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 11-13
MIT突破量子计算魔态提炼理论极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德国团队实现 50 量子比特精确模拟,突破经典计算极限

德国于利希超算中心的 JUPITER 超级计算机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精确模拟 50 量子比特,刷新了该中心在 2022 年创下的 48 量子比特记录。这一突破尤为重要,因为每增加一个量子比特,内存和计算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为实现这一进展,科学家利用新版本 JUQCS-50,在部分数据卸载到 CPU 的情况下,采用字节编码压缩技术将内存需求降低八倍,并优化了 16,000 颗超级芯片之间的数据交换,从而高效执行量子运算。此举为科学家在量子处理器成熟之前,探索分子建模和优化算法提供了关键的 " 试验场 ",为未来量子算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该模拟系统还将通过 JUNIQ(于利希量子计算统一基础设施)对外开放,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和超级计算机基准。

▌美能源部批准 Oklo 首个商业规模反应堆的先进核燃料设施

美国核技术公司 Oklo 宣布,其位于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的 Aurora 燃料制造厂(A3F)核安全设计协议已获美国能源部批准。该设施是美能源部先进核燃料生产线试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其首个商业规模核电站—— Aurora 反应堆生产燃料。通过将燃料制造与发电反应堆集中布局,Oklo 正构建一个垂直整合的先进核能系统,旨在加速先进核能技术在美国的商业化部署。

▌英荷签署创新伙伴关系协议,共推 AI、量子与芯片发展

英国与荷兰签署创新伙伴关系协议,旨在深化 AI、量子技术和半导体三大关键领域的合作。两国凭借领先的科技企业与顶尖科研人才,成为天然合作伙伴。此次合作基于双方在 " 地平线欧洲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等既有项目的共同研究基础,共同推动光子芯片、量子计算及下一代超强计算机的研发,加速量子技术在清洁能源与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英国机构发布《未来聚变路线图》,呼吁加速商业化进程

英国惯性约束聚变能源开发商 First Light Fusion 和战略咨询公司 Stonehaven 联合发布报告《未来聚变路线图》,提出英国到 2035 年实现商业聚变的路线图,比政府设定的 2040 年目标提前五年。报告指出,若英国不推动聚变技术路线多元化并改革监管制度,将面临被中美超越的风险。报告建议将惯性约束聚变能源与磁约束聚变能源视为同等重要,制定区分聚变和裂变的监管措施,并重点关注英国在 AI 与实验能力,以吸引投资、构建完整聚变价值链,加速实现商业化目标。

▌欧盟启动氢能机制意向征询,以促进供需对接

为对接欧盟境内氢能供需,欧盟委员会启动氢能机制下的首次意向征集。该机制涵盖可再生或低碳氢及其衍生物,例如氨、甲醇、特定航空燃料(eSAF)和电子甲烷。其核心优势在于:连接未来供需以降低市场不确定性;提升市场透明度,协助企业识别合作伙伴;支持基础设施与融资建设;并通过开放透明的环境促进商机。本次征集结果将于 2026 年 3 月 31 日公布。此举标志欧盟支持欧洲工业通过可再生和低碳氢实现具有竞争力的脱碳进程开启新篇章。

▌ IBM 发布两款量子处理器,瞄准 2026 年实现量子优势

IBM 推出 Nighthawk 与 Loon 两款新型量子处理器,旨在通过不同路径于 2026 年底前实现 " 量子优势 "。Nighthawk 被认为能够迭代升级以产生量子优势,IBM 计划于 2025 年底提供 120 个量子比特版本;Loon 则更具实验性,不仅可在芯片上水平连接量子比特,还能垂直连接。两款处理器均通过增强量子比特间的连接,有效减少错误并支持更复杂计算,为量子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开辟新可能。

▌ MIT 突破量子计算魔态提炼理论极限

MIT 研究团队解决了容错量子计算中的关键瓶颈——魔态提炼,证明了其理论上可实现最优扩展性,并将扩展指数降至零,显著改进了以往结果。这一突破确立了该领域的理论极限,表明魔态提炼的渐近扩展性已无法进一步提升。然而,研究人员也指出,尽管理论完备,实际实现该协议仍需远超当前量子计算机可提供的物理量子比特数量。尽管如此,该成果仍为推进容错量子计算奠定了关键理论基础。

▌美国团队研制出新型高熵合金,有望耐受核聚变高温

迈阿密大学研究团队通过聚焦离子束将金属合金制成比头发丝细数百倍的纳米结构,并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其在高温高压下的性能,该合金有望承受核聚变产生的类似太阳的高温。团队正探索多种高熵合金,以寻找能够耐受数千万摄氏度极端环境、适用于核聚变反应堆的材料。该研究有望推动掌握聚变能技术,为开发清洁、无限的能源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法国在核电站内部署 AI 人形机器人,以提高运行安全性

法国凯捷咨询与奥拉诺公司联合推出机器人 Hoxo,该产品集成了 AI、计算机视觉、先进传感器与自主导航系统,旨在提升核设施运行的安全性与效率。Hoxo 已在法国奥拉诺梅洛克斯工厂正式亮相。它能够协助操作人员完成危险或复杂任务,推动人机协作进入新阶段。该项目融合机器人技术、AI 与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展现了工业自动化的未来潜力。

▌韩国团队揭示半导体关键指标评估缺陷,提出新设计标准

韩国蔚山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发现,半导体性能关键指标 " 场效应迁移率 "(FEM)因器件几何结构差异,可能导致性能被高估多达 30 倍。电极几何形状引起的边缘电流是造成误差的主因。为此,团队提出新设计标准:沟道宽度应窄于电极宽度,或确保电极宽度至少比器件长度大 12 倍。该发现有助于建立全球统一评估标准,避免对材料性能的误判,推动半导体研发更客观、可靠。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量子计算 英国 量子比特 美国 芯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