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17小时前
纪录片《梅兰芳在上海》:珍稀影像解锁一代宗师未曾示人的侧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他是光芒万丈的京剧巨匠,是世界闻名的表演宗师,也是蓄须明志的人民艺术家。拨开这些令人敬畏的头衔,他也是叫 " 万人空巷看梅郎 " 的舞台明星,是泰戈尔、卓别林们可亲的朋友,还曾是那个带着好奇与梦想闯进上海滩的少年——

112 年前的 1913 年 11 月,梅兰芳与上海初次照面;95 年前,他从上海的码头走向世界;80 年前,他结束 " 一个人的抗战 ",将再次登台的荣耀献给这座城市。梅兰芳与上海,缘分深厚。

为纪念梅兰芳先生访美演出 95 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出品,戴诚娴导演的纪录片《梅兰芳在上海》将于 11 月 11 日晚 22 点在东方卫视 " 新纪实 " 时段和看看新闻、看东方网络平台播出。该纪录片也是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

《梅兰芳在上海》是对梅兰芳上海记忆的一次探寻,也是与梅兰芳的一次重聚。再会,在上海话中,是 " 再见 " 的意思,也带着 " 再一次见面 " 的期待。

再会梅兰芳,是在历史坐标中,定位艺术大师的抉择。1913 年的 11 月,年轻的梅兰芳首登上海舞台。这座当时远东最富活力的现代都市,以其开放、多元且充满竞争的文化生态,深刻影响了梅兰芳的艺术观。他在这里观摩新式话剧,接触现代舞台布景,感受海派文化的兼收并蓄,最终淬炼出自身艺术变革的灵感。上海,可谓其艺术风格走向成熟的关键一站。

而片中选择的另外两个纪念节点——访美 95 周年与抗战 80 周年,则精准勾勒出梅兰芳艺术生涯中另外两大维度:一是他积极将中国古典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文化使者身份,二是他在民族危亡关头所展现出的铮铮铁骨。

1910 年代梅兰芳在上海的留影

再会梅兰芳,是用科技之笔,描摹艺术大师的心路。在梅兰芳大火特火的年代,京剧艺术是风靡全国的潮流艺术。而当下的年轻观众要用怎样的方式去走近京剧,走近梅兰芳先生的故事?

主创团队在基于梅先生现存的自传、访谈文稿等大量文本资料和珍贵影像基础上,大胆而审慎地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复原了梅兰芳先生的语音。让梅兰芳先生得以用他那个时代特有的语调和节奏," 亲口 " 讲述自己首次赴沪的忐忑、艺术创新的狂喜、乃至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时的决绝,我们听到的,不再只是后人的转述与评说,而是一种近乎 " 第一人称 " 的内心独白。

视觉表现上,纪录片邀请到年轻的漫画家林莹出镜,她曾用漫画作品《梅兰芳》细腻的勾勒出一代 " 伶王 " 的百年传奇。在漫画的基础上,纪录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化静为动,让梅兰芳的一颦、一笑再次生动。

再会梅兰芳,是用珍稀影像,解锁艺术大师未曾示人的侧面。此次,纪录片主创团队携手上海音像资料馆,挖掘并呈现了一批关于梅兰芳的珍贵影像资料。这些此前鲜少广泛面世的影像画面,如同历史留下的 " 彩蛋 ",为我们拼凑出一个更为立体、丰满的梅兰芳形象。

《美国的梅兰芳》(1930)资料影像截图

再会梅兰芳,也是一次次故地重游和故人重逢。美琪大戏院、天蟾舞台、兰心大戏院、人民大舞台,伴随着观众们的高声喝彩,作为上海文化地标的众多剧场串起了梅兰芳在上海的演艺人生。而南京西路的张园,愚园路上的 " 兰畹 "、思南路上的梅公馆,则收藏了关于梅兰芳更为隐秘的城市记忆。

上海,不仅是故事发生的空间,它也为纪录片提供了一种新的叙述方式,为观众解锁了梅兰芳的日常形象。在这里,他吃西餐、打领带、拍广告、灌唱片;在这里,他是剧院与报刊的宠儿;在这里,市民们毫不掩饰对他的喜爱与狂热:

一有梅兰芳到上海来的消息 , 上海的茶馆酒铺里 , 大家兴高彩烈 , 谈论的无非是梅兰芳。家人聚话 , 店伙闲谈 , 谁也不要提及他?而浴堂里的扦脚匠 , 搁起了人家的脚 , 理发店里剪发司 , 揿住了人家的头 , 尤为津津乐道。——俞慕古《上海人与梅兰芳》

1923 年 12 月 21 日《申报》图片

在这里,他登上加拿大皇后号前往大洋彼岸,成为名扬海外的东方明星,也成为梨园行里的第一位博士:

见着吴经熊,他新从哈佛回来,说,美国只知道中国有三个人,蒋介石、宋子文、胡适之是也。我笑说:" 还有一个,梅兰芳。" ——《胡适日记》

纪录片回望梅兰芳与上海的往事,也正因为城市空间的展开,主创团队选择了一种接近于跟拍找寻的实录表达。

在梅派青年演员田慧的寻访中,纪录片记录下已逾百岁的舒昌玉老先生讲述师徒情缘;见证了梅葆玖先生的发小沈维德先生回顾儿时记忆;也借由梅兰芳先生的外孙范梅强先生走进了梅氏的家族历史。纪录片通过这些亲历、亲见者的回忆,串联起了梅兰芳艺术探索、国际交流与家国大义的三条主线,将梅兰芳从一个符号、一个传奇,还原为在具体历史情境中不断思考、抉择与行动的、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范梅强(左)

舒昌玉(左)

从城市空间一角、报刊消息一则,到故人好友的一言一语,纪录片《梅兰芳在上海》将这些零落的 " 记忆线索 " 一一收拢,最终编织成如小品文一般妙趣横生的上海版 " 梅边琐记 ",它讲述的是梅兰芳与上海的故事,也是传统戏曲走向革新艺术的故事,更是中华文化走入国际视野的故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