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财经 11-05
电视到机顶盒,创维从从容容到匆匆忙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1 年,创维集团曾雄心勃勃地提出了 " 新三年发展目标 ",立志在 2024 年实现营收 1000 亿元。

2024 年三年之约到来,创维集团营收 650.13 亿,同比下滑 5.8%,净利润跌至 5.68 亿,同比下滑 46.9%,与 2024 年实现千亿营收的目标相距甚远。

到了今年,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同样气势十足地提出:"(创维)有望两年内实现千亿营收。"

可近年来,这家老牌家电企业更专注做大,集团整体却陷入了 " 增收不增利 " 的尴尬处境,创维电视的市场地位也在过去十年间也经历了明显的下滑。

2006 年是创维的高光时刻,公司在国内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到了 2024 年,曾经的 " 彩电大王 " 在国内线上市场表现不佳。

按照奥维云网统计,2024 年国内电视线上销售量市占率前五名分别为海信、红米、小米、TCL 及 Vidda,创维及其子品牌酷开均未能上榜。洛图科技的报告更是指出,中国电视品牌已形成 " 海信、TCL、小米 " 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曾经的彩电大王创维已被挤出了第一阵营。

此前创维集团 2025 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集团营收虽然能保持增长,不过,净利润却出现断崖式下跌,折射出这家老牌家电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艰难处境。

2025 上半年,创维集团营收 362.6 亿,同比增长 20.3%,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 67.4%,仅为 1.25 亿,净利率低至 1.01%,在家电行业的利润榜上几乎垫底。

并且,2025 年上半年,创维集团主要增长动力的智能家电业务实现收入 170 亿,同比增长 9.4%,营业利润不增反降,降幅达 8.9%。不少观点指出,创维中期报告利润与营收的反差,正是源于自身以电视为核心的传统业务的持续疲软。

近日,创维集团的重要上市子公司创维数字,也发布了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创维数字曾凭借机顶盒等智能终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是该领域行业巨头,如今,该公司营收支柱的智能终端业务,则在行业红海激烈竞争中持续萎缩,利润被急剧摊薄。在技术迭代加速、竞争对手重金押注创新的关键时刻,创维数字的研发投入不增反降。

于是,我们看到了创维数字一个典型的转型困局:一面是支撑现金流的传统主业持续 " 失血 ",另一面是为求未来而不得不进行的战略性 " 输血 "。

创维数字将希望寄托于 AI 眼镜,试图讲出一个能够打动资本市场的新故事。只是细细看来,这条赛道早已巨头环伺,技术瓶颈与市场培育造就了漫长周期和必要的等待,注定了这是一场高投入、长周期的豪赌。对于现金流已然承压的创维数字来说,这无异于一场 " 负重扩张 "。

作为创维集团创世人黄宏生再次业绩豪赌的关键一环,本该担负起更大职责的创维数字,却处在一个核心叙事青黄不接的过渡期:创维数字凭借出售资产等短期操作,虽能换取一时的报表平衡,可操作背后的行事逻辑却也像一面镜子,或许也映照出企业内部信心的波动与长期竞争力的潜在流失。

当传统故事落幕与新篇章难启的夹缝中,创维数字的每一次抉择,都关乎其如何穿越周期的胜败。

一、什么拖累了创维数字?

凭借机顶盒走进千家万户的的创维数字,似乎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近日,创维数字发布了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创维数字营收 64.56 亿,同比下降 2.45%,净利润仅为 8585.9 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63.69%。

2025 年第三季度,创维数字营收为 23.61 亿,同比增长 9.06%,净利润却同比下降 40.96%。

创维数字业绩下滑由来已久。2024 年,公司总营收 86.93 亿元,同比下滑 18.2%,净利润 2.51 亿,同比下滑 58.34%。进入 2025 年,业绩下滑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这也说明,这种 " 增收不增利 " 的状况已非短期波动,更指向公司业务结构侧的问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25 年第三季度,创维数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362.8 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118.47%。对此,公司解释主要受销售回款减少及战略备料支出增加影响。

这直接导致公司账面现金流承受了巨大压力。事实上,现金流下滑往往比利润下滑更能说明企业健康状况的严峻性,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能力。

作为创维数字的营收支柱,智能终端业务的大幅下滑被视为拖累公司整体业绩的主因:2025 年上半年,创维家电智能终端业务营收 28.87 亿元,同比下降 12.36%,公司总营收占比为 70.49%。

当前,智能终端市场已步入存量竞争阶段,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据行业数据,2023 年全球智能机顶盒出货量降至 1.36 亿台,2024 年虽小幅回升至 1.48 亿台,但仍未恢复至 2022 年 1.49 亿台的水平,市场趋于饱和。加之 2024 年国内推行 " 机顶盒内置化 " 政策,进一步加速了独立机顶盒市场的萎缩。

于是,在行业竞争白热化与终端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下,创维数字的智能终端产品价格也持续承压。2024 年,创维机顶盒产品均价为 132.45 元 / 台,同比下滑 13.8%,价格下探直接拖累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财报显示,2024 年创维数字的毛利率降至 14.56%,创 11 年来新低。2025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进一步下滑至 12.92%。

技术迭代加速,各大厂商纷纷布局 4K、8K 超高清及智能化产品。截至 2025 年,支持 4K 分辨率的网络机顶盒占比已超过 80%。技术门槛的持续抬高,也迫使企业不得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维持市场地位。

然而,当竞争对手纷纷通过技术创新抢占市场时,创维数字的研发投入似乎显得不足。2025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2.21 亿元,同比减少 13.03%,这延续了 2024 年研发费用下降 14.84% 的趋势。

面对重重挑战,创维数字也在积极寻求业务转型。例如与上海海思合作,推出基于 GPMI 接口的微型插入式机顶盒,希望通过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来优化安装体验。只不过,这类新兴业务目前体量尚小,短期内仍难以弥补传统主业下滑留下的业绩缺口。

二、AI 眼镜的成长与等待

在主业持续收缩的背景下,创维数字则选择逆流而上,开启了一场 " 负重 " 扩张。

2025 年 3 月,创维数字宣布拟投入不超过 9.32 亿元继续推进惠州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旨在进一步扩大数字智能机顶盒、网络通信连接设备以及 VR/MR/AR 产品的产能。

这一决策在业内引发了广泛讨论。当前,智能终端市场已明显供过于求,新增产能能否被有效消化,或许值得进一步探讨。

在此背景下,AI 眼镜被创维数字视为破局的关键落子。2025 年 4 月,创维数字发布了首款全场景 AI 智能眼镜,主打 " 超轻量、强交互、长续航 " 的产品特性。

有行业分析曾指出,当前整个 AI 眼镜赛道正陷入 " 高投入、低回报、难落地 " 的尴尬处境。在产品层面,性能、轻量化与续航能力之间难以有效兼顾,成为制约用户体验与规模化推广的核心痛点。

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离不开长期、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不过,创维数字近年来的研发投入持续收缩,这不仅削弱了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未来若要进一步投入,也将对本已承压的利润表构成额外负担。

在此情况下,AI 眼镜对创维而言,能带来的和将失去的,或许是一次难以定夺的战略抉择。

与此同时,AI 眼镜的行业竞争正迅速升温。海外市场,苹果、微软、Meta、谷歌等科技巨头积极布局;在国内市场,百度、小米、华为等头部企业也在加快产品迭代,再加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也纷纷入局,竞争格局日趋复杂。

这也让整体市场环境变得不再乐观。目前,全球 XR 设备出货量正处于下滑通道,2024 年,全球 XR 设备出货量为 731 万台,同比下降 10.3%;中国 XR 设备市场销量为 53.6 万台,同比下降 12.5%。

尽管创维数字表示,2025 年上半年自身的 XR 业务营收实现 " 较大增长 ",不过,若将此类增长放置于行业整体下行的通道中,势能能否持续,或许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号。

三、短期财务与长期竞争力抉择?

曾被视为重要增长引擎的海外市场,如今也没有真正扛起创维数字业绩突破的重任。

2024 年,创维数字海外收入为 36.07 亿,同比下滑 16.91%。2025 年上半年,创维数字海外业务营业成本高达 11.74 亿元,而营收仅录得 14.48 亿元,同比进一步下滑 18.56%,海外经营效率出现了下滑。

为了进军全球高端市场,创维数字曾先后收购欧洲 STRONG 集团以及英国 CALDERO 公司,不过,这两笔布局或许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收益。

2024 年,STRONG 集团营收同比下滑 2.35%,为 8.73 亿元;而 CALDERO 公司因经营调整已进入注销清算程序,创维数字对相关商誉进行了全额计提。

在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创维数字还面临多个品牌的强势挤压。种种因素作用下,这也导致创维数字 2025 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营收同比下滑 18.56%。

在整体业务承压的背景下,创维数字的汽车电子车载显示成为少数亮点。2024 年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6.39%。2025 年上半年,该业务新增两家主流车企合作,收入同比增长 18.63%,不过,考虑到该业务目前营收占比仍然较低,尚不足以拉动公司整体回暖。

为缓解困局,创维数字试图通过出售旗下蜂驰电子部分股权以换取腾挪空间。交易完成后,创维数字对蜂驰电子的持股比例将从 84% 降至 32.40%,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初步测算显示,这次交易预计对公司 2025 年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1.92 亿元。

只不过,以上短期增厚的利润要想真正改善公司盈利,仍显得力度轻微。

值得注意的是,当创业数字整体业绩大幅下滑的同时,公司高管的薪酬变化则尤为引人注目。例如,据公司年报披露,2024 年公司前副总经理张恩利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 890.53 万元,尽管相较于 2023 年的 1482.2 万元有所减少,但在公司净利润下降 58.34% 的情况下,这一薪酬水平仍显得格外突出。

更值得玩味的是,2025 年 6 月至 9 月期间,公司董事长施驰、董事张知、财务总监王茵等高管纷纷减持股份,合计减持公司 996 万股,套现 1.31 亿元。

由此,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当公司核心人物减持与公司业绩下滑几乎同步时,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倾向,将发生何种变化?

从这一点上说,创维数字面临的挑战核心,或许不是为了纾解经营压力从而削减研发、出售资产等短期手段来维持报表平衡,而是这样操作后,如何维持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事实上,作为创维集团重要上市公司的创维数字,在短期财务手法与长期竞争力间每一次选择,都决定着它将是否能穿越周期。

并且,该公司的转型成果,也直接牵动着今年黄宏生所提出集团营收千亿的壮阔蓝图:此时,如何为旧故事找到一个新结局,如何不重蹈 2021 年集团 " 三年计划 " 折戟覆辙,或许显得更为重要。

--THE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创维 海信 小米 tcl 高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