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 年 11 月 6 日芳源股份(688148)发布公告称公司于 2025 年 11 月 5 日接受机构调研,融通基金李文海 刘安坤 陈泽伟、工银瑞信基金陈涵 郭雪松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
答:公司早期产品主要以 NC 三元前驱体为主 , 客户结构也相对单一 , 单一大客户占比较高。自 2023 年起公司开始持续亏损 ,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受国际限制性贸易政策法案出台以及行业需求减弱的影响 , 公司 NC 三元前驱体产品出货受挫 , 对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 二是金属价格持续波动下行 , 导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 三是公司募投项目在 2023 年年中建成投产 , 资产折旧、人工成本、摊销费用等固定支出增加 , 同时终端需求减弱导致产能利用率较低 , 影响毛利率下降。在此背景下 , 公司自 2023 年下半年起积极寻求转型 , 推行产品、客户多元化经营策略 , 经过近两年的调整 , 公司已从依赖单一产品、单一客户的企业逐渐过渡成为产品、客户多元化的企业 , 产品已涵盖前驱体、中间品硫酸盐类以及碳酸锂等品类 , 客户覆盖众多前驱体、正极材料、电芯等锂电企业和金属贸易商。
问:介绍公司三季度的业绩情况
答:公司三季度的经营情况有较大幅度的转变 , 净利润实现了扭亏为盈 , 产品毛利率大多实现转正 , 产能利用率较去年也有所提升。三季度前驱体产品出货量环比、同比均实现了翻番 , 特别是高镍二元产品持续向好 , 在储能、机器人等领域需求增长的带动下增长较快 ; 硫酸钴今年产销量持续增长 , 钴价的上涨带动了硫酸钴和前驱体产品涨价 , 对收入和毛利都有正面贡献。此外 , 公司日本技术服务项目也在三季度确认了一笔收入 , 共同推动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整体提升。
问:公司 NC 二元前驱体业务快速增长的原因 ?
答:我们跟客户较早已开展合作研发 , 公司从 2022 年开始已经有 NC 产品的开发 , 受行业定制化特性影响 , 每个产品及客户的开发周期较长。NC 二元前驱体其实还是属于 NC 体系 , 三元材料的核心是镍钴 , 客户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类型和使用场景按需配比铝来调节性能 , 适用范围更广 , 今年 NC 产品增量的主要来源是机器人、储能、电动工具等对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的行业。
问:公司今年碳酸锂出货量不及预期的原因 ?
答:今年上半年碳酸锂行业整体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 , 锂矿及碳酸锂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 导致上游提锂企业普遍面临利润倒挂压力 , 叠加硫酸锂溶液运费占比相对较高的成本因素 , 公司原材料采购节奏受到了影响。公司今年主要使用收料进行碳酸锂的生产 , 但收料种类繁多 , 黑粉的镍钴锂金属含量、杂质各有差异 , 除杂提纯工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 在原材料数量及价格的影响下 , 导致产量未达预期。后续公司也会加大硫酸锂溶液的采购力度 , 同时公司已筹划往碳酸锂原料端去拓展 , 多途径提升锂原料来源。
问:公司还会加大硫酸镍产品的产销吗 ?
答:硫酸镍结晶的主要来源还是 MHP ( 镍湿法冶炼中间品 ) , 在镍原料的采购价格系数上涨且销售空间比较低的情况下 , 硫酸镍结晶利润空间有限 , 而前驱体特别是高镍产品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好 , 因此我们会优先以前驱体订单为主 , 镍原料如有剩余才会考虑去做硫酸镍结晶 , 三季度也是因为前驱体产品订单增加 , 硫酸镍产品产量才有所下降。
问:介绍公司目前整体的产能情况
答:前两年公司为了推动多元化经营战略 , 对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 , 其中合成段部分产线调整为碳酸锂 , 而前端产线可以生产前驱体的中间品硫酸盐。经过技改 , 目前公司整体产能为 3.4 万吨前驱体、2.4 万吨碳酸锂、4.56 万吨中间品镍钴盐和 0.18 万吨球镍。湿法冶金产线的主体设备大多都是萃取槽、反应釜等通用设备 , 部分产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问:公司在回收方面的布局 ?
答:公司此前较多是使用矿料进行生产 ,2024 年公司在镍、锂分离提纯技术上获得了突破 , 使用含镍钴锰锂等锂电池收料的成本更低、收效率更高、产品纯度更好 , 因此公司逐步加大对收材料的采购与使用力度 , 同时持续提升收料的处理能力 , 今年公司硫酸钴、碳酸锂等产品也主要是使用收料进行生产。
问:请介绍日本合作情况的情况
答:公司在今年 9 月底与某日本企业、目标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 公司将通过技术输出以及参股的形式 , 以目标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 , 与某日本企业合作在日本开发和生产某款前驱体。公司将向目标公司提供技术和工艺 , 并按照项目实施阶段分批次向目标公司收取共计 48 亿日元的服务费用。费用是按照整个项目的进度来分阶段支付的 , 整个项目跨度约 9 年 , 费用收取主要集中在项目设计及建设期 , 按照合同计划 , 预计 2025 年内可共计收取 13.7 亿日元、2026 年可收取 11.3 亿日元、2027 年可收取 3 亿日元、2028 年可收取 6.3 亿日元 , 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会再分 5 年收取剩余的技术使用费用 , 共计 48 亿日元。实际收取的金额需以各阶段的实际进度为准。
问:关于可转债公司怎么考虑 ?
答:公司会综合判断正股的股票价格、对正股股东的影响、公司经营情况、市场及行业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 适时下修转股价格以促进转股。
芳源股份(688148)主营业务: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芳源股份 2025 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 14.9 亿元,同比上升 5.29%;归母净利润 -1.21 亿元,同比下降 1.76%;扣非净利润 -1.22 亿元,同比上升 13.52%;其中 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5.9 亿元,同比上升 57.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2805.94 万元,同比上升 153.4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 2736.09 万元,同比上升 152.07%;负债率 84.32%,投资收益 349.75 万元,财务费用 6763.01 万元,毛利率 3.05%。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 3 个月融资净流入 3143.9 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 2.79 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