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德弘资本出资 131.38 亿元接手高鑫零售,暂时未能体现出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截至今年 9 月 30 日的中期,公司业绩由盈转亏,转型的阵痛仍在持续。
回归零售的本质,是沈辉执掌高鑫零售的核心理念。但传统零售模式日渐式微,高鑫零售的调改升级无异于一场大变革。
所有的经营压力,都得由 CEO 沈辉来承受。
业绩由盈转亏
大卖场时代,高鑫零售(06808.HK)是当之无愧的 " 陆战之王 ",曾创下了连续 19 年不关一店的辉煌记录。然而,随着传统大卖场模式日渐不适应市场需求,高鑫零售也不得不在摸索中转型求生。
2020 年起,公司曾重点发展中小超市业态,形成由大卖场(大润发)、中型超市(大润发 Super)、小型超市(小润发)组成的立体发展格局,其中,小润发主打社区生鲜。
对于中小超市高鑫零售曾投入重兵,到 2022 财年,小润发的门店数量已破百家。但次年,这一业态即进入收缩期,其后,就已不再财报中重点提及。
经过后续几年的调整,目前,高鑫零售形成了大卖场(大润发)、中型超市(大润发 Super)、会员店(M 会员商店) 的全新业态格局。截至今年 9 月末,共拥有 462 家大卖场、32 家中型超市及 7 家 M 会员店。

11 月 11 日,高鑫零售披露截至 9 月 30 日的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 2.96 亿元变为亏损 1.23 亿元,再度由盈转亏,转型的阵痛仍在加剧。
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5.02 亿元,同比下滑 12.1%;其中销售货品收入 290.81 亿元,同比下降 12.4%。公司将原因归结于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疲软,导致平均每笔交易的购买件数及商品单价走低,平均客单价下滑;中秋节和国庆节重叠的日历效应。
虽然,高鑫零售极力调整以求降本增效,但 " 同店销售增长 " 这一评价门店运营的核心指标,并没有得到改善。期内,同店销售(按货品销售)同比下降 11.7%。
与此同时,租金收入 14.03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05 亿元,同比下降 7.0%。这主要是因降租稳租、持续优化租户结构以及商业街调改带来的阶段性影响。
当然,也有一些好的迹象。
期内,公司线上订单量增加约 7.4%,带动线上同店销售增长约 2.1%;来自会员费的收入约 180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400 万元,同比增长 28.6%。
沈辉的重任
去年 3 月,沈辉接替林小海出任高鑫零售执行董事兼 CEO,外界对其寄予厚望。
沈辉是一名零售老兵,也是高鑫零售的老人。1999 年,他加入高鑫零售担任部门经理,曾参与欧尚品牌进入中国的筹建工作,后陆续担任门店总经理及欧尚中国人力资源总监等职务。
2010 年 -2013 年,前往法国欧尚工作,担任门店总经理职务。2016 年 2 月 -2017 年 5 月,担任欧尚品牌营运总经理。离开高鑫零售后,他曾在复星旅游文化任职副总裁,2019 年创业并担任独立咨询顾问。
沈辉重回高鑫零售执掌经营大权,在外界看来,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回归,也是高鑫零售的回归。
事实也是如此。甫一上任,沈辉就提出,要快速行动,带领公司回归零售本质,重塑价格心智,重回营收增长。
截至今年 3 月 31 日的 2025 财年,公司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 4.05 亿元,而上年同期为 -16.05 亿元。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经营已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而主要是阶段性战略收缩带来的结果。当年,公司员工减少约 2300 名,仅雇员福利开支一项就减少了约 12 亿元。

要想彻底扭转困局,高鑫零售的各项改革仍将继续深入。在新近披露的中报中,公司向外界公布了 "3 年战略 "。
在未来 3 年内,高鑫零售将以 " 健康商品 + 快乐体验 + 贴心服务 " 为基石,为 3 公里全客群打造体验与效率并重的零售模式。
商品端,高鑫零售强化生鲜的差异化,深耕 " 菜篮子 " 心智。公司将猪肉作为突破口,启动自营猪肉全国联采,以量换价,有效降低了各大区的采购成本。
据中报披露,今年 9 月,公司自营猪肉品类销售量同比增长 20%,毛利同比增加超 400 万元;9 月 -10 月,品类毛利同比增加超千万元,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公司深化门店调改,本财年计划完成约 30 家门店的整体或区域调改,预计在下个财年之前,完成超 200 家门店的调改。
对于当下竞争如火如荼的即时零售,高鑫零售正在通过布局前置仓参与其中。截至今年 9 月,已在上海、江阴、沈阳、济南、清远等 5 地建成前置仓,单仓平均面积约 500 平米,日均销售额约 5 万元。
高鑫零售计划,未来 3 年将线上业绩占比提升至 40%-50%。
转型从来都不会一蹴而就,将涉及巨额投入,也有可能需要承担变革所带来的损失甚至是失败。
好在,高鑫零售的底子比较厚。截至今年 9 月末,公司手握超百亿现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