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16小时前
“拉索”重磅新发现!宇宙线“膝盖”之谜竟由这类黑洞导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拉索 " 发现黑洞是拍电子伏特宇宙线加速器,破解宇宙线 " 膝 " 结构之谜

" 拉索 " 找到宇宙中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了!那是银河系内正在吞噬伴星的黑洞,宇宙线 " 膝 " 的形成之谜也随之破解。11 月 16 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 拉索 " 经过 5 年持续追踪,终于揭开了高能宇宙线 " 身世 " 谜团的一角。两项成果分别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版)与《科学通报》(英文版)上。

" 拉索 " 破解宇宙线 " 膝 " 结构之谜,成果作为《科学通报》封面论文发表

广阔宇宙中,穿梭着无数以近光速飞行的微观粒子,被称为宇宙线。上世纪初,宇宙线被发现后,科学家绘制出了跨越 11 个数量级的宇宙线全粒子能谱图——在 3 拍电子伏特(PeV)能量附近,出现了一个形似人类膝盖的拐折结构,被称为 " 膝 " 结构。尽管它已被发现近 70 年,但受限于探测能力,其物理成因至今未解。

2015 年,我国科学家在海拔 4410 米的四川稻城海子山上,建起了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 " 拉索 "。自 2020 年开启观测以来,它已先后发现最高能光子、又首次找到并定位超级宇宙线加速源。这次," 拉索 " 国际合作组终于揭开了这类超级加速源的神秘面纱——微类星体。

微类星体是一些质量为太阳几倍、几十倍的小型黑洞,它们正在吞噬自己伴星的物质:一边 " 狂吃 ",一边向周围 " 吐 " 出大量高能粒子。当这些粒子流撞上黑洞附近的星际物质,就会形成激波,将粒子瞬间加速到超高能量——其加速本领远超教科书上记载的超新星遗迹,也比地球上人造粒子的最高能量高出几个数量级。

" 当这些高能粒子来到地球,与大气分子撞击,所产生的缪子就会被‘拉索’探测到。"" 拉索 " 国际合作组织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曹臻介绍,得益于 " 拉索 " 对高能宇宙线的精确测量本领,他们成功实现了大统计量、高纯度质子样本的精确甄别,以干净、漂亮的数据,突破性地完成了对 " 膝 " 区质子能谱的精确刻画,并首次发现了超出预期的高能组分能谱结构。

由此,近 70 年的 " 膝 " 结构谜团也得以解开:" 拉索 " 的新结果与阿尔法磁谱仪 2(AMS-02)测得的宇宙线低能组分、" 悟空 " 号测得的中能组分一起,揭示了银河系内存在多种类的宇宙线加速器——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加速能力和能量范围,而 " 膝 " 的产生正是它们各自加速极限的表现。

拉索测得的 " 膝区 " 宇宙线质子能谱(红点)与 AMS-02 测得的低能组分(黑色方块)、" 悟空号 " 测得的中能组分(蓝色方块)一起,揭示了银河系内存在多种类的加速源

" 这次,通过巡天普查宇宙线的起源天体,我们成功探测到 5 个微类星体,还有十几个有正在确证中。" 曹臻介绍,经测量后,他们确定这些天体的粒子加速能力,能够产生能量突破 " 膝 " 区的高能宇宙线。其中,ss 433 的加速能力最强,其总功率高达约每秒 1032 焦耳,相当于每秒释放四百万亿颗人造最强炸弹—— " 沙皇 " 氢弹的能量。而 V4641 Sgr 加速的宇宙线,能量可超过 10PeV。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宇宙线起源的关键机制,也为理解黑洞系统的极端物理过程打开了新窗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讲席教授、IceCube 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 · 哈尔岑认为,这为人类理解 " 银河系宇宙线的起源 " 这个悬而未决的重大谜题,带来了根本性的新认识。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教授、著名高能天体物理学家何塞普 · 马里亚 · 帕雷德斯表示,目前的发现 " 仅仅是一个更庞大群体的冰山一角 ",将来还会有更多发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黑洞 中国科学院 物理 海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