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 + 服务 =?
在宝坻区一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后的结果是国内首款无人机专用二冲程机油的成功研发。这是从高校来的 " 科技副总 " 与企业研发人员碰撞出的创新火花,一举填补了该领域技术空白,为企业开辟了新赛道。
在滨海新区一家民营商业航天企业,"=" 后的结果是众多自主研发气象卫星组成的探测系统,为社会提供精准高效的气象数据服务。这是金融部门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精准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果。
发展之路,不会自行铺就。是什么让创新之种在产业之树上开花结果?从制造与服务的辩证关系中可探得答案。今天,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加速演进," 融合化 " 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共生,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直接服务的就是制造业和农业。从简单的 " 卖产品 " 到 " 卖产品 + 服务 ",再到提供 " 产品、服务、技术、系统解决方案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你助力我、我成就你。换言之,科技服务,也可以很 " 硬核 ",智能制造,也可以有着 " 柔软的身段 "," 硬 " 与 " 软 " 统筹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
更好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转化 " 的功夫少不了。在天开园,活跃着一群科创服务专员," 找场地、找资金、找政策,项目需要什么,我们就对接什么。" 一家从事矿山流体技术研发的科技型企业在入驻天开园初期,以 " 年 " 为单位的专利申请周期让企业很头疼," 晚一天拿到专利,核心技术就多一天暴露于风险之中。" 科创服务专员到来后,帮助企业开通 " 专利预审通道 ",发明专利授权周期压缩至两个月,新设备加快投产。以应用为导向,下好匹配、对接之功,把创新与产业连起来,把企业之需与服务之供对接起来,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是在为创新 " 引路 ",也是为产业赋能。
更好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场景 " 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加大应用场景建设和开放力度 "。这是留给企业的课题,也是留给城市的课题。在停车场,无人充电机器人来回穿梭,为新能源车主提供 " 外卖式 " 充电;在手术台,医疗机器人精准完成系列手术操作;在智能车间,轨道巡检机器人沿着化工管道滑行,实时传回检测数据……应用场景在哪里?无处不在的需求里。站在需求侧的角度,为场景找技术、为技术找场景,以场景 " 育 " 产业、助创新,更多的技术能够落地变成现实生产力。
好产品带来好品质,好服务带来好环境。制造加服务,将加出新活力、新动能,加出城市发展的广阔空间。(津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