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深潜 atom 第 974 篇原创作品
"
国内唯一具备
Robotaxi 全要素的科技出行平台
"
李继伟丨作者
深潜 atom 工作室丨编辑
随着 Robotaxi 这一被视为出行行业的 " 终极形态 " 的赛道进入快速发展期,曹操出行异军突起,迈出了国际化关键一步。
11 月 10 日,曹操出行、文远知行、小鹏等中国出行企业亮相阿布扎比 DRIFTx 国际展会,其中曹操出行与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双方合作推进自动驾驶与绿色出行技术部署,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将帮助曹操出行在当地设立办事处与运营中心,为曹操出行 Robotaxi 后续车辆测试、技术本土化、供应链建设与生态合作奠定基础。

作为吉利控股集团 Robotaxi 最重要的商业化载体,曹操出行在 2025 年 2 月 28 日宣布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且在杭州和苏州落地试运营。此次进入阿布扎比,曹操出行 " 定制车 + 自动驾驶技术 + 出行平台 " 三合一的自闭环生态系统,正在给 Robotaxi 带来新的业态。
曹操出行方面执行董事兼 CEO 龚昕表示:" 这是曹操出行‘走出去’的关键一步,标志着曹操出行 Robotaxi 正式开启全球征程。通过将定制车辆、自动驾驶技术与大规模运营能力深度融合,曹操出行将与阿布扎比共同打造更智能、绿色、高效的城市出行新典范。"
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总干事巴德尔 · 阿勒 · 奥拉马表示:" 阿布扎比正通过汇聚全球企业,开创智能出行的革命性变革。我们与曹操出行的合作,彰显了阿布扎比将自身定位在下一代出行技术前沿的战略,这将为整个交通生态系统注入创新活力。"
中国 Robotaxi 竞相出海中东,曹操出行首站驶向阿布扎比
当前 Robotaxi 行业正逐步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商业探索。摩根士丹利预测,到 2030 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 2000 亿美元;QYResearch 的预测更为乐观,预计到 2030 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销售额将达到 2196.2 亿美元,2024-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45.6%。
在这个时间节点,率先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有望占据先发优势。2025 年,中国 Robotaxi 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中东成为热门,萝卜快跑、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分别与迪拜相关部门签署谅解备忘录,推进 Robotaxi 在迪拜的试点运营。
曹操出行此次与阿布扎比签约,意味着其" 车辆制造 + 自动驾驶技术 + 出行服务 " 三合一 Robotaxi 解决方案将出海中东,启动全球化运营。双方将共同推广以电动及换电车辆为核心的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将曹操出行在中国市场经过大规模验证的高效换电网络与运营体系,融入阿布扎比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
在国内,曹操出行于今年 2 月推出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并同步在杭州、苏州两地开启 Robotaxi 试点运营。目前其第二代 Robotaxi 车型已启动试运营,行业首创的 " 绿色智能通行岛 " 将于年内在杭州投入使用,该创新设施有望为 Robotaxi 规模化落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目前曹操出行已在国际范围内显示出不可忽视的竞争潜力,中国 Robotaxi 企业正以 " 技术输出 + 生态合作 " 的模式参与全球竞争,输出差异化解决方案。
" 三合一 " 生态闭环,为 Robotaxi 规模化落地提供支撑
从 2 月平台上线到 11 月进入海外市场,曹操出行为何能快速走向国际?关键在于其构建的 " 三合一 " 模式。
凭借吉利集团的全方位赋能,曹操出行已构建起 " 定制车 + 自动驾驶技术 + 出行平台 " 的 Robotaxi 全要素闭环,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罕有的具备类似特斯拉 " 智驾 + 制造 + 运营 " 全栈能力的出行公司。
对比全球 Robotaxi 领域的领先者 Waymo,其仍然属于行业常见的分工模式。在 Robotaxi 三要素中,Waymo 专精于自动驾驶相关软硬件技术,但整车制造需要依赖捷豹等车企,开放运营也需 Uber 作为出行平台提供数据和服务支持。
曹操出行依托吉利集团的强大技术支持和生态协同,开发定制 Robotaxi 车型,整合吉利自动驾驶技术,最终通过曹操出行平台运营,实现了从技术研发、车辆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闭环。这种模式也有利于其作为一站式服务提供商与监管机构有效合作及参与制定监管框架。
在共享出行的商业逻辑中,车辆既是核心生产工具,曹操出行在车辆资产管理、服务标准化、成本控制等方面积累了成熟经验。通过吉利最新的架构设计,并深度融合曹操出行的自动派单、远程安全保障等能力,曹操出行预计单车制造成本较外购组件的同类车型显著降低,实现了服务成本的减少。

曹操出行的这些经验可以直接迁移到 Robotaxi 场景,有助于解决 Robotaxi 规模化运营所需的基础设施配套难题,最终实现了服务成本的减少,为 Robotaxi 的规模化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全链条运营壁垒:夯实 Robotaxi 规模化落地根基
" 不是买车运营,而是造车运营 " 成为曹操出行的差异化壁垒。自 2022 年起,曹操出行深度参与车型设计与开发,依托吉利集团近三十年的整车制造积淀,联合推出了 " 枫叶 80V"、" 曹操 60" 等定制车型。
围绕 " 运营场景 " 反向定制车辆,曹操出行的车辆已经实现了硬件设计优化、换电网络支撑、维保体系完善、安全管理提升。在维保体系上,截至 2024 年末,曹操出行有 133 家吉利授权汽车维修店网络为其提供维保服务,进一步为司机节省了成本和时间。通过换电 + 能耗管理系统优化,曹操出行的曹操 60 支持 60 秒极速换电技术,有效提高了车辆资产运营效率。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曹操定制车的平均总持有成本较市场典型车型降低 36.4%,每公里成本低至 0.47 元,仅为行业均值的 60%。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曹操出行定制车队规模已达 3.7 万辆,稳居国内行业首位。这些车辆不仅服务日常网约车,更是 Robotaxi 车队的 " 前置部署 ",为未来无人驾驶大规模替换提供 " 可无缝切换 " 的资产池。
" 自己造车、自己养车、自己调度、自己回收 ",曹操出行已经形成一个资产全生命周期可控、成本结构可预测、技术迭代可闭环的 Robotaxi 基础设施平台,这正是其 Robotaxi 能规模化落地的底层逻辑。
根据申万宏源的测算,曹操出行 Robotaxi 单车毛利有望在 2028 年回正,至 2030 年单车毛利 7.2 万元 / 年,对应毛利率 42%;单车净利润有望在 2029 年转正,至 2030 年有望达 4.5 万元 / 年。
曹操出行与阿布扎比的合作,不仅是曹操出行业务的海外延伸,更是其 Robotaxi 生态模式的系统输出。从 Robotaxi 技术验证、换电网络建设到本地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曹操出行将把核心能力全面复制至全球市场。曹操出行 " 量产经验反哺创新 " 的制造逻辑,正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力在智能出行领域的集中体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