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给大六座新能源造车热泼泼冷水,我在这和大家打个赌,未来三年,2025 年我们疯狂上市的这批大六座新能源 SUV,都会成为老百姓日后维权的工具,到那个时候市场不会给企业狗熊掰棒子的机会,因为大六座 SUV 电池太大、车身太重、价格太高了,老百姓是不会轻易把这个后悔药咽肚子里的,一定会出现天下苦大六座久矣的情况出现。
看看现在大六座新能源 SUV 这些产品动机吧?十个手指头能数出来有点技术的产品外,全是为了卖个高价,和电池、底盘和智能厂商的一场集成生意,不要说技术含金量了,都违背物理造车平衡这个逻辑。
如果说 2025 年之前大六座还有几个正经车,2025 年开始,造车的人想通了,不就是要大续航吗?给你个大电池。不就是想要论斤买车的快感吗?正好电池大了给你个大车身。不就是想要增程吗?正好电池太贵少用点电池,给你用增程器在纯电平台改个大增程。不就是觉得新能源大六座太贵吗?找个杂牌电池企业开发一套增程电池平台绕开宁德时代,反正你也不懂。不就是想要配置高的智能化吗?这么一个又大又重的车,给你配上国产的双腔空悬、电热毯,正好我卖个高价在亏损上缓一缓。

不是说大六座新能源 SUV 有什么原罪,而是咱们现在推出大六座 SUV 许多车企的造车动机太不纯了!想个问题,一套增程器再加上一块 60 度的大电池,整车自重都要 3 吨,一个 3 吨左右的新能源 SUV,还要谈百米加速性能,你说这辆车的纯电续航能长到哪去?都喊搭配双腔空悬,都宣传座椅,甚至有人给你车内地板铺上电暖器,你说这辆车这么多配置带来的整车易损率有多高?都说自己的超过 5 米的车转向比小车还好,但你的悬架、底盘真的做好了吗?

这些我都持怀疑态度。就拿双腔空悬这个配置来说事,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 85% 的双腔空悬在中国的市占率掌握在保隆、孔辉和拓普三家国产零部件手里,老牌空悬国际企业大陆都排到了他们后面。根上就是性价比高,还能给整车企业做幌子卖个高价格。大家想想,跨国车企用这些国产空悬吗?很少,为什么?理由大家都懂,这么金贵的一个玩意,验证周期可要很长啊,难道跨国车企不懂省钱用性价比的零部件,这里面的水深得很。别再和我说跨国车企不如咱们国内车企脑子聪明,人家只是慢了,不是脑子傻了。在造车这件事上,就没有性价比这三个字,无非就是做到位和做不到位两个概念。

这些三年后我相信都是问题。过去新能源汽车是一年淘汰一批,老百姓受不了新能源汽车这个迭代的速度,但好在当时大部分还都是小车、便宜的车,现在出的这批大六座、动辄六七十度电池、价格 30 万起售的新能源汽车,老百姓的消费试错成本太高了,而且看得见的日后使用、维保成本风险太高了。这不是买了个电动车,这是给自己今后几年买了个电动爹,仍不舍得扔,卖是卖不出去,找后账都没地方找去。
这种让消费者短期上头、长期更上头的造车行为,我真的劝大家,在这场大六座新能源 SUV 高端造车大竞赛上该踩刹车就踩刹车吧,要不然中国新能源汽车真的接下来几年会把消费者的信任全给透支掉。大家想想,中国一年能拿出 30 万消费的人有多少啊?经得起咱们这么折腾吗?
理解现在咱们车企的难处,都为了盈利和规模在折腾,但咱们可以在技术上找办法,在成本上做优化,甚至承认这个年景不好,自己企业过几天紧日子,但要认清什么是短期利益什么是长期利益,千万别瞎折腾消费者,别光看人家其他车企吃肉就馋的不行,一个不经常吃肉的人可能会被一碗肉噎死。
当然,该卖的还会卖,该买的也会买,我也不和这个时代做对了。那就给大家三买、三不买的购车建议。1、买有迭代的产品,买有其他车企没有的技术的产品,买敢卖高价的产品。迭代说明他有平台和技术底子,有自己独家技术说明这家企业靠技术能活着,敢卖高价说明他有两下子。2、不买其他车没卖好的品牌的产品,不买在不常用功能上下功夫的产品,不买三电、智能和底盘都不是自己的技术的产品。一辆新能源汽车都没卖好的企业,你还敢花 30 万买他的车,你这个智商也驾驭不住 30 万财富。老想在地板上铺电热毯,这种空调能解决的事他非要脱裤子放屁,这种冤枉钱你花他干嘛?至于最后一种,啥技术都不是自己的,你觉得出事了这种企业会给你负责吗?
无论车企还是消费者,给这个热度太高的大六座新能源造车热泼盆冷水。大家记住一句话,30 万不是个小数字,车企要珍爱自己的造车羽毛,消费者要控制消费欲望,如果大家还不听,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后大六座 SUV 的泡沫,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可能不比地产崩盘小多少。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