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地区迎来一场重大地缘政治事件。
11 月 9 日,巴基斯坦海军参谋长阿什拉夫上将率领 F-22P 型 " 赛义夫 " 号护卫舰造访孟加拉国,这是两国时隔 54 年后再度展开高规格军事互动。
这一幕不仅象征着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迅速升温,更深刻反映了中国在南亚地区日益增强的战略影响力,以及印度在地区竞争中的困境。

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曾长期冷淡,尤其是 1971 年孟加拉国独立战争后,两国几乎没有实质性合作。
然而,2024 年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下台后,新政府迅速调整外交政策,与巴基斯坦关系显著改善。
这种转变不仅是对印度长期主导南亚的 " 地区霸权 " 的不满,也体现了孟加拉国希望通过与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和军事现代化。
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近年来,中国通过 " 一带一路 " 倡议向南亚国家提供经济支持,同时出口高性价比的军事装备,逐步扩大在南亚的影响力。
孟加拉国空军在过去十余年几乎停滞不前,但在中国的支持下,装备更新进程骤然加速。
中国提供的歼 -10CE、" 枭龙 "Block3 战斗机,以及 SH-15 卡车炮、VT-4 主战坦克等装备,成为孟加拉国军队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中国制造的军事装备不仅性能领先,价格也远低于西方国家和印度的选择。
相比之下,印度试图推销的 " 光辉 " 战斗机因性能不足和高成本,未能获得孟加拉国的青睐。
即使是欧洲的 " 台风 " 战斗机,尽管性能满足需求,但高昂的采购和使用成本也让孟加拉国望而却步。
此外,巴基斯坦在中国支持下的造舰能力也取得明显进步。
此次造访孟加拉国的 F-22P 型护卫舰正是中国制造,未来巴基斯坦可能会向孟加拉国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巡逻舰等海上装备。
这不仅象征两国军事合作的深化,也有助于开拓海上贸易,进一步提升双边经济关系。
长期以来,印度试图通过 " 北上压制巴基斯坦、南下慑服孟加拉国 " 的战略维持其南亚霸主地位。
然而,这一战略在中国强势介入后逐步瓦解。
孟加拉国与印度合作了 20 多年,却未能实现经济腾飞和军事现代化。
反观近几年与中国的合作,孟加拉国不仅在经济上取得显著增长,还推动了军事装备的更新换代。
未来,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可能会在军事装备生产、联合演习等领域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这不仅意味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也可能进一步削弱印度在南亚的影响力。
而中国通过经济支持和军事合作,正在南亚地区建立更广泛的战略布局,对印度形成长期压制。
巴基斯坦军舰造访孟加拉国的背后,是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
中国通过经济和军事手段,成为这一剧变中的最大赢家。
而印度在地区战略中的失利,暴露了其南亚霸主地位的动摇。
未来,这场地缘政治博弈的走向,将对南亚地区乃至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