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刀贰 11-09
张译不会想到,被丑拒后,他会走到今天这个高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至今,张译都还清楚地记得 06 年给康洪雷写的那封 " 请战书 "。

为了出演《士兵突击》许三多一角,

张译在请战书中,详细列举了 16 条 " 为什么找他来演许三多 " 的原因,密密麻麻写了三千多字。

除了热爱表演,张译更多的是出于对部队深厚的感情和说不清的军人情结。

他在开篇,就认真地写道:

我是部队文工团的演员,我们团有着近七十年的光荣历史 ……

那时的张译已经跑了十多年的龙套了。

每次跑剧组的时候,他都会热情地向导演递资料。

可人家看了他一眼后连资料也不愿打开。

有的甚至开门见山,直接回绝说:" 小伙子,我们拍的是偶像剧,你别折腾了。"

从小到大,张译因为颜值,吃了无数的闭门羹。

梦想做播音员,别人嘲笑他 " 你长得那么随心所欲,怎么能够当播音员?"

美术课轮流当模特,轮到他时,老师却直接跳过。

难为情地说 " 你长得太没轮廓,不好下笔。"

回忆至此,张译抬头忐忑地看向导演康洪雷,他期待能从康洪雷眼中看到认可。

可没想到康洪雷看过后,只是轻哼了一声。

随后将那份承载着张译满满期望的请战书揣到口袋里,什么也没说,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台上的演出。

张译当时心就凉了大半,他想," 许三多 " 多半没戏了。

演出结束后,康洪雷突然抬头问张译," 张译啊,你说如果饿了应该怎么办?"

张译连忙回答," 那我请您吃饭。"

" 不," 康洪雷笑了起来," 我想请你吃饭。"

到了饭桌上,康洪雷喝了点酒,眼神有意无意地打量着张译。

良久,康洪雷放下酒杯,开口道:" 张译,我们想请教一下,你后面的档期。"

望着张译一脸的怔愣,康洪雷接着说," 我们想邀请你来演《士兵突击》,你看可以吗,方便吗?"

于是,张译想演的许三多没演成,倒是捞了个 " 史今 ",史班长。

为了出演《士兵突击》,张译立马提交了转业报告。

尽管这个角色的戏份,只有短短九集。

关于张译,《士兵突击》的工作人员是这样说的:

" 他是挺磕碜的,他因为长相没少受打击。"

" 那时候兴跑剧组,自己照了很多的照片吧,艺术照,到处去发去。"

" 跑到其中一个组,直接就让副导演拦了下来:我们偶像剧,你照片拿走。"

" 你演不上角色的时候,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日积月累,他是会对自己产生疑惑。"

" 但是他是能从这种打击重生的一个人,你们说的什么我都不管,我只要把这戏演好。"

1978 年,张译出生了。

张译从小就立志成为一个播音员,然而造化弄人,高考连报两次播音专业都落选了。

可在落榜的那一年,张译阴差阳错地上了哈尔滨话剧学院。

从此又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话剧。

爱上话剧的张译,开始为之到处奔波磨炼,正好遇到北京战友话剧团学员班招生。

顺理成章,20 岁的张译穿上军装,成为了部队文工团的话剧演员。

因为颜值不出众,在学员班里,张译一直没戏可演。

好不容易轮流演戏,他却因为紧张,在台上支支吾吾,话都说不全。

于是在同学们都当上主演时,张译还在埋头写报告,戏没演上,倒是练了一手好字。

2000 年,张译提干,被拨去政 治处当干事。

若是实现不了梦想,一辈子这样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但张译不愿安于现状,于是他到处给导演们递简历。

期待有一天自己能站在心爱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2005 年,张译得到了《乔家大院》中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配角。

导演胡玫提醒他,你记着,男演员 28 岁再出不来,就洗洗睡吧。

张译听到后没说话,只是眼中的光似乎淡了——那年,他正好 27 岁。

所以后来张译在得知《士兵突击》要拍成电视剧时,他洋洋洒洒写下千字请战书,向康洪雷毛遂自荐。

这是张译的背水一战,如若不成功,这就是张译演艺生涯上,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还好,28 岁的张译成功了。

2006 年,一部叫《士兵突击》的电视剧火了。

它没有虐恋深情,甚至连个正经的女演员都没有。

却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最好的励志电视剧,至今仍是评为 "9.4" 的影视剧神作。

《士兵突击》,让人们记住了那个不抛弃不放弃、憨厚的许三多。

也记住了那个野性而深沉的史今。

观众们纷纷表示:史班长退伍的时候,我哭得稀里哗啦。

" 导演一句话,说我要看到你的颧骨,他一天只吃一顿饭,一顿饭就是一根黄瓜,简直是拼命。"

" 你知道他最后是多重吗,他的个头是一米七八,他的体重是 110 斤。"

《士兵突击》的工作人员笑着补充道。

史今,钢七连三班班长。他身形消瘦,长相说不上帅气,性格也不温不火。

没有许三多的愣头直脑,没有高城的雷厉风行,也没有伍六一的出类拔萃。

但却是所有战友们心中最完美的班长。

脱离剧本,史今简直是张译的翻版。

长相中规中矩,对名气不争不抢。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张译的话,那就是 " 佛系 "。

张译的世界里,除了拍戏,就是在研究角色。

史今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人。

用战友高城的话来说,就是 " 看得多,想得多,啥事也不说,我怕有一天对不起他。"

他总是默默地关注着每一个战友。

伍六一爱抽烟,他就随时携带一包,许三多不受待见,他内疚得睡不着觉。

网友们都说,没有史今,就不会有许三多。

团队考核军事知识背诵,许三多不仅完成了全文背诵,还说出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史今连忙跑去高城面前显摆,骄傲得像自己考了第一一样,他想要高城认可许三多。

就如他对许三多的父亲承诺的那样,他会把许三多带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

史今退伍的那天,高城问他有什么要求。

史今说没什么要求,他就想去看看自己保卫的首都,天安门,到底长什么样。

史今坐在车里,眼睛紧巴巴地望着外面的风景。

窗外是繁华的天安门,路上的行人川流不息,灯光闪烁。

看着看着,他突然双肩颤动,泪水横溢,嚎啕大哭起来。

那是一个士兵,对祖国小心又深沉的爱。

拍这场戏的那天,张译刚好接到了组织传来的转业通知。

就像史今一样,从那天起,他不再属于那个自己为之奋斗十年青春的部队了。

自《士兵突击》后,张译总算不再受颜值所牵制了。

曾经将他拒之门外的导演们,纷纷向他递出橄榄枝,期待他来出演自己的作品。

可当那些梦寐以求的东西到来时,张译却沉默了。

" 这部戏改写了我的一生,有陌生人开始认出我,生活压力变小了,精神压力变大了。"

" 观众把我当史今,但我知道,我不是史今,我不可能拥有他那些品质。"

张译期望的,是做一个脚踏实地的演员,而不是被粉丝的赞美声堆砌起来的偶像明星。

三年后,那个曾为张译打开演艺圈大门的康洪雷,再次找上了他。

康洪雷太了解这个沉默又倔强的年轻人,于是他把《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本递给了张译。

这次,康洪雷想让张译出演北平小太爷孟烦了一角。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由《士兵突击》剧组原班团队打造的。

同题材的军旅片,同样讲述的是一个热血励志的故事。

但观众们,却从没把两部影视作品放在一起比较过。

网友热评:再也凑不出这样一群人,来近乎偏执地抠细节,成就这样一部戏。

原先以为可以后有来者,现在看来终是后无来者。

未竟之结局将永成未竟,一剧一书互为绝唱,令人怅然。

多年后,康洪雷是这样形容《我的团长我的团》的。

他说,这是一部在快 50 岁的时候,做了之后,让我觉得心安的片子。

张译粗略翻了一下剧本后,他有些顾虑。

孟烦了是一个嘴损招人烦的小太爷,他担心自己演不出来。

但出于对剧本的喜爱,张译还是接下了这个角色。

虽然早早拿到了剧本,可张译愣是拖到最后才开始看。

可看着看着,张译的顾虑消失了,原先对孟烦了的 " 偏见 " 也一扫而空。

张译偷笑:整个剧本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孟烦了,越看到后面越喜欢。

在评分上,《我的团长我的团》的评分高达 9.5 分。

但在 2009 年,这部电视剧并不受观众待见。

" 原以为是和许三多一样简单热血的故事,但这乱七八糟的,在拍些什么。"

" 画面阴暗,精神沉闷,节奏缓慢,精简成十集还差不多。"

的确,如果《士兵突击》是一部温情励志片,那《我的团长我的团》就是一部写实历史正剧。

与其它鼓吹战争的影视剧不同,《我的团长我的团》真正刻画出战争的残酷。

他们打了很多年的仗,不断地看到希望,却从没赢过一场。

就如台词所说的那样,我们有了伤亡,因为我们有几百个你不喊趴下,就不会趴下的乡下大哥。

我的大部分同胞,擅长的是耕地,而非打仗。

是金子总会发光,《我的团长我的团》再次被网友们翻出来。

对比当年的情形,现在的评论呈现一边倒的赞誉。

跟着一路飘红的,还有剧中各位演员的名气。

人们惊喜地发现,那个温润细腻的史班长,这回成了 " 偷奸耍滑 " 的孟烦了。

观看时不仅没有出戏,反而喜欢上了这个小太爷。

很多演员费尽心思,都不能从自己曾演绎的经典角色中跳出来。

可张译身上像有种魔力,他演什么,就像什么。

康洪雷中意让张译演 " 士兵 ",陈可辛和贾樟柯却想让张译演 " 大款 "。

在《亲爱的》中,张译扮演的是一个叫韩德忠的年轻富豪。

韩德忠的孩子同样丢失了,于是他出钱出力,帮助与他有同样遭遇的家长去寻找孩子。

在外人眼里,韩德忠是一个拯救者,他一度在黑暗中给所有人带来光明。

可在张译的演绎下,观众们看到了韩德忠的脆弱。

他的确是拯救者,但也同样需要被拯救。

所以当田文军(黄渤饰)找到孩子后,韩德忠痛心," 为什么找到孩子的是你 " 时;

当在庆功酒上,身为整个寻找打拐孩子团队的领头人,张译当众宣布老婆怀孕了时,观众们沉默了。

韩德忠虚伪吗?

不虚伪,观众们感受到的,是意难平。

韩德忠坚信孩子一定会找到,认为再生一个孩子就是对丢失孩子的背叛。

于是他积极地担任寻亲互助团体的负责人,带领着大家在绝望中逢生。

所以,那为什么找到孩子的,不能是他呢?

就这样,张译饰演的韩德忠《亲爱的》,成了剧中一笔最为浓墨重彩的配角。

2015 年,张译凭借韩德忠一角,在王千源、王志文等演员中杀出重围,拿下了那年的最佳男配角奖。

无独有偶,在《山河故人》中,张译扮演的是一个叫张晋生的煤老板。

张晋生是世俗的,是拜金的,是让人恨不得嚼碎吞下去的卑鄙奸商。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感情上却十分天真。

《山河故人》讲述的是一个一女二男的三角恋。

恋爱剧没了正剧大义凛然的光环,所以观众们会更着重演员对角色的塑造能力。

张译扮演的张晋生,从煤矿工人成长为商业大亨,从山西走到上海再走到国外,从 20 岁到 60 岁。

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着极大的跨度。

贾樟柯说,他在张译所演绎的张晋生身上,看到了中国人对故乡,对感情的信仰。

这无疑是对一个演员最高的评价,但贾樟柯并没有直接夸赞张译,只是笑着说 " 能行 "。

能行在山西话里,是还可以的意思。

贾樟柯不是对张译的演技不满意。

对于张译这样的演员,说他演得好反而是一种大空话,因为好好演戏就是他的 " 本份 "。

能行,是贾樟柯对张译的期望——他还有进步空间,他还可以做到更好。

2020 年,张译成了 " 当红小生 ",似乎在哪部剧中,观众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八佰》、《金刚川》、《一秒钟》、《我和我的家乡》……

当初张译想拍戏时频繁被拒绝,他就想,混口饭吃怎么这么难。

可如今,为了混口饭吃的他,混成了影帝,还让别人无话可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译的确有些 " 天选之子 " 的意思。

明明不是科班出身,演技却远超科班生,甚至成为科班生眼中 " 教科书式 " 的演员。

但翻看张译的演艺生涯后,人们才知道张译是如何成为 " 天选之子 " 的。

排练《士兵突击》(话剧版)时,张译扮演的是只有一句台词的片警,但他为了理解透角色,把整个剧本的台词统统背了一遍。

拍摄《红海行动》时,张译不幸脚踝骨折,他忍受剧痛,一瘸一拐地完成了拍摄。

拍摄《一秒钟》时,张译为了角色瘦脱了相,还专门剃了个光头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张译 士兵突击 导演 偶像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