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反内卷’和防止垄断是不同时期全世界面临的共性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是要防止过度竞争、无序竞争;在发达国家,更多是要反垄断。" 在 11 月 17 日于成都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接受经济观察报等媒体采访时,针对光伏行业如何有效推动行业自律问题时表示。
近年来,光伏行业深陷无序竞争的困境。自 2023 年底起,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陆续出现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部分产品价格甚至低于企业现金成本。
通威集团下属通威股份(600438.SH)是国内乃至全球硅料产能规模最大的公司。截至今年年中,通威股份的硅料产能已超 90 万吨,太阳能电池产能超 150GW,组件产能超 90GW。
" 业内同仁应该有顾全大局的观念,在保障经营主体竞争能力的前提下,让行业内的竞争保持适度力度,这是我们行业参与者和行业自身的共同责任。" 刘汉元说。
光伏行业已先后推出数轮行业自律措施,最新的规划是在硅料行业成立一家平台公司。该计划拟由平台公司出资收购业内硅料产能,并进行统一运行,以此避免行业陷入过度竞争。
刘汉元表示,进行 " 硅料收储 ",就像自来水厂的总闸门,既可以控制 " 流量 ",又能将需求平衡在合理范围,进而让产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推动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刘汉元进一步称,推动 " 硅料收储 ":一是要解决观念和理念问题,在 " 反内卷 " 和反垄断问题上形成共识;二是全行业需要适当自律,留存一部分冗余产能,以应对需求的动态变化。
目前,关于 " 硅料收储 " 的进展,主要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相关权威信息。对此刘汉元表示,行业协会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尽管当前 " 硅料收储 " 尚未落地,但刘汉元对此充满信心。
他以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例,指出各个国家产油成本存在差异,却在协同合作几十年后,实现了石油产量与油价的稳定。而全球硅料产业 95% 的产能集中在中国,其中 80% — 85% 又由 5 家头部中国企业掌握。
" 我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新三样’的‘反内卷’工作应该会卓有成效,在未来 5 年到 10 年甚至更长时间,行业将实现有效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刘汉元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