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底,记者走进六盘水市水城区新街乡,但见群山叠翠,林木葱郁。在这片生态优美的山林之下,一种名为黄精的中药材正悄然生长,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 " 黄金宝贝 "。从科技育苗到生态种植,再到精深加工,新街乡正将一棵传统中药材,打造成为一条富民强村的完整产业链。

产业要发展,种苗是关键。在新街乡坪寨组的林下黄精育苗基地,50 万株黄精幼苗在自然的荫庇下茁壮成长。贵州省丰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华根介绍,通过突破黄精自主组培育苗技术,实现了从 " 靠天吃饭 "" 到 " 工厂化 " 生产的转变。" 与传统分株育苗相比,组培育苗不仅能大幅降低成本,更具有繁殖速度快、品质纯度高、抗病能力强的显著优势,为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跟随胡华根走进一片林木茂盛的山坡,扒开表层腐叶,一株株黄精根茎饱满,长势喜人。新街乡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 树木为黄精遮阴,落叶腐烂后成为天然肥料,这种原生态的环境,最能保证黄精的药效和品质。" 胡华根说。

正在林间除草的农户甘维连一边忙碌,一边笑着算起了 " 经济账 ":" 黄精生长周期长,种下去要四五年才能收获。但日常管护就是除草、施肥,活儿不重,关键是收入稳定。我们在基地干活有工资,自家林地入股还有分红,比过去单一种玉米强多了!"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呢?新街乡积极引进和培育食品加工企业,推动黄精从 " 原材料 " 向 " 商品 " 蜕变。在当地的黄精加工车间,经过清洗、筛选的黄精被送往不同的生产线。其中,遵循古法工艺的 " 九蒸九晒九制黄精 " 生产线尤为引人注目。企业负责人拿起一块乌黑油亮的成品介绍:" 这道工序要反复蒸晒九次,让黄精的性味由凉转温,功效更佳。虽然耗时耗力,但产品价值也翻了几番。"
依托精深加工,昔日 " 养在深闺 " 的黄精,如今已变身为一串琳琅满目的商品。除了传统的黄精干货,便于冲泡的黄精茶、即食的黄精条以及黄精面条等创新产品也相继问世。" 我们的黄精茶,保留了黄精的天然甘甜,又兼具补气养阴的养生功效,成了电商平台上的‘网红’产品。" 胡华根表示,通过产品多元化,黄精成功地从药材领域跨界到大健康食品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回顾新街乡黄精产业的发展之路,副乡长涂开义感慨良多:" 从最初的零星野生到如今的 1.5 千亩规模;从农户零散种植,到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黄精真正成为了新街乡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
"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探索黄精在保健品等领域的深加工,并着力打造‘新街黄精’区域公共品牌,让这棵深山里的‘黄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 对于黄精产业的发展涂开义信心满满。
来源 水城区委宣传部
编辑 王欣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