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虎财经 3小时前
智能驾驶,“买”比“造”更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随着智能化从 " 加分项 " 转变为 " 必选项 ",一场关于智能驾驶的 " 军备竞赛 " 已悄然换挡。

近日,一汽股份通过增资及股权收购,将获得卓驭科技 35.8% 股权,交易完成后,一汽将取代 New Territory 成为卓驭科技的最大单一股东,双方将共同控制卓驭科技。

几乎同一时间,全球豪华汽车巨头奔驰通过其在华数字技术公司,斥资 13.4 亿元战略入股千里科技,交易完成后,奔驰数字技术将成为千里科技第五大股东,持有 3% 的股份。

不难看出,那些被冠以落后的传统汽车正在选择用 " 钞能力 " 购买决赛圈的入场券。问题来了,这个方法能起效吗?

首先,买成熟的智能驾驶供应商方案已经是个很普遍的事情。Momenta 表示,其自主研发的飞轮大模型辅助驾驶系统,已跟奔驰、宝马、丰田等超 20 家主流车企达成合作。今年初,地平线也宣布其征程 6 系列已获超 20 家车企及汽车品牌的平台化合作,去年以来,新增超 10 家合作车企及品牌。

事实上,除了小鹏、蔚来、小米等造车新势力依然坚持全栈自研智驾之外,大部分车企在智驾领域都选择了 " 两头下注 ":既与智驾第三方保持合作,也在进一步明确内部智驾战略。

其次,智能驾驶的主流技术路线切换的比较频繁,从一开始的 " 模块化 " 方案到特斯拉开创的 " 端到端 " 再到更类人、更可解释的 VLA 大模型和更具前瞻性的世界模型(WA)等。智能驾驶方案的竞争积累效应没那么明显,一旦主流技术路线切换,一些曾经表现还不错的厂商可能就要面临掉队。因此,选择主流供应商是一个更经济的选择。

第三,和供应商合作并不意味着整车厂失去独特性。一方面,车企跟智驾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早已不局限于简单的 " 拿来主义 ",而是追求更深度协同的开发。比如一汽通过收购卓驭科技,直接深入其核心技术资源和供应链,在全面加速智能化转型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技术的自主可控。另一方面,许多车企在购买供应商方式的同时也在推动自研,比如吉利支持的千里科技、长城毫末智行、大众和地平线成立的酷睿程等。

到底是自己造,还是直接买,你觉得哪个更好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一汽 奔驰 宝马 智能驾驶 供应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