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乐居财经 靳文雨
数日前,在郑州银基冰雪酒店,来自全国 28 个省份的近千名代理商与终端店主齐聚这里,参加突飞科技第四届《十一八》年度盛典。
这场以 " 深耕终端、科创致远 " 为主题的行业盛会,不仅是企业展示智能插座新品与智慧充电解决方案的舞台,更将这家深耕插座赛道 17 年的企业,从区域市场的 " 隐形玩家 " 推向了公众视野。
从安徽阜阳的小微企业到辐射全国的行业参与者,突飞科技的成长轨迹里,既有创始人的战略坚守,也藏着扩张中的挑战与争议。
突飞科技的核心业务始终围绕电工器材与智能硬件展开,以插座为基本盘构建产品矩阵。公开信息显示,其业务覆盖开关插座、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等核心品类,同时延伸至智能家电、人工智能领域,形成 " 基础品类稳盘、智能产品破局 " 的布局。
2015 年 " 突飞耐用插座 " 打开全国市场后,近年聚焦 " 超级插座 " 系列,主打安全性与实用性,同步推出雷客照明、精品电料等配套产品,还依托 100 多项专利技术拿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目前,突飞科技已通过 290 多个城市的线下门店构建销售网络,2025 年盛典上发布的智能新品,进一步显露出其向智慧用电领域延伸的野心,这种 " 线下渠道 + 技术研发 " 的双轮驱动,让其在开关插座红海市场中占据独特生态位。
这家企业的发展史,与创始人刘洋的个人经历深度绑定。2008 年,在宁波奥克斯总部已获高薪职位的刘洋,选择辞去工作回到安徽阜阳,成为当地早期返乡创业者之一,彼时他筹建的阜阳市双燕电器有限公司,仅能聚焦皖北市场,靠 " 凹凸 " 商标艰难起步。
2012 年注册 " 突飞 " 商标后,刘洋启动全国化布局,从产品工艺到质量管控亲力亲为,2018 年将企业重组为安徽突飞电器有限公司(后更名安徽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确立全国运营中心。
在他的带领下,企业不仅员工规模逐步扩大,还斩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阜阳决赛铜奖,成为区域科创型企业代表。" 终端店是连接产品与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 ",刘洋在 2025 年盛典上的发言,也印证了其对线下渠道的长期重视。
从股权结构看,突飞插座的主体公司安徽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刘洋直接持股 72.0144%,通过穿透计算,其最终受益股份达 77.8521%,是实际控制人。

剩余股份由三家合伙企业分散持有,其中金枝玉叶(安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 10%,安徽基筑、基青两家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各持股 8.9928%。
在个人投资版图上,刘洋的布局围绕主业延伸与跨界尝试展开:直接控股突飞电器有限公司 98% 股权,强化插座主业生产能力。
2025 年 7 月又出资设立黄山市鸾凤智家科技有限公司,持股 60% 切入信息服务领域,显露出向智能家居生态拓展的意图,不过目前其关联企业仍以制造业为主,投资未大规模突破电工器材行业边界。
乐居财经注意到,2024 年 9 月,突飞科技曾召开第七次全体股东大会,会上该公司与国元证券等上市辅导机构举行了新三板挂牌上市签约仪式。拟挂牌新三板。而在公司官网上,也显示该公司系新三板拟挂牌企业,新四板挂牌企业,证券代码 660620。
" 突飞超级插座,安全新选择 "。作为突飞科技董事长的刘洋曾表示,目前在开关插座领域,突飞主打 " 超级插座 ",主攻产品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并同步推出雷客照明、精品电料等系列产品。
尽管多次以安全为宣传重点,突飞科技的插座产品却多次因安全问题被召回。如在 2022 年初,型号为 TF-103 的延长线插座因导线横截面积不足、存在过载起火风险,被召回 110 只;
2024 年 6 月,企业再次备案召回计划,对 2023 年 11 月生产的 250 只耐用插座及超级插座实施召回,原因是产品结构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触电隐患。

对于主打 " 耐用 "" 安全 " 标签的插座企业而言,频发的召回事件可能削弱品牌信任度,尤其在企业筹备资本市场的关键期,产品质量管控能力将成为监管与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为其上市之路埋下隐患。
从返乡创业的 " 草根企业 " 到布局全国的行业参与者,突飞科技用 17 年完成赛道突围。如今站在终端深耕与资本冲刺的双重关口,刘洋的团队既要解决产品质量的 " 老问题 ",也要应对市场扩张的 " 新挑战 ",这场在郑州落幕的盛典,或许只是这家插座企业下一段征程的序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