起,否则这种 " 中美双寡头 " 主导全球创业与创新的格局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全球能跑创业创新马拉松的现在只剩两个国家:
中国与美国。
您同意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