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Introduction
东京车展既照见日系车企在设计哲学上的颠覆创新,也映射出其在电动智能化赛道上的追赶姿态。
时隔两年,日本移动出行展(原东京车展)即将再度启幕。作为日系品牌对外展示新技术、新产品的核心窗口,日系品牌已蓄势待发,完成了产品预热。
与其他国际车展相比,本届展会因外国参展品牌屈指可数的稀缺,少了几分 " 世界性 " 的多元。但换个角度看,日系品牌毫无保留的展出,反而让其 " 本土化扎根 " 与 " 全球化布局 " 的双重思路愈发清晰。尤其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这场展会更成为外界洞察日本车企与日本市场未来走势的绝佳样本。
来自中国市场的反哺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东京车展中最为振奋的消息,或许就是中国市场摆脱了日本品牌的单向输入,转而向日本市场输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作为第二届登陆东京车展的自主品牌,比亚迪带来了重要展品,将展出改款后的 SEAL 车型(国内为海豹)。新车采用全新设计的 19 英寸铝合金轮毂,四驱版车型则配备红色制动卡钳。此外,内饰配置也得到提升,全系标配带电动遮阳板的玻璃车顶。据了解,入门版车型售价或低于 50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23.55 万元起)。
改款 SEAL 车型还只是开胃小菜,本届车展上,比亚迪还带来了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全新新能源 K-Car。
数据显示,自 2020 年以来,微型 K-Car 小车伸手日本消费者喜爱。今年上半年,本田 N-BOX 再度以 10.34 万的销量摘得日本汽车销量冠军。而在国内以海豚、海鸥抢占微型小车市场的比亚迪,凭借其在小型电动车领域积累的技术与经验,无疑具备了切入日本 K-Car 市场的天然优势。

从已有信息来看,新车呈现主流 " 盒子车 " 造型,采用大轴距、短前后悬的布局,后排车门采用侧滑门设计。内饰方面,配备三幅式方向盘,并提供方向盘加热功能;车内采用仪表屏与悬浮式中控屏的组合设计。动力方面,预计仅配备容量为 20kWh 的刀片电池,能够在 WLTC 工况下实现 180 公里的续航。
尽管这款 K-Car 大概率不会在中国上市,但其出现足以表明,中国自主品牌在平衡全球化布局与本土化需求上的能力已显著进化。

市场数据也印证了中国品牌在日本市场的突破。日本汽车进口商协会(JAIA)公布的 9 月份进口车销量显示,比亚迪 9 月销量达 802 辆,创下历史新高。这一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3 倍,占日本当月进口纯电动汽车销量的 2 成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中国品牌在发力日本市场,日系品牌也在尝试将中国市场研发的车型引入日本。

由中国本土设计团队主导、为中国主流家庭量身定制的日产 N7,也将在此次车展完成日本首发。据悉,这次展出 N7,日产的核心目的也是为了 " 测试日本消费者对中国产日产车型的接受度 "。与以往中国消费者被动接受为日本或全球市场研发的车型不同,日产 N7 的亮相,标志着日本消费者开始接触为中国市场定制的车型。
此外,ZEEKR 009 也将借助代理商日本企业 Folofly 这一跳板,亮相日本市场。东京车展上,ZEEKR 009 将与日本消费者首次见面。据了解,Folofly 计划年内在日本开始接受订单,并从 2026 年起正式交付。目前,大型纯电车型在日本市场还较为稀缺,ZEEKR 009 将用于抢占租赁用车等企业需求,同时也有机会去丰田埃尔法的发源地,与其一决 MPV 的高下。

可以看到,本届东京车展不仅是日系车企展现战略思路的窗口,更凸显了中日汽车市场的互动新趋势。一方面,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通过定制化产品和销量突破,实现对日本市场的反向输出。ZEEKR 009 的引进,也凸显了日本市场在高端新能源 MPV 上的空缺,中国品牌可以借此试探,抢占先机。另一方面,日产等日系品牌将中国研发车型引入本土测试,意味着中国市场的产品力与设计理念,正成为影响全球汽车格局的重要力量。
设计创意依然在线
中国市场的反哺之外,从多家日系品牌释放的概念车图片来看,各家设计独树一帜。对于国内千篇一律的市场,是个很好的借鉴。
丰田此次多款新车让人过目不忘。日前,丰田官网公布了多款重磅新车外形。在官网推文的 CENTURY 板块,一辆飘逸灵动的双门轿跑赫然在列。
新车延续了家庭语言,前脸采用了大尺寸格栅,内部为蜂窝状结构并采用了渐变式设计,改款后的金凤凰 LOGO 掩映其上。车身侧面采用了长头短尾溜背的设计,从车门打开方式来看,采用了滑动门设计,前门向前。最为先锋大胆的是,新车前排似乎只有一个位于车身正中间的驾驶位。动力和内饰并未公布,有消息称,丰田世纪首款轿跑车如果随后推出量产版,它可能不会局限于日本市场,至少也会在中国销售。

轿跑之外,丰田继续延续前卫风格,此外,丰田还计划将全新一代雷克萨斯 LS 进化为 MPV 车型,新车采用前两轮后四轮的颠覆性设计,灯光方面也极为创新,尾灯延伸至车身两侧,并配备带照明的车顶尾灯。
至于这款概念车是否会投入量产,丰田章男称:" 虽然距离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大家(工程师)都很认真地对待它。所以我相信它一定会实现。"

新车之外,丰田还为家喻户晓的卡罗拉打造了全新的概念车外观,新车与现款卡罗拉外观差异极大。车头部分采用了简约的设计,贯穿式 LED 大灯融合了上方倒钩和下方垂直灯组,同时,抹去了传统的格栅,挡风玻璃与前脸过渡极为自然,整体来看极具机甲感。尾与前脸一样简洁,一体式鸭尾扰流板从倾斜的车顶延伸而出,,棱角分明的腰线设计与贯穿式尾灯连接,立体感十足。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卡罗拉太熟悉不过了。改款后,新车势必也将投入到中国市场。只不过,目前除却外观,丰田披露的核心技术并不算多,后续的东京车展上,或许会释放更多信息。不过,即便卡罗拉在视觉上如何惊艳,想要跟一众国产新能源竞争,依旧需要在智能化层面,乃至配置豪华性方面实现更大的升级。
除却以上几款车型,丰田还带来了极具卡通感的 Midget X 概念车,外观同样给人以深刻印象。

丰田之外,以设计见长的马自达,也带来了极具冲击力的新款概念车型,Vision Model。从图片来看,新车延续了马自达一贯的风格,曲线流畅奔放,整车设计充满质感。
除却概念车,马自达还为此次车展带来了新一代马自达 CX-5。CX-5 已经引入国内多年,迄今月销量还可稳定在 2000 辆以上,新款推出后,有望于不久后在国内上市。
燃油、纯电齐头并进
在电动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日系品牌虽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但其智能化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燃油车在其产品布局中依旧不可或缺。
智能化方面,本届车展日系品牌推出的新车多聚焦于概念车,鲜有提及具体智能化配置,日产电动版改款 Ariya 可作为少数参考案例。该车的核心卖点是车机接入谷歌服务,虽能一定程度提升智能化水平,但这一功能在中国市场难以落地,且整体智能化程度与国内纯电车仍存在差距。

燃油车方面,斯巴鲁的动作尤为引人注意。据外媒报道,斯巴鲁将重启沉寂多年的高性能品牌 STI,并在今年东京车展上发布两款全新的概念车,一款为纯电,另一款则是燃油车。不过,受电动化转型滞后、品牌影响力偏弱及渠道覆盖不足等因素影响,斯巴鲁在国内市场已逐渐掉队,此次概念车的推出,能不能进入到中国市场,确实难说。
本届东京车展虽因外国品牌稀缺减少了其 " 世界性 " 的定位和价值,但日本汽车作为全球霸占三分之一份额的强劲力量,其动向和趋势,依旧不能够忽视。
一方面,中日汽车市场从单向输入转向双向互动,日系品牌也开始认可中国市场的研发能力,这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产品力与设计理念已成为影响全球格局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日系品牌在设计上仍保持独特优势,但在智能化转型上明显慢于中国品牌。

可以说,这场展会既是一次实力的展示,也是一面镜子的反射。既照见日系车企在设计哲学上的颠覆创新,也映射出其在电动智能化赛道上的追赶姿态。而这样的反差,恰恰让东京车展更具观察价值。
在全球电动化浪潮席卷之下,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独善其身。作为曾在汽车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的日系车企,它们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每一步布局与动作,都备受行业与市场关注。东京车展,正是这些日系品牌集中展现转型思路、释放技术产品信号的核心舞台。
关于本届东京车展的最新动向、车型亮点与行业洞察,《汽车公社》还将持续追踪报道,欢迎关注了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