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弗雷德里希 · 默茨上任刚满六个月,最新民调却显示,他的支持率已跌至 25%,成为德国历史上同期支持率最低的总理之一。

这一数字不仅让默茨的政治前景蒙上阴影,也让德国政坛面临极右翼势力崛起的严峻挑战。
德国另类选择党(AfD)支持率持续领先,明年州选举或成为其进一步扩张的关键节点。
默茨在就任之初提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承诺,包括振兴经济、遏制非法移民以及打造欧洲最强军队。
然而,半年过去,这些目标的落实情况却远远低于预期。
德国经济依然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衰退迹象。
化工行业作为德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期却陷入了历史性低谷。
根据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的警告,化工行业产量已降至 30 年来最低水平,进入 " 红色警戒 " 状态。

这一困境不仅影响了工业产值,也对德国整体经济造成了系统性冲击。
企业界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
一位制造业代表指出,企业期待的税收优化、能源价格稳定以及官僚程序简化等结构性改革迟迟未能落地,直接拖累了生产力的释放。
与此同时,德国的失业率和通胀率居高不下。
根据最新统计,失业率维持在 6% 左右。
移民问题则成为默茨政府的另一大难题。
过去十年间,数十万中东移民涌入德国,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默茨所在的保守派联盟与执政伙伴社会民主党在移民政策上争论不休,导致政策执行力严重受挫。
这种内部分歧不仅让默茨政府难以形成有效解决方案,还为极右翼 AfD 提供了政治扩张的空间。
AfD 凭借其强硬的移民立场,吸引了大量选民支持,并在民调中持续领先。

默茨的领导风格也备受争议。
他试图以企业管理的方式治理国家,但这种方式在当前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显得不合时宜。
杜塞尔多夫大学政治学家马歇尔认为,默茨缺乏前任总理默克尔的沉稳特质,频繁失言和鲁莽决策让公众对其领导能力产生了质疑。
此外,他在上任初期签署的基础设施与国防投资协议,因执行缓慢且违背部分保守派选民期待的财政紧缩原则,导致其核心支持群体出现动摇。
默茨的困境并非孤例。
英国和法国的政府同样面临民意支持率下滑的问题,这反映了欧洲国家在经济转型、移民压力以及极右翼势力崛起背景下的普遍挑战。
然而,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政治困境尤为突出。
俄乌冲突和全球通胀的双重压力让德国经济陷入泥潭,而默茨的政策未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
明年州选举将成为默茨政治生命的关键考验。
如果无法扭转当前颓势,他不仅可能成为德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总理之一,还可能为极右翼 AfD 的进一步崛起铺平道路。
德国政坛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默茨的倒计时依然在继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