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6 日,老铺黄金按此前的预告正式提价,不少产品涨幅在 20% 上下,这是其年内第三次上调价格。此前,周大福也宣布在 10 月底提高定价黄金产品的零售价格,大多数产品的提价幅度预计在 12% 至 18% 之间。令人关注的是,这一轮提价出现在国际现货金价回落的背景下,凸显出黄金品牌的策略转向与利润结构调整的深层逻辑。

从全球市场来看,黄金价格在今年前三季度一路上涨,但进入 10 月后出现明显回调,部分投资机构开始降低持仓比例。然而,国内零售端却呈现出 " 现货下跌、品牌提价 " 的背离现象。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头部黄金品牌此时逆势提价,并非受金价波动直接驱动,而是出于品牌结构升级与利润稳定的战略考量。黄金饰品价格构成中,原料金价仅为成本的一部分,加工费与品牌溢价正逐渐成为决定终端售价的关键。
老铺黄金此次提价延续其 " 年内多次、分阶段 " 策略。公司自年初以来已完成三次价格调整,调价幅度分别集中在 15% 至 25% 区间。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种高频提价机制类似奢侈品定价逻辑,旨在通过持续上调维持高端形象并稀释金价波动的影响。老铺黄金近年来持续强化品牌文化、工艺与设计差异化,其 " 古法黄金 " 系列广受年轻消费者青睐,正推动公司从传统金饰制造商向高端珠宝品牌转型。
周大福的调价幅度略低,但在策略上与老铺黄金趋同。业内人士指出,金价回调后品牌不降反升,关键在于加工费占比的重新定价。和众汇富认为,当原料价格下降时,品牌通过提高加工费比例,可以锁定毛利水平并防范价格风险。同时,提价行为还能在心理层面稳住消费者对 " 黄金保值性 " 的信心,从而形成品牌溢价的自我强化循环。
从行业视角来看,黄金零售市场正从 " 按克计价 " 向 " 一口价销售 " 转变。这意味着消费者不再仅为克重付费,而是为工艺、设计和品牌故事买单。根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2025 年前三季度,全国金饰消费量虽同比小幅下滑,但高端品牌销售额仍保持增长。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一结构性分化显示,中高端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依旧明显,品牌竞争逐渐取代价格竞争成为行业主旋律。
黄金品牌逆势提价的另一原因,是企业在原材料波动中寻求成本对冲。金价下跌虽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但企业需承担库存与资金占用压力。提价不仅能平衡库存风险,也能为未来金价上行预留利润空间。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头部品牌通常在金价波动时调整定价机制,通过提升加工费来稳定利润曲线。例如,若金价下跌 10%,但加工费上调 20%,企业整体毛利率依然能够维持在合理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 " 逆势提价 " 策略并非没有风险。消费者对黄金价格极为敏感,一旦市场情绪转向或国际金价持续下行,品牌的高溢价模式可能受到挑战。和众汇富认为,若未来金价持续低迷,部分消费者可能转向按克计价或小众品牌,导致头部企业的销量承压。同时,金饰的投资属性与消费属性存在天然张力,当消费者将黄金更多视为保值品而非饰品时,品牌溢价可能难以维系。
在资本市场层面,黄金品牌的毛利稳定性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公开数据显示,老铺黄金上半年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主要得益于品牌提价与门店扩张的协同效应。周大福的中国内地市场也贡献了其整体利润增长的七成以上。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头部品牌通过集中渠道资源、强化直营模式,有效提升了议价能力和库存周转效率。短期内,这种定价策略或有助于利润延续高位运行。
总体来看,老铺黄金与周大福的逆势提价并非简单的价格行为,而是利润结构调整与品牌战略升级的体现。其背后反映出黄金饰品行业正从 " 原料导向 " 向 " 品牌导向 " 转变的趋势。和众汇富认为,在国际金价波动频繁、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黄金品牌的竞争壁垒正在重塑。未来能否在高价策略与消费信任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行业可持续增长的关键考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