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果 4小时前
小鹏开了场未来秀:AI自己开车+六座空中SUV,还有最拟人机器人,明年都成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十年后未来生活是什么样?小鹏给你想好了。

就在刚刚,2025 小鹏 AI 科技日活动召开,这次不是来发布新车的,而是来大秀脑洞和绝活的。

没有花里胡哨的 PPT ,直接甩出四个王炸!

首先是颠覆智驾逻辑的第二代 VLA 大模型。

一个号称能 " 全球跑 " 的 Robotaxi。

还有小鹏汇天掏出的 A868 飞行汽车,能坐 6 个人。

以及史上最会 " 扭 " 的 IRON   人形机器人。

小鹏这回是真开挂了?每个都有点太超前了 ...

以前车企聊 VLA,总绕不开 " 视觉 - 语言 - 动作 " 这三步。

摄像头看到东西,先翻译成 AI 能懂的 " 语言 ",再转成驾驶动作。

这回小鹏直接把翻译官踢走了,第二代 VLA 实现了 " 视觉信号→动作指令 " 的端到端输出。

摄像头看一眼就知道该踩油门还是打方向,决策更接近人类本能。

这模型可不是只给汽车用的专属,而是个能通用的 " 物理世界大模型 "。

AI 汽车、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都能靠它驱动,相当于给未来的智能设备统一了操作系统。

所以具体能干啥呢?依托第二代 VLA,小鹏整个了 " 小路 NGP",复杂小路的平均接管里程提升 13 倍。

还研发出了 " 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 ",在异国乡村没导航也能跑。

在测试过程中,小鹏第二代 VLA 处处是惊喜,不仅能识别交警手势,甚至还能理解红绿灯逻辑。

当红灯马上转绿时,车辆会慢慢蠕动前行。

重点是这技术落地超快,2025 年 12 月就能先锋体验,2026 年一季度就全量推给 Ultra 车型,大众还抢着当首发合作伙伴。

咱们国产车企是真崛起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能反向输出给海外车企了。

刚聊完大模型,小鹏直接把 " 大模型的身体 " 搬上台了。

全新一代 IRON 人形机器人正式亮相, 拟人感非常强,连 " 骨骼 - 肌肉 - 皮肤 " 的仿生结构都有。

现场还直接走起了   " 猫步 ",略有点娇俏。

别看这短短几步,小鹏机器人团队整整用了 7 年。

通过增加脚尖被动自由度,才能让它走得这么自然。

不只是脚,手也相当灵活。

用了行业最小的 " 谐波关节 ",做到 1:1 还原人手尺寸,22 个自由度让它能精细干活。

智能化上,拥有 3 颗图灵 AI 芯片堆出 2250TOPS 算力,是目前行业算力最高的人形机器人。

首发了第二代 VLA 大模型,跟人对话都是小 case,主要还能深度思考、自主决策。

用何小鹏的话说:" 会是明年最聪明的机器人之一 "。

机器人就怕续航不给力,小鹏直接整了个大的,行业首发全固态电池!

能长时间连续作业不说,关键是特别安全。

商业化也有明确路线:先进商业场景干导览、导购的活。

宝钢已经成了生态伙伴,未来会入驻宝钢做工业巡检。

2026 年底目标规模量产,还会开放 SDK,让全球开发者给它点出更多 " 天赋技能 "。

有了 " 最强大脑 " 和 " 机械管家 ",小鹏下一步就是规划未来出行了。

全新的小鹏 Robotaxi,2026 年不仅要推三款车型,还要启动试运营,无人驾驶真要从科幻片走进现实了。

要说有啥很特别的,那就是这个能显示信息的遮阳板,能告诉别人自己在干嘛。

还能触发 SOS 守护,在遮阳板上显示求救信号。

充电的时候,看一眼遮阳板就知道充了多少。

再看硬核配置:4 颗图灵 AI 芯片堆出 3000TOPS 算力,直接干到全球车端算力天花板。

走的还是最敢赌的是技术路线:彻底放弃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全靠视觉方案打天下。

不依赖高精地图,可以实现跨城市,甚至跨国家的运营。

要知道小鹏早年可是第一个把激光雷达量产上车的,现在转身押宝纯视觉了,看来自家的算法已经相当成熟了。

最贴心的是,2026 年还会同步推出民用版智驾 "Robo",和 Robotaxi 用一样的硬件和智驾能力。

让想体验 " 无人驾驶同款技术 " 的普通人也能上车。

同时还开放了 Robotaxi SDK,拉上高德当首个全球生态伙伴,以后打自动驾驶车可能直接在高德地图上下单。

最后压轴出场的是飞行汽车。

这玩意也不是什么 " 玩具级 " 小飞机,而是能正经载 6 人的 " 空中 SUV"!

何小鹏造飞行汽车已经 12 年了。

按他的想法,物理 AI 的应用也应该从地面走到低空。

跟之前发布的陆地航母不同,前者是为了满足个人低空飞行体验,而 A868 主打一个多人长航程出行。

在配置上,全倾转固定翼飞行汽车 A868 搭载自主研发的航空级增程系统,可以实现最高 500km+ 续航。

最高实现 360km+/h 的航速,乘坐最高支持 6 人,满足商务出行。

比较秀的是,小鹏飞行汽车会执行 " 高管先飞计划 ",量产交付前,管理团队亲身验证飞行安全,而且里程必须超过 5000 公里。

嗯 ... 和沃尔沃一样,都挺费老板的。

这还没完,小鹏还要推行业首个飞行汽车专属执照,而且不用复杂操作 —— 1 块屏幕 + 1 个操作杆就能实现单手飞行。

以后开飞机可能比考驾照还容易 ...

目前陆地航母全球订单已经 7000 单,大概率要创造载人飞行器年销量世界纪录了,预计 2026 年交付。

不知道 A868 能不能再创辉煌呢?

看完整个科技日,最大的感受是:小鹏不只想造 " 某一个聪明产品 ",而是要搭 " 一套覆盖海陆空、能干活能出行的智能生态 "。

VLA 大模型是核心大脑,给所有设备供血;IRON 机器人是 " 灵活手脚 ",帮人解决地面琐事;Robotaxi 是 " 地面管家 ",搞定日常通勤;A868 则是 " 空中快车 ",打破路面拥堵限制。

如果小鹏的计划顺利,在不久的将来,大家既能坐 Robotaxi 上班,让 IRON 机器人收拾家,周末还能开 " 陆地航母 " 低空兜风,甚至全家坐 A868 去周边游,简直是科幻片走进现实。

所以你期待这样的日子到来吗?

本文由极果用户极果媒体原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鹏 机器人 ai 飞行汽车 何小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