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商业评论 11-11
小小冷却液,重伤1700亿理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记者丨杨松 编辑丨鄢子为 陈晓平

小小冷却液,给理想汽车上了昂贵一课。

11 月 11 日,理想的召回工作,已进行 5 天。其承诺为 2024 年款 MEGA 车主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及前电机控制器。

" 我们确认,MEGA 此批次车辆的冷却液,防腐性能存在不足,在特殊条件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理想汽车 10 月底声明称,其将总计召回 11411 辆 MEGA。

" 我算了一下,大概要 20 亿元资金。"

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向《21CBR》记者表示,此次 MEGA 起火事件较为严重,10 秒钟大火吞噬全车,召回是必要的举动;单车召回成本,预估在 18 万元左右。

《21CBR》采访的车主在内,多个公开信息显示,MEGA 车型电池系统的相似故障,此前已有所暴露,理想也采取了行动,只是一直未真正杜绝隐患。

10 月下旬事件曝出至今,理想汽车市值重上 1700 亿港元,跌幅收缩至约 150 亿,事件影响渐趋消退。只是,对于部分车主而言,其潜在疑惑和担心尚未消除。

暗藏隐患

理想汽车管理层,将事故明确归因于冷却液。

官方声明表示,上海 MEGA 事故发生前,各电芯状态参数均正常,可排除因电芯异常而导致的起火。

"冷却液对电池铝板的防腐能力不足,造成铝板点蚀现象。" 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汤靖表示。

让理想大栽跟斗的冷却液,装在动力电池包的冷却管道。

来源:网络

其由防冻剂、缓蚀剂复配而成,用于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具有冷却、防腐、防冻及保温等功能。

" 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容易腐蚀电池冷却板,造成泄漏短路,或者影响散热功能。" 一位汽修人士表示。

" 这车投放市场时间不长,如果是腐蚀导致,要么冷却液腐蚀性太强,要么冷却液输运管路及电池包的护板太薄。"

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向《21CBR》记者解释,这次事故视频显示,火从底盘两侧喷出,火势迅猛,说明电池包受损面积较大。

姚春德分析,起火事故原因复杂,是否由冷却液导致,需要科学鉴定。

理想官方也承认,仍需由有关部门结合事故车辆的实物勘验、独立检测和全面分析后,才能予以确认最终结果。

管理层依然决定,采取行动。

其核心举措是,主动召回 2024 年 2 月至 12 月期间生产的理想 MEGA 车型;承诺为车主提供动力电池、前电机控制器延长保修权益,总质保期限为 10 年或 20 万公里。

据公开信息,电池系统等核心配件成本,一台车约 14.5 万,叠加服务、物流等支出,又要追加 20% 左右,梅松林按召回量估算,总成本约 20 亿元。目前,这笔回收电池的再利用价值,尚无公开信息。

理想的回应,得到大量公众赞誉,然而,部分车主依然存在担心。

" 我是去年 11 月提车的,还在排队等待召回。"11 月 2 日,一位 MEGA 车主称,其已收到召回通知,即便更换," 心里有点慌 "。

理想汽车称,除召回的车辆,其他车型均未使用存在隐患的冷却液。

《21CBR》记者询问理想汽车,冷却液出问题的详细原因,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早有预警

理想高管公开反思,对流程、故障报警的重视不够。

" 举一反三,用更严苛的实验,加强对液体化学材料的检测和验证。" 官方声明称。

其言外之意,就 2024 年款 MEGA 车型的冷却液,在化学材料检测环节,团队可能存在一定缺陷。

遗憾的是,避免自燃事故的窗口,又没抓到。

" 事故发生前四个多小时,云端就报了电池绝缘故障。"

汤靖发文称,一直没碰到类似问题,很多伙伴大意了,本来可提前避免的故障,因允许 " 带着严重的绝缘故障 " 行驶,演化为一个重大事故。

真相是,公开资料显示,2024 款 MEGA 的车主,并非第一次遭遇此类 " 电池故障 "

据 " 第一帮帮团 " 报道,福建洪先生去年 3 月购买一辆 MEGA,其在 2025 年春节期间,收到理想官方通知,因电池数据异常,要拆检电池、电控等。

" 杭州交通 91.8" 报道,2024 年购买 MEGA 的施先生,2025 年 7 月也被客服告知," 检测到绝缘阻值有异常 "。

来源:杭州交通 91.8

据其他车主上传的 " 订单详情 " 显示,理想为其更换了动力电池和两桶 " 冷却液 ",其处置与此次召回相似。

有数位 MEGA 车主,在社交媒体分享类似遭遇。

官宣召回前一日,一位车主在小红书发帖称,理想客服告知 " 绝缘体故障 ",将召回车辆,更换电池包

《21CBR》记者私信对方,其回应 " 召回了,(将)全部都换 "。

现在的疑问是,此前已有车主出现同类故障,理想也进行昂贵的更换举措,其是否有进行集中研究,彻底排查这样的隐患?

官方几天内锁定冷却液有瑕疵,技术上似乎不难找到问题。已有观点质疑理想," 早就知道冷却液会导致热失控 "。

" 大家觉得有可能吗?" 汤靖对此反驳称,他自己和李想,均是第一批 MEGA 车主。这个辩解理由并不充分。

当然,理想有一定能力提前预判电池故障,警示和保护车主的。

汤靖解释,平台的连山云端 AI 质量预警系统,车辆发生热失控前,可以提前知道电池有无问题。

幸运的是,大量故障因此提前排除,上海车主的事故,虽然没有避免,他也及时逃脱一场巨大灾难。

冲击全局

起火事故发生前,MEGA 处在上升势头。

MEGA 可谓命运多舛,发布之初高开低走,一度跌到月销不足 600 辆的窘境,其后,慢慢反弹。今年 6-9 月,其每月均稳定交付 2300 辆以上

"5 月起,MEGA 登顶 50 万元以上 MPV 销量榜首。" 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在 8 月称。

到 9 月末,Mega 累计交付达 25817 辆,其主要面向高端家庭用户,单台售价 52.98 万元起。

按照现有销量计,它已为理想带来至少 137 亿元的收入,单单 9 月份,其就带来约 17 个亿的收入。

" 我家有四台车,现在一直在开这辆。" 一位 MEGA Home 车主评价,其外观新颖、好看,驾驶体验比较好。

低谷反弹,赢得口碑和销量,这说明 MEGA 这款纯电车具有竞争力,这一次,其向上的节奏被打断。

市值约 1700 亿港元的理想,刚好处在力推纯电的节点。

据称,理想 9 月发布的纯电车 i6,订单已超 7 万辆,远超预期,正联合供应商解决产能问题,加快交付进度。《21CBR》记者走访理想北京门店,主推的也是 i6。

" 此事对 MEGA 的冲击最大,其次是理想纯电产品线。" 梅松林预测。

MEGA 属于 MPV 车型,有调研表明,67% 新能源 MPV 车主,为家庭增购,安全性是其决策关键因素之一。

MEGA 起火事故后,理想管理层的迅速应对,挽回了部分车主信任。

" 希望理想此次召回切实有效,确保安全,要不然,我对纯电汽车的安全性,要打个问号了。" 一位广州 MEGA 车主感慨说。

" 确保不再发生任何一例自燃事故。" 理想在公告里表态,将吸取教训。

其快速召回动作,确实安抚了车主和公众,但要尽可能消弭潜在风险,还有很多细节值得理想去追问。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冷却液 事故 动力电池 安全隐患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