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哥的杂谈 前天
美军机在南海坠毁,美防长定下行程,要来亚洲一趟,进行危机公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26 日,美军在南海遭遇了一场令其尴尬的事故:一架 MH-60R" 海鹰 " 直升机和一架 F/A-18F" 超级大黄蜂 " 战斗机在短短半小时内相继坠毁,这两架军机均隶属于正在执行任务的 " 尼米兹 " 号航母战斗群。

事件发生后,美国国防部长皮特 · 赫格塞思紧急宣布开启亚洲访问行程,目的地包括日本、马来西亚、越南和韩国等国家。

一系列事件背后,暴露了美军在印太地区战略布局中的深层次问题,也引发了外界对其全球军事能力的质疑。

坠机事件首先揭示了美军装备老化和维护不足的现实问题。

" 尼米兹 " 号航母是美军服役近半个世纪的老旧航母,此次部署是其退役前的最后一次远洋任务。从今年 3 月 26 日从圣迭戈出发以来,这艘航母已连续执勤 7 个月。

高强度的部署让舰载机和人员超负荷运转,事故的发生某种程度上是这种压力的直接体现。" 尼米兹 " 号航母的状态,已经从战斗力的象征转变为美军战略疲态的隐喻。

其次,这次事件折射出美军在印太地区战略扩张与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美国试图通过频繁的军事展示来维持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持续开展 " 航行自由 " 行动和联合军演。

然而,装备老化、人员不足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压力,让美军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显得捉襟见肘。南海坠机事件的发生,无疑为美国的印太战略敲响了警钟。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防长紧急宣布访问亚洲五国的行动。

赫格塞思此行的目的显然不仅是推进 " 既定的印太战略 ",更是一次 " 危机公关 "。

当最先进的战机在盟友面前接连坠毁时,美国的安全承诺难免受到质疑。

通过访问日本和韩国强化同盟关系、参加东盟防长会议以及深化与越南的军事合作,美国试图向盟友证明其在印太地区的可靠性。

然而,这种临时性的外交行动,恰恰暴露了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层次问题:过度依赖军事展示,却缺乏经济合作等更为根本的区域吸引力。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美军在南海的困境实际上是其全球战略困境的缩影。

美国一方面要在欧洲应对乌克兰危机,在中东维持存在,另一方面又将印太作为优先方向,这种全方位的战略布局已经超出了其实际能力。

当一国试图同时追求全球存在、重点遏制和兵力投送这三个目标时,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战略透支的困境。

尤其是在印太地区,美军近年来不断加大军事存在,但实际能力却难以支撑这种高强度的扩张。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美国印太战略的军事化倾向过于浓厚。

试图通过单纯的军事展示来赢得地区国家的支持,却忽视了经济合作、共同发展等更为根本的吸引力。

南海坠机事件的发生,揭示了美国战略依赖于军事威慑而非实质能力建设的脆弱性。

作为一艘即将退役的航母," 尼米兹 " 号的超期服役和高强度运转,正是这种战略透支的具体表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军 南海 美国 印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