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5 日上午,庆祝上海戏剧学院电影教育 80 周年暨电影学院建院 30 周年会议在上海戏剧学院昌林路校区举行。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以 "8030 影视照片 " 为题,通过 30 张珍贵的历史影像,对上海戏剧学院电影教育 80 周年、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建院 30 周年进行了系统回顾与展望。

上海戏剧学院的电影教育源远流长,其发轫可追溯至 1945 年建校之初。其前身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在当时就设立了电影科,由著名电影导演张骏祥执掌,为学校种下了深厚的电影基因。上世纪 40 年代的毕业生李翰祥以其恢宏的历史巨制《火烧圆明园》《两宫皇太后》闻名全国,被誉 " 香港电影之父 ";50 年代的毕业生王扶林不仅是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的导演,更是经典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的总导演;1964 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农奴》,启用了上戏首届藏族表演班几乎所有学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次创举;此外,60 年代的毕业生杨延晋因导演《苦恼人的笑》《小街》等作品而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上戏电影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影视教育的演进。1986 年,学校与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创办电影导演本科专业,开启了正规电影学历教育的先河,培养了郑大圣、傅东育、梁山、吴天戈等一批著名导演。1995 年,学校创立电视艺术系,首创了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经过多年发展,2020 年正式命名为电影学院,标志着电影教育进入全新阶段。2022 年,成立实验电影制片厂,目前已联合摄制了《勇敢的礼物》《浪漫》《晚酌与仪式》《沃野》等系列影片。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电影学院成功加入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成为世界电影教育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 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中国办公室 " 揭牌仪式也在当天举行,标志着上海戏剧学院影视教育与国际的深度交流合作进入新阶段。这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国际影视教育界的联系,推动中国影视人才培养与世界接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