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做的不只是拥抱变化,更是新规则制定者
■正从单点工具提供方,转向 AIGC 生态的系统搭建者
■线上内容之外,正聚焦 IP 衍生品开发与爱奇艺乐园
作者 | 谢涵
编辑 | 陈秋
另镜 ID:DMS-012
当谷歌 Veo3 和豆包 SeeDance 正在以周为单位迭代视频生成技术,爱奇艺的 AI 战略已从实验室走向片场。
从创作端的 " 剧本工坊 " 到消费端的 " 跳看 " 功能,从首个 AI 剧场到三地落子的线下乐园,这家成立十余年的视频平台正试图用双轨战略回答一个行业命题:在 AI 浪潮下,内容产业的价值链该如何重构?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次从内容生产到商业模式的全面重构。龚宇口中的 " 超级个体 " 正在打破传统影视制作的门槛,而爱奇艺要做的,不只是拥抱变化,更是要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
AI 不只是工具
更是新的内容生产力
AI 对影视产业的颠覆已从预判走向现实。
早在 9 月的 2025 爱奇艺 iJOY 秋季悦享会上,爱奇艺创始人、CEO 龚宇就明确表示,AI 颠覆长视频、短视频的时刻即将来临。这一判断在后续的行业交流中得到持续印证,11 月 5 日的 " 新浪新闻・2025 探索大会 " 上,龚宇用 " 超级个体 " 的故事,勾勒出 AI 赋能下内容产业的未来图景。
在爱奇艺的实践中,AI 已经从辅助工具进化成了新的内容生产力。B 端场景中,AI 已系统性地融入爱奇艺的运营、制作及货币化环节,AI 工具正重塑从剧本开发到后期制作的完整工作流;在 C 端," 桃豆 " 智能体与 " 跳看 " 功能分别从个性化陪伴与内容消费效率两个维度优化用户体验。
更具战略意义的突破发生在内容策源地。与奥斯卡得主鲍德熹联合推出的 " 鲍德熹 · 爱奇艺 AI 剧场 ",是国内首个定位于 15 分钟以上 AI 长片的孵化平台。该剧场不仅面向全球征集创意,更提供技术支援与创作补贴,首批 15 分钟以上、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的 AI 叙事影片计划于 2026 年一季度正式上线。

11 月 8 日落幕的爱奇艺 AI 短片创作大赛,可以视为其 AIGC 生态的一次压力测试。从 2300 余份投稿中脱颖而出的《烟花底下有我家》《一棵 " 树 " 的幻想》等作品,展现了当前 AI 创作的叙事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冠军团队将直接登上 " 尖叫之夜 " 盛典——这一安排凸显了平台让 AI 创作者 " 被看见 " 的决心。用作为本次大赛主办方,爱奇艺副总裁、智能平台部负责人谢丹铭的话说," 技术和内容的边界正在打破 ",而爱奇艺要做的,就是为这股创作力提供出口。
据爱奇艺副总裁谢丹铭透露,自 2018 年深度学习起步,爱奇艺就在 AI 领域持续投入。到 2023 年 ChatGPT 引爆大模型热潮后,平台快速推出 " 剧本工坊 "" 影像工坊 " 等定制化工具,为创作者在剧作、场景设计等环节提供支持。而今,专门成立的 AI 创作者对接小组与即将启动的 AI 剧场,标志着爱奇艺正从单点工具提供方,转向 AIGC 生态的系统搭建者。
IP 生态 " 长 + 短 " 布局与线下破局
在 AI 赋能的同时,爱奇艺以内容 IP 为核心,持续完善 " 长 + 短 " 内容生态,同步向多领域、线下场景延伸,打造全域娱乐消费体系。
9 月的悦享会上,爱奇艺一次性发布超 400 部 " 长 + 短 " 新片单,覆盖剧综影漫等多个维度,彰显其在内容储备上的硬实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的运营逻辑。剧集方面," 聚焦头部 IP、深耕五大剧场 " 策略持续深化:迷雾剧场将推出《树影迷宫》等悬疑作品;微尘剧场聚焦《喀什恋歌》等现实题材;大家剧场则储备了《高兴》等文学改编作品。这种剧场化运营本质上是对用户圈层的精细化运营,通过类型化内容建立稳定预期与情感连接。

长视频领域,爱奇艺坚持加大投入,深化 " 聚焦头部 IP、深耕五大剧场 " 策略。迷雾剧场、微尘剧场、大家剧场、恋恋剧场、小逗剧场各自发力垂直品类,《漂白》《临江仙》《朝雪录》《生万物》四部作品的爱奇艺内容热度值接连破万,《唐诡奇谭》《大生意人》《狐妖小红娘 - 王权篇》《高兴》等新作备受期待;
微剧赛道经过一年培育已初具规模,成为占有率和增长速度亮眼的新增品类。
综艺板块将在 2026 年构建 " 四大主赛道 + 两大辅赛道 " 矩阵,主赛道涵盖游戏娱乐、才艺竞演、生活体验、语言观点四大核心品类,辅赛道则聚焦生活情感与生活方式细分领域,精准匹配不同用户需求。

持续挖掘 " 综 N 代 "IP 价值,《哈哈哈哈哈 6》《种地吧 4》《说唱巅峰对决 2026》《姐姐当家 2》等多部成熟 " 综 N 代 ",迭代激发 IP 新活力。
与此同时,电影领域的 " 三级火箭计划 " 稳步推进," 大片计划 " 打造头部院线作品," 爆前计划 " 鼓励创新," 燎原计划 " 升级培育电影新力量,同时开辟 " 网络故事片 " 新赛道,每集 60 分钟以上,不超过上、中、下 3 集的形态探索内容创新。
此外,平台在动漫、少儿、纪录片、体育等领域持续深耕,以丰富内容储备不断夯实内容 IP 生态,《破译三国》等作品将进一步丰富内容矩阵。
线上内容之外,爱奇艺积极拓展线下体验场景,聚焦 IP 衍生品开发与爱奇艺乐园两大核心方向。商业模式上,爱奇艺负责技术、内容与运营,合作方投入土地、设备等固定资产,双方分享门票和餐饮、衍生品等二次消费收入。目前扬州、开封的爱奇艺乐园正在筹备,计划年底及明年开业,北京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的第三家乐园也已完成选址,将为用户带来沉浸式全场景娱乐体验。
而营销策略的全面升级成为商业变现的重要支撑。大剧营销采用 " 抢爆款、追黑马、稳流量 " 组合策略,结合 AI 赋能提升营销效率;综艺营销持续秉持 " 聚焦优质头部内容 " 的策略,升级 " 长短直 2.0" 模式,通过 " 猕猴桃 MCN" 的千余个账号矩阵(粉丝超 1 亿)实现 " 线上种草、线下激活 ",为广告主提供品效销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内容传播与商业变现的无缝衔接。
在 AI 与 IP 的双轮驱动下,爱奇艺正在构建一个更加立体的娱乐生态。AI 战略上,从工具开发到剧场建设,爱奇艺正系统性地降低创作门槛,培育 AIGC 内容生态;IP 布局上,从线上内容到线下场景,平台不断拓展价值变现的路径。
这种双轨并行的策略,既确保了在技术变革中的前瞻卡位,又夯实了在内容竞争中的核心优势。这里的竞争维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内容质量或用户规模,转向了对创作生态、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的综合考量。
END
洞见具有时代价值的商业见闻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标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