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1 日,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在罗马举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授牌仪式上,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奖牌,为皋兰再添一张享誉世界的农业文化 " 金名片 "。
什川古梨园保存着全球数量最大、品质最优的冬果梨和软儿梨古树群。古梨树根系深达 6 米,能有效固持黄土高原脆弱的水土。配合间作豆类 + 自流灌溉系统,古梨园水资源利用率达 85%,形成了保水 - 固土 - 增肥的生态循环模式,这些古树与黄河、黄土高原共同构成了全球罕见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被国际植物学界誉为 " 活植物标本库 " 和 " 梨园博物馆 "。此次入选,是甘肃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获得的重大国际认可,也标志着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独特价值得到全球瞩目。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 25 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古梨园创造并传承了多项独特的生产技艺。" 天把式 " 高空作业是其中的代表,被列入甘肃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果农用特制木杆完成高空劳作,不用梯子便能触及 10 多米高的树冠。此外,还有高杆吊枝等独特农作法,掸花震虫、烟汁杀虫等绿色植保技术,复合种养、以水带肥等生态庭院模式,以及传统土窖贮藏保鲜方式等,共同构成了古梨园独特的农作技艺体系。
近年来,皋兰县深耕遗产保护与发展,构建起古法 + 科技管护体系,走出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之路,推动梨树认养、数字化古树挂牌等保护机制,让百年古梨树年产值持续提升,延伸梨膏、梨醋等深加工产品产业链条,打造软儿梨 + 旅游新型业态,推动古梨园向集观光、餐饮、民宿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升级,每年吸引游客超 100 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 1 亿元以上。
记者 安娜 通讯员 安可婧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