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前天
心理学有个词叫:情绪寄生(为什么你的情绪总是被他人影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以前公司有个同事,每次一进办公室,她就开始倾诉她的不满,家长里短、工作中不顺,她就像倒垃圾一样开始诉说。

刚开始还挺能共情的,但时间长了,发现每次和她聊完天,心情就很压抑,仿佛自己的情绪能量被一点点抽走。

后来才知道,在心理学上这叫情绪寄生。如果一个人,长期被迫吸收他人的负面情绪,情感资源就会被过度消耗,陷入身心俱疲的状态中。

一、什么是情绪寄生

情绪寄生,类似于 " 单向剥削 ",如果一个人持续向你输出负面情绪,你的心理防线就会逐渐打破,最终失去情绪的自主调节能力。

就像电影《黑天鹅》中,女主角妮娜的母亲,总是以 " 爱 " 的名义传递焦虑与控制欲。久而久之,妮娜的情绪被完全寄生,陷入自我怀疑和崩溃,这就是情绪寄生的典型受害者。

弗洛伊德曾说:" 未被边界保护的情绪,终将成为他人意志的延伸。"  

情绪寄生有三种典型表现,看看你是否也中招了?

1. 情绪完全被他人操控

你的情绪状态完全取决某个人的反应,对方的细微负面信号(叹气、皱眉)都会引发你强烈的情绪波动,甚至陷入自我怀疑。

2. 习惯性 " 吸收 " 负面情绪

面对他人的抱怨,你本能地扮演 " 情绪容器 " 角色,主动揽下对方的负面情绪,却缺乏消化能力。

有案例显示,长期倾听朋友婚姻抱怨的人,自身会对亲密关系产生怀疑;承接家人工作压力的人,常出现失眠焦虑症状。

3. 失去情绪自主权,不敢表达真实感受

长期被寄生者会陷入 情绪压抑中,不敢流露自己的真实情绪,比如被父母灌输 " 为你牺牲太多 " 的孩子,会觉得快乐是 " 有罪的 ",习惯压抑真实感受。时间长了,就逐渐对自己的真实感受麻木,失去自我。

二、如何摆脱情绪寄生

  1. 建立 " 情绪边界 "

情绪寄生的根源,是心理边界的模糊。我们误将他人的情绪当成自己的责任。

建立情绪边界的关键,是明确 " 情绪所有权 ":

他人的情绪由他人负责,你无需承接;你的情绪由你掌控,他人无权干涉。

如果有人向你输出负面情绪时,你可以先在心里 " 划清界限 ",告诉自己 " 这是他的感受,不是我的问题 "。

2. 停止 " 过度共情 ",学会 " 选择性共情 "

过度共情是对自己的一种消耗。学会 " 选择性共情 " ,是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保持理性,你可以表示对 TA 的关心和理解,但也需要知道 " 解铃还须系铃人 "。

3. 关注自我情绪的调节

自我觉察是摆脱情绪寄生的关键。你可以每天花 10-15 分钟做 " 情绪复盘 ",帮你区分   " 自主情绪 " 与 " 外来情绪 "。

你可以通过情绪日记、运动、正念冥想等方式 " 清理情绪垃圾 "。

三、写在最后

情绪寄生的本质,是边界的失守与自我的迷失。在人际互动频繁的时代,我们的情绪难免受他人影响。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情绪是有自主权的。

就像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所说:"

情绪自主权始于对自我感受的关注,你无法在忽视自己的同时真正关怀他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Sunny 心理师 筑梦心理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失眠 黑天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