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历史,尤其是波澜壮阔的组织发展史,是企业管理者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
作者 | 田涛
摘录自 |《在悖论中前行》
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哲学、历史经验与教训,以及历史沉淀出的兴衰逻辑与兴亡规律,是东西方企业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思想史、制度史、治理史、政治史、商业史、军事史,都从不同侧面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而丰富的启示。
当然,东西方商业史、企业家史是企业和企业家最直接的历史教科书。美国 19 世纪以来的许多著名企业家都是 " 历史迷 "。
中国一些大企业的创始人、企业家亦是历史迷,不过他们大多沉迷于中国史哲之中,比如《易经》《道德经》和孔孟哲学,比如王阳明哲学,比如湘军与曾国藩。当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毛泽东、邓小平等杰出的当代政治家治国治军的思想,也是中国企业家们对标学习的范本。
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 100 多年波澜壮阔的组织史,是中国企业家一部独特而珍贵的管理教科书。我建议企业家们读一本描述和分析中国国民党组织史的著作《党员、党权和党争》,从中能够得到许多关于组织的启示: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几乎同时开始创业,前者无论从干部、人才、资本、天时地利诸方面都远强于后者,但其创始 " 股东 " 们普遍缺乏理想主义精神,价值观模糊,组织宗旨多变,组织意志多元,鱼龙混杂,山头林立,执行力弱。后者虽在创业之初 " 一无所有 ",但它有宏大高远的信仰,有鲜明的使命与愿景,有清晰坚定的价值观,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严明的纪律,有一批愿意用生命和热血去奉献理想的先锋分子,善于宣传传播,而且他们普遍是行动主义者,有强大的执行力。而不容忽视的另一个特征是,它的 " 股东 " 和核心领导层成员大多是青年知识分子。
任正非是一个典型的历史爱好者,但他摄取历史精华的特点是:
一是古今中外 " 拿来主义 ",但更偏于现当代史、制度史和国家与企业治理史;
二是实用主义,以我为主,以华为为轴心,取其一点为我所用,而非全盘吸收;
三是格式塔思维:在企业家的假设结构——关于组织的一套假设架构中,充分吸纳各种碎片化的历史元素,将其搅拌、浇注于组织的 " 格式塔 " 中。
比如华为的组织治理理念、治理机制的假设借鉴:" 认真研读世界各国的历史,总结历代王朝的兴衰根因,看到君主制的稳定但缺乏活力,看到民主制的活力但可能走向分散……得到历史的启迪后,向治理领导人提出方案以帮助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治理结构、正确的选人机制。"
—— · END · ——
为您推荐:
华夏基石最新推出 2025 企业内训大课:
这套实操方法论,目前已为一线城市的企业内训超 300 场,超 60000 名企业家和管理精英参与学习,2 天学会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助力企业实现市场突破和组织变革。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