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赵露思在其生日音乐会上公开宣布成立个人工作室,赵露思工作室官微紧接着删除 " 银河酷娱 " 标识,宣布赵露思要开启新征程之后,虽然赵露思没有官宣签约新公司,但是据网络多方消息证实,赵露思已经签约新公司虎鲸文娱,成功离开了银河酷娱。

很多网友就开始关注起赵露思前东家银河酷娱的消息。毕竟,大家都知道赵露思是银河酷娱的唯一顶流艺人,是该公司的摇钱树,现在,赵露思成功解约离开了,银河酷娱接下来会如何?
11 月 14 日," 银河酷娱 倒闭 " 的词条突然冲上了微博热搜。
据工商信息显示,银河酷娱公司发生重大变更:5 家机构股东集中退出,原有股东仅剩三家,多名董事也已离任,外界普遍认为该公司实际运营能力已丧失。


多位娱乐博主以及赵露思粉丝,都以 " 物理倒闭 " 描述银河酷娱现在面临的窘境,认为其虽然还没有进入破产注销程序,但已经进入倒闭前奏了。

有网友说,恭喜赵露思成为内娱掀桌成功第一人。

还有人说:投资方不傻,女顶流都走了他们不走等着亏钱?

还有人说,公司的财神爷不供着,还这样搞她,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

赵露思粉丝群体 " 可露丽 " 对此反应热烈,不少人表达了 " 解气 " 的情绪,甚至有点拍手称快的意思。



这种情绪看似过于直白粗暴,实则源于双方合作期间积累的矛盾,并非单纯的 " 落井下石 ",更像是长期不满的集中释放。
客观来说,银河酷娱的风光期与赵露思的崛起高度重合。
2020 年《传闻中的陈芊芊》爆火,将此前两年净亏超 1 亿的银河酷娱从困境中拉出,阿里当时甚至有过以 4 亿收购 60% 股权的意向。
此后赵露思成为公司核心盈利来源,据称贡献了 80% 以上的营收。

但作为核心艺人的 " 后盾 ",公司的部分做法确实存在争议。
去年 8 月赵露思公开表达对公司的不满,引发广泛关注。她晒出重度焦虑、抑郁的诊断报告,提及治疗期间公司承诺承担取消代言的损失,却从她的工作室账户划走 205 万;工作室人员配置不足,剧组解散的后续问题拖延八个月最终由她自行赔付,还曾遭遇 " 封杀 " 威胁。
更受争议的是,她身体不适时,公司高管未及时回应的细节,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粉丝此前就常吐槽公司给赵露思对接的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强制捆绑新人的情况,对艺人健康状况关注不足。
赵露思控诉后,公司声明称 " 以艺人意愿为第一考虑 ",却被赵露思用 " 绿茶 " 表情回应并提出多个问题,双方各执一词的态度,让合作裂痕彻底公开化。


从经纪公司职责来看,保障艺人合理权益、提供适配资源本是基本义务,银河酷娱在这些方面显然有所欠缺。
公司管理层的后续操作也难言妥当。2025 年初合约即将到期时,未采取积极沟通的方式协商续约,反而传出以 " 雪藏 " 施压的消息,这一举措彻底激化矛盾,导致赵露思坚决要求解约,甚至在直播时对粉丝说,大不了退圈不当演员了,开个小饭店。
加之银河酷娱创始人李炜早在 2023 年已退出,内部管理架构动荡,未能妥善平衡艺人发展与公司利益,无疑加速了合作的终结。
值得深思的是,网传赵露思能够签约新东家虎鲸文娱,正是李炜大力帮忙促成的。

赵露思的离开,给银河酷娱的经营带来了直接冲击。
失去顶流的流量与营收支撑后,投资人选择退出符合行业常规逻辑,毕竟核心艺人的商业价值直接影响公司盈利前景。这一结果,很大程度上源于公司未能珍惜核心资源,在艺人维护与留存上出现了明显失误。
当然也有少数声音说 " 赵露思搞垮公司 ",但这种说法不够客观。就像网友说的:" 你家公司 80% 的钱都是一个人赚的,还把人往死里压榨,人家走了活不下去,怪谁?"
说白了,银河酷娱的 " 倒闭 ",是自己把路走死了。过度依赖单一艺人,不建艺人矩阵就算了,还不把核心艺人当人看,既想赚人家的钱,又不想尽应尽的责任,加之经营不善,倒闭只是早晚的事。

这事儿也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经纪公司和艺人从来不是 " 压榨与被压榨 " 的关系,而是共生共荣的伙伴。把艺人当资产经营,就得用心维护;只把艺人当摇钱树,迟早会因为根系烂掉而倒掉。
如今赵露思开启了个人事业新阶段,举办个人音乐会等动作展现了良好发展态势;而银河酷娱则陷入经营调整的困境,成为行业内值得反思的案例。

这个结局,与其说是赵露思 " 带走 " 了公司生机,不如说是公司在资源维护与经营策略上的失误,亲手断送了发展机会——珍惜核心伙伴,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