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汽车生态合作,报名中国版 CES!

撰文 | 杜咏芳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甄尤美
曾几何时,特斯拉将自家专有的操作系统视为不可替代的核心壁垒,也是最早对苹果 CarPlay 说 " 不 " 的硬派代表。
但如今,这位封闭系统捍卫者,似乎也难逃 " 真香定律 "。
11 月 14 日,有消息传出,特斯拉已悄悄启动 CarPlay 的内部测试,甚至正酝酿在未来数月内将其推向用户。

这份坚持的松动,背后藏着特斯拉亟需破解的多重困境。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车型需求持续放缓,政府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的到期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再加上埃隆 · 马斯克一系列争议事件引发的品牌信任危机,多重压力之下的特斯拉正全力寻找破局之路。
从推出定价更低的车型,到试水汽车租赁服务,这家车企的求生动作不断,而现在,它又将目光投向了这项用户期待已久的功能。
不过,特斯拉并没有选择企图接管整块屏幕的 CarPlay Ultra,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标准版本。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设计逻辑:CarPlay 很可能只会以 " 小窗 " 形式,内嵌于那块标志性的大屏之中,而非全面让出控制权。
这也意味着,即便 CarPlay 上车,它也无法调用特斯拉的 FSD 等核心功能。想体验完全自动驾驶,驾驶员仍必须回归特斯拉的原生导航。
选择和死对头握手言和
即便只是这样有限度的开放,也足以令人玩味:那个曾将 CarPlay 视作 " 生态入侵者 " 的特斯拉,终究选择与昔日的死对头握手言和。
要知道,特斯拉与苹果的积怨由来已久,马斯克本人多年来就频频公开批评苹果,尤其对其应用商店政策多有不满。
更让马斯克怒不可遏的是,2015 年,苹果在推进自有品牌汽车研发的 Titan 项目时,曾挖走特斯拉的核心工程师,这无疑触碰了他的底线。

当被问及对苹果造车的看法时,马斯克的回答十分尖锐:" 你仔细看过苹果手表吗?不开玩笑,苹果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和投资是好事。但汽车比手机或智能手表复杂得多。你不能直接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
而面对 " 是否担心苹果挖走特斯拉核心工程师 " 的提问,他更是嘲讽道:" 重要的工程师?他们挖走的都是我们解雇的人。我们总是开玩笑地称苹果为‘特斯拉坟场’。如果你在特斯拉混不下去,那就去苹果吧。我可不是开玩笑。"
尽管苹果已在 2024 年正式终止 Titan 项目,彻底退出电动车赛道的竞争,但是面对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特斯拉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坚决反对后者在自家汽车上接触客户群体。
目前马斯克与苹果之间的关系仍未完全缓和,紧张犹存。
今年 8 月 25 日,马斯克旗下的 xAI 初创公司就一纸诉状将苹果告上法庭,指控苹果在 App Store 中恶意优先推荐 OpenAI 的 ChatGPT,却对 xAI 的 Grok 应用视而不见。

诉讼中特别指出,ChatGPT 已实现 iOS 系统内置,而苹果的这一操作,本质是为了 " 维护其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垄断地位 "。
xAI 方面认为,若不是苹果与 OpenAI 的联合压制,Grok 应用本应获得更广泛的用户认可,为公司创造更多收入并加速技术迭代。
这种复杂的利益纠葛,让特斯拉对 CarPlay 的态度转变更显耐人寻味。而这一转变的核心推力,终究是被它长期忽略的用户诉求。
那些马斯克装作听不见的声音

尽管特斯拉的软件体验在行业内总体备受好评,但多年来," 不支持 CarPlay 与 Android Auto" 始终是车主集中抱怨的痛点。这一诉求并非无的放矢。
单单拿苹果手机来说,其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接近半数,而美国正是特斯拉的核心市场。
早在苹果刚推出 CarPlay 时,Forrester Research 的分析师弗兰克 · 吉列(Frank Gillett)就精准预判:支持 CarPlay 的汽车制造商,将能轻松触达苹果庞大的用户群体。
长期沉浸于同一生态的用户,往往不愿轻易改变使用习惯,苹果用户对 CarPlay 的依赖度尤为突出,这种用户粘性在汽车消费市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外媒相关报道的评论区,有网友直言:" 没有 CarPlay,我绝对不买车。就这么简单。我不在乎别人怎么做。要么你放下身段,赚走我辛辛苦苦挣来的几十万美元,要么就别想卖。"
这样的态度并非个例,数据早已给出有力佐证。
麦肯锡 2024 年的研究显示,约三分之一的购车者明确表示,若目标车辆缺少 CarPlay 或安卓 Auto 功能,将直接放弃购买。
AutoPacific 在 2025 年 7 月发布的调研结果更具说服力。这项已连续开展四年的调查,聚焦美国 18 岁及以上、持有驾照且计划三年内购买新车的群体,最终收集到近 1.8 万名意向车主的反馈。

数据显示,无线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已成为影响成交的关键因素,超过 60% 的受访者将这些功能列为购车必备项。
对这部分消费者而言,缺失 CarPlay,足以成为放弃特斯拉的决定性理由。
这款被用户视作刚需的功能,自 2014 年随 iOS 7 系统推出以来,已构建起成熟的应用生态。
它不仅能与 Siri 深度联动,提供熟悉的操作界面以便捷控制音乐、导航等核心功能,还囊括了谷歌地图、Spotify 等主流第三方应用,完全覆盖日常行车场景需求。
但此前多年,面对用户的持续呼吁,特斯拉始终选择无视。
从坚决抵制到有限开放,特斯拉的态度转变,本质上是市场压力下的理性选择。
现在,业界更有理由期待,Android Auto 也有可能登陆特斯拉。
不是低头,而是以退为进
若特斯拉接入 CarPlay,这背后可远不止加个功能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精心计算的战略转向。
当下,汽车制造商们正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移除 CarPlay 行动。
通用汽车、Rivian 为推广自家订阅服务已主动砍掉这一功能。
宝马也质疑 CarPlay 是否真的必不可少。随着 iX3 的推出以及该品牌全新 iDrive X 信息娱乐系统(配备全景驾驶功能)的发布,宝马似乎正在逐步放弃对 CarPlay 的整体支持。
有趣的是,苹果曾宣称宝马、梅赛德斯 - 奔驰、奥迪、Polestar 和沃尔沃等品牌将支持全面接管车内体验的 CarPlay Ultra,但这些汽车制造商们最终纷纷反悔。

他们的态度反转,并非因 CarPlay Ultra 表现拉胯。恰恰相反,媒体 motor1 测试后明确指出,它能为用户带来更贴近苹果生态的优质体验。
汽车制造商真正的顾虑,是担心 CarPlay Ultra 表现太好,进而抢走用户。

麦肯锡的研究显示,85% 拥有 CarPlay 的车主,对其偏好度远超车企自研的内置系统。
但如今的汽车制造商已清晰意识到,车载屏幕早已成为利润增长的核心入口。
功能数字化、服务订阅制、便利设施额外收费等商业模式的兴起,让车机屏幕的控制权直接关乎未来盈利空间,一场争夺消费者注意力与金钱的战争已在车机端打响。
此时,特斯拉反其道而行之,选择接纳 CarPlay 可能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选择。
这个行为能够为它精准吸引那些重视智能手机互联体验的消费者,形成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而特斯拉若此时接入标准 CarPlay,对苹果而言也意义非凡,这将进一步把用户锁定在其生态系统中。
更关键的是,作为车载软件领域的先驱,特斯拉的让步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若它能找到提供 CarPlay 却不削弱自身软件体验的平衡之道,其他坚持抵制的厂商将更难自圆其说。
CarPlay 会被抵制成功吗
参加新汽车 CES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